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国"的足球传奇,这几天一直没有被停止讨论过。不管是首战逼平阿根廷的冰岛,还是首次参加世界杯就在英格兰身上取得进球的巴拿马,亦或是壮烈淘汰了拥有C罗的葡萄牙的乌拉圭,这些国家在足球上的强势姿态令无数人为之狂欢,同时也有人开始反思:为什么在经济上远不如中国和美国的"小国家"能闯进世界杯?为什么砸钱更多的中东土豪反而在世界杯赛场上屡屡失意?
的确,在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GDP排名名单中可以看出,全球GDP前十名的国家里,中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印度都缺席世界杯,而英国虽说成功挺进,但其旗下的5个足协里,也只有英格兰这个"独苗"闯关成功。除了经济体量外,在足球项目上疯狂砸钱的国家,也未必保证成功。
比如说曾经是业余球员的匈牙利总理奥班,他就在匈牙利国内疯狂地修建球场;阿联酋和卡塔尔的中东土豪们,也一掷千金地购买欧洲足球俱乐部,希望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沙特也是不惜花重金请求西班牙国家队雇佣9名来自沙特的球员,但这些得到结果却都未能如人所愿。
英国《经济学人》对此也有同样的疑问。在他们看来,像乌拉圭这样一个经济总量、国土面积都不太显眼的国家,却被公司排在了"最有可能赢得世界杯冠军球队"的第九位,原因为何?于是《经济学人》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以此来判断都有哪些潜在的经济、人口、体育等因素影响到了一个国家的足球表现及潜力,同时探寻为何某些国家足球队的表现和进步能远超预期。
数据模型显示,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在体育方面表现普遍较佳。虽然全球足球明星中有不少人出身贫寒,但从总体看来,在贫困地区生活的人,其足球生涯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在非洲国家塞内加尔,足球教练要先解决球员的饥饿问题,并在球场驱除蚊虫后才能开始训练。该国一名足协官员透露,全国总共只有3个天然草地球场,训练及比赛空间极其有限。
不过,要说富裕的国家,像美国、中国、加拿大这样经济大国,为何频频错失进入世界杯的机会?而像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的塞内加尔,却能地在世界杯场上"逆风而行"。这又是什么道理?对此,《经济学人》也给出解释:一个关键因素在一些富裕国家被忽略了,那就是球员在街头环境下习得的"狂野"踢球本能。
据调查,在拉美和非洲这种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度,赤贫的孩子们对于足球的热情甚至能驱使他们光脚在街上踢球;反观在欧洲这样的发达国家,为了不影响交通,政府只能贴出"禁止踢球"的标牌,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富裕国家在科学训练上的优势。
由此看来,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足球运动走向,但经济强国也不一定就是足球王国。用《经济学人》的话来说就是:GDP、人口、足球受众等基本面因素能解释大约一半的足球比赛结果,剩下的一半则可以通过国家运动员们自身的努力争胜。这或许也给了那些无缘世界杯的国家一个很好的"台阶"下了。
· 关注【金十数据】头条号,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财经大事件、掌握最流行的赚钱秘籍!
· 严正声明:本文为金十数据独家编撰,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