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上月,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一则视频在微博狠狠火一把。

  视频来自一位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内容记录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在彩排结束后走在夜晚的莫斯科街头,齐声唱起中文版「喀秋莎」,引来各大媒体转发。

  原微博1万多转发,2.8万点赞,要知道,消解你女友年龄恐惧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平均转发点赞才是其十分之一。姐姐,输给了解放军,唱喀秋莎的解放军。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评论区一片评价「帅」,还有人评论道:「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那一次红场彩排唱喀秋莎」。

  这里的「几年前」,指得是5年前的胜利日阅兵期间,还是三军仪仗队在红场唱起「喀秋莎」,又一次刷爆互联网,逢「喀秋莎」必火,似乎成为我国互联网上一道奇观。也正是当时场景,刺激了那位留学生,才有今年喀秋莎的又一轮爆红。

  不止喀秋莎,从前苏联混剪视频,到前苏联徽章被倒卖,近些年国人的前苏联情结愈发浓郁。B站上,相关视频动辄百万流量,而知乎近3个月内相关讨论回答不仅破千,还有一两条破万赞。

  值得细品的是,如果放10年前甚至更久,中文网络上对前苏联态度往往是「反思」、「教训」,且评论往往出自门户或主流媒体,年轻人从不问津——

  但今天,远去31年的苏维埃联盟及它留下的种种遗产,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心中不可磨灭的文化崇拜。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00年代:游戏中的燎原之火

  前苏联第一领导人列宁曾说「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绝大部分年轻人的前苏联情结形成于「红色警戒2」。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正所谓「十个苏粉,九个红警粉」,Windows98里,动员兵一声俄式发音的「Comrade?」,喊着「For Mother Russia」冲上前,当然,红军战士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爆出几艘基洛夫空艇,推平盟军基地。

  当然,红警虽好,毕竟是美国公司游戏,少不了对苏维埃的抹黑。

  比如将前苏联描绘成为达胜利,不择手段的野路子之王。阵营配置以低科技,高输出的核武、心灵控制、疯狂的伊文、基因突变,以结果为导向。到了红警3,连苏方配乐配乐也写成:我们的苏维埃将惩戒全世界!从欧洲直抵涅瓦河向东,大地上随处都将唱响:首都、伏特加、我们的苏维埃巨熊!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红警2后,在游戏领域继承前苏联文化衣钵,「使命召唤」系列必定名列重头。

  初代系列于03年推出,接连版本均围绕苏德大战,从莫斯科郊外,儿童手拉手跳圆圈舞的斯大林格勒火车站广场、到库尔斯克德军坦克横行的草原,再到柏林国会大厦屋顶,「使命召唤」系列几乎完全还原。

  借此,东方的年轻人以第一人称沉浸入卫国战争的烽火。端起弹鼓近乎无限的波波沙,听从政委召唤,也随着大胡子老兵咒骂蠢货指挥官嘴角一撇,转过头,手持燃烧的伏特加,在麦田中扔向德军MG42阵地,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继续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网名为「依山逸士」的玩家在网易云音乐评论道:

  自己跟爸爸一起玩使命召唤,有一关一直躲在战壕里躲避德军的MG42,无法还击,打到崩溃时,爷爷用磁带放了首「莫斯科保卫者之歌」,补了句「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老少爷们一个上头,冲了出去...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那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红色霸主轰然倒塌已10年,高加索大地还在经济泥潭中,赫鲁晓夫让大家吃饱保证还在飘荡,不过那时,不少中国年轻人暗自敬畏那个神秘的红色文化,至于为什么喜欢?当事人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楚。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10年代:视频里的布尔什维克情怀

  如果说游戏让少数电子成瘾少年触碰到苏维埃文化边缘,那么进入2010年代,影视作品乃至B站二次创作的视频更是当代年轻人掀起红色文化崇拜的一面旗帜。

  就几年前,萌系历史教材「那年那兔那些事」有一段演绎版本,借着瓦良格号启程运往中国,回顾前苏联(片中花名毛熊)过去的辉煌。有意思的是,正是受这段触动,文章开头那位留俄学生才会将「解放军唱喀秋莎」视频发到网上。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不仅「那年那兔那些事」这种正规内容厂牌,B站小Up主们更是真正用爱发电的布尔什维克小马达。

  其中UP主「半泽和莉娜」是一对中俄情侣,平日分享生活日常,时长2-3分钟,播放量不过几十万,但一次中方男友做了个视频实验:在俄罗斯女友面前放苏联国歌会发生什么?当「牢不可破的联盟,统一而强大的苏维埃联盟」一响起,金发大眼的女友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网友回复:笑得像个布尔什维克,而另一个弹幕回道:我的波波沙呢?

  估计这对Up主自己也没想到,短短20秒内容,播放量高达351万,在自己49个视频中位列第一。

  更多Up主没有俄罗斯女友,但依仗文化崇拜,他们用手头各类前苏联影视作品素材贡献一波波混剪。

  从「我们曾守护的国家,不在了」到「老师 你说的那个苏联它美吗」,甚至还有「北美剧变,川普落泪!」这种演绎幻想曲版本。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而B站「苏联」主题下,最火视频是一段影视混剪。播放量981万,名字是「嗨,同志,您知道斯大林格勒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了」,透着浓烈的苏式布尔什维克意味,还有一丝故国故信仰不再的淡淡哀伤。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视频混合着燃向重金属音乐及摇滚,将几部卫国战争电影剪辑到一块,冲锋、射击、怒号战斗。

  也有个人伤悲,德军枪口下亲人生死离别,一个苏军大叔当着德国人的面拉起手风琴,跳着唱着,直到被一枪毙命;德军在询问被俘士兵「谁是政委?」,一个本已通过检查的人转过头,笑着对德军说:我是政委,共产党人,犹太人。然后被枪决。

  最燃的莫过于一段电影「斯大林格勒」片段,德军为阻挡苏军反攻,点燃汽油,四处大火,没想到红军士兵冲过燃烧带变成火人,跳入对方堑壕中,弹幕中一片乌拉,就差跟着冲进屏幕了——

  有意思的是,满屏「乌拉」中还有浑水摸鱼的回「鸟拉」,下面评价「打鸟拉的去克格勃报道」。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现在:百花齐放的达瓦里希们

  如果你有心,就能发现近些年才是真正前苏联文化穿越第聂伯河,翻过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在遥远东方闪耀——

  许许多多黄皮肤的达瓦里希们在致敬这种文化的事业上百花齐放。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音乐上,B站一首「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最震撼版本」,画面就一张斯大林列宁眼睛闪瞎的图片,配合雄壮合唱,居然有362万播放,相比之下,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完整版本播放量只有寥寥7.9万。

  而更为前卫的年轻人与时俱进,在网易云音乐上甚至还有电音版「喀秋莎」,一位女孩评价:「更是社会主义野迪的不二选项」。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更多小布尔什维克们以表情包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文化崇拜。表情包4连:同志伏特加(96度,能当燃烧瓶投出去那种,烧毁一切压迫);同志,波波沙;吨吨吨两口下去;喊着「乌拉」——

  感觉自己能听着政委教导,横扫欧洲。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除音乐、表情包,不少年轻人还热爱收藏苏联时代留下的徽章物件作为纪念。

  去年,HBO剧集「切尔诺贝利」大火,事故中,许多苏联人不顾个人安危,顶着数千倍辐射进入事故地救人并防止污染扩散,看后该内容的年轻人为感佩他们的献身精神,从网上收购前苏联当年送给救灾者的纪念勋章,当即导致原本售价50元的小众物件价格一度飙升至3500元。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有趣的是,年轻人并非迷信前苏联文化,还有不少苏式笑话流传在知乎、豆瓣各个平台:

  比如:一人惊呼「紧急,克林姆林宫发生3级地震,深度0公里!」,另一人安抚他「同志,无需大惊小怪,只是勃列日涅夫挂着勋章的军礼服掉到地上罢了…」

  再比如:赫鲁晓夫去欧洲访问,晚上坐火车回国,到一个车站停下来,同行的人问:“到什么地方了?”赫鲁晓夫把手伸到车窗外,一会儿抽回来,说:“到东德了,有人亲我的手。”车行了一段后又停下来,赫鲁晓夫又把手伸到窗外,说:“到波兰了,有人在我手上吐口水。”最后一次他抽回后说:“到我们苏联了,你们看,我的手表被偷走了。”

  笑话表现出并不盲目崇拜的态度,证明了东方年轻人继承了列宁的「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箴言。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不仅创作传播能力惊人,跟热点上当代年轻人也非常强。

  前两天,特朗普在演讲中自以为很「智慧」地评价「疫情让俄罗斯倒退40年」,中国年轻人一个机灵跳起来,名为爆浆棉花糖的Up主用前苏联阅兵混剪一个近3分钟视频,「疫情!那个红色帝国复活了!」,分分钟207万播放,1.6万弹幕又一次刷屏喊「乌拉」。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事实上,前苏联怀旧在10-20年前并不高涨,但在现在,愈发回潮,且此类崇拜不止发生在中国。

  苏联国歌在Youtube上播放量高达6700万,比中文网站流量还高18倍,一位西方小伙子评论它「听起来是史诗般的」,另一位网友说,妈妈问我在Youtbe听什么?他却回答:不是Youtbe,是Ourtuebe。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同样,俄语版「喀秋莎」在西方自由平台也有300万播放,某小伙头像用的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军将领Sherman将军,该将领又被命名为二战出名坦克「谢尔曼」。一看就知道,这位肯定是铁血军迷。他对前苏联歌曲「喀秋莎」评价是:这是一首让我想学俄语的歌曲。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前些年,时尚圈大火的俄罗斯设计师Gosha Rubchinskiy,作品中充满前苏联元素,少先队员口号LOGO、代表集体生活的大色块运动服,计划经济味道浓郁的设计令全球年轻人买单。川久保玲这样的设计师,VOGUE级别的圈内顶流媒体,甚至卫国战争的对头国家品牌adidas也拉着他一同合作——

  后来这股设计风格席卷各运动品牌,俗称「俄潮」。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当代年轻人为什么会有前苏联文化崇拜?答案似乎远比想象中复杂。

  97年的汽车领域从业者阿威,在B站刷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纪录片,被问及为什么关注前苏联,答道「苏联牛x呀,敢跟美国掰手腕」。他补充道「还有就是士兵爱喝酒!苏卡布列(俄语国骂)!没酒喝,就喝防冻液,液压油...」

  与阿威一样,商科背景的90后Alex尽管留学美国,同样对前苏联波波沙、伏特加、熊皮帽梗乐个不停。

  如果说他们代表年轻男性对前苏联的力量崇拜,那么摇滚乐手兼互联网运营的Lemmy的前苏联情结更具地域认同意味。

  喜欢极左派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Lemmy也会在B站看卫国战争纪念宣传片,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全家殉国的壮烈,以及前苏联解体后老战士穿越时空见到了逝去战友的无处话悲凉。

  但他并不认可前苏联,出身东北,他对广阔雪原,全家围着铁锅炖鱼有更强认同。那些严酷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其中渺小而忧伤的人民——

  「苏联从来就不是苏联,只是俄罗斯的一段经历。」他认为。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与Lemmy不同,B站用户「本来就是想看看」更因浪漫情怀。

  他在留言中写道:每次看到这种一群人为了某一个理想某一个信念去付出,去牺牲的镜头就忍不住感动,不管是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理想,还是国内的抗震救灾,抗击疫情,又或者是流浪地球那样的全人类集合起来努力自救,这种事业往往带着一种伟大的浪漫主义色彩,让人看到信念的力量。

  同样的观点出现在微博号「俄罗斯文学bot」中,该媒体粉丝数高达42万,其顶置微博是一则互动「你从俄罗斯文学中学到了什么?」最高赞回答:底层人民的生活大体相同,高层人的肮脏各有不同。

  跟上述观点均不同,苏俄转播负责人、07年就从事该领域文化传播的吴鞑靼痴迷其中并非因为军事或浪漫情怀,而是喜欢前苏联及东欧文艺电影,审美上,也喜欢东欧女性特有冷漠表情。

  他更系统将喜欢前苏联文化群体分为:军事政治历史爱好者、喜欢苏联时代文艺建筑的文艺界人士、喜欢俄潮的时尚群体、喜欢二次元及相关网络梗的更年轻群体。

乌拉是什么梗(沉迷苏联文化的中国年轻人:端起波波沙,手握伏特加,高喊乌拉)

查看大图

  年轻人之所以怀念前苏联,并非不理智地狂热。正如没有人否认切尔诺贝利是悲剧,那些瞒报事故的官僚们带来的灾难,也没有人否认大清洗的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创伤,更没有人忘记沙俄曾经占领中国领土。

  但脱离这片土地的前苏联文化让不少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之外,找到了一个别样的内心领地。正如吴鞑靼总结的:「其实大家只是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找到一个更新奇、更陌生的东西,作为延伸和投射」。

  今天,红场阅兵已经看不到镰刀铁锤的那面红旗,被崇拜的领袖们也被移下神坛,牢不可破的联盟也变成分裂的独立个体,但苏联时代的文化遗产为所有人共有。

  最后放一首「神圣的战争」,高喊一声「乌拉」,在现实之外寻找心中不同的角落。歌声中,那个红色巨人已经倒下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