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01壹

公元1940年7月3日,在法属阿尔及利亚的米尔斯克比尔港,一支庞大的法国舰队正驻泊在那里。下午5点54分,水手们都在甲板上放松,认为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突然一声声尖利的飞机呼啸声划破了苍穹,紧接着,大批鱼雷机就飞过来了,并把大量的炸弹倾泻了下来。

与此同时,停泊在港外的英国旗舰“胡德号”也打响了第一炮,并把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向了港口内的法国军舰。顿时,整个米尔斯克比尔港都淹没在巨大的爆炸和火光之中。

这场战斗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英军在损失了仅仅2人的情况下,重创了法国舰队。旗舰敦刻尔克号战列舰、摩加多尔号驱逐舰、普罗旺斯号战列舰受重创搁浅,布列塔尼号战列舰沉没,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逃走,泰斯特指挥长号水上飞机母舰轻伤。阵亡人数高达1302人,另有数百人负伤。如果再加上7月6日的袭击,这支法国舰队已经全军覆没。

几乎在同一时间,英国舰队也对法国其它舰队下手了。停泊在英国本土朴次茅斯和英属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法属西印度群岛以及西非达喀尔的法国舰队,都被英军解除了武装或者被消灭。经过此战,昔日排名世界第四的强大的法国海军已经不复存在。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在一周前还和法国人一起并肩作战的英国人,为何对法国海军痛下杀手的?

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02贰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英国和法国为了把祸水东引,居然作壁上观,西线无战事。波兰很快在德国和苏联的夹击下灭亡,德国下一步把枪口对准了西欧。

1940年2月24日,德国闪击西欧,并绕过法国穷尽财力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只用了2天便穿越了阿登森林,法国北部重镇色当陷落。6月22日,法国签署合约投降。

这时的英军已经从敦刻尔克狼狈撤离到英伦三岛,法国的垮台和维希政府的建立使英国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因为它发现自己成为西欧唯一一个还在抵抗的国家。

英国很快意识到,强大的法国舰队随时都有可能落入德国手里。如果那样的话,德国海军将拥有可以与英国皇家海军相抗衡的实力,这对以海军立国的英国来说是致命的。因此,丘吉尔针对这支庞大的法国舰队的潜在危险,立即做出了先发制人的决定——即使冒着损害英法关系的风险,也要摧毁这支舰队。

舰队的覆灭让高傲的法国人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伤害,让沦陷的法国尝到了刻骨铭心的的背刺之痛。法国到处都在抨击英国人背信弃义,许多法国士兵干脆用刀子剜掉了身上的联盟字样。此刻法国人对英国人的憎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德国人的厌恶。

那么,英国人为什么做得这么绝情呢?这实际上反映了英国人一贯的务实作风。19世纪,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勋爵就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不仅被英国、也被世界各国作为制定外交政策的圭臬。昔日的大英帝国就把这种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几百年间,总是屡试不爽。

昔日为了对抗纳粹德国,我可以联合你;而现在你已经投降了,就成了我的敌人,为了我的制海权,我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消灭你。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我的国家利益,与道德无关。

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03叁

与精明的英国佬相比,长期以来,法国在国家发展战略方向上一直不太清晰,显得缺乏战略眼光。英国由于被英吉利海峡阻隔在海外,它就专心发展海军,形成了以海制陆的海权论。并通过离岸平衡外交,始终压制欧陆上的霸权国家,而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某种意义上看,英国的战略确实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我们再看看法国。以前的法国是欧陆霸主,作为陆海兼备的大国,它一直想要得到强大的海军和陆军,谋求在欧陆争霸和海外殖民的双重需求。因为它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这就造成了国家资源的分散,以至于到后来,法国的海军干不过英国,而陆军又弱于统一后的德国。

普法战争后,法国遭到惨败。德国在欧洲中部崛起,对法国的优势越来越大。法国为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倚重与英国的联盟。在随后爆发的一战中,法国确实通过依靠这样的联盟成功击败了对手,终于报了一箭之仇。

一战后,面对重新武装和肆意复仇的德国,法国很害怕。为了自身安全,它一方面构筑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另一方面,它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盟友英国身上。

法国相信,有了强大盟友的助攻,德国断不敢对自己发动战争。于是,在二战爆发前的几年里,法国无所事事,整天懵懵懂懂地跟在英国屁股后面亦步亦趋,搞臭名昭著的“绥靖主义”。致使希特勒的胆子越来越大,不断突破法国的安全极限,为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伏笔。

法国很傻很天真,非得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英国身上。它也不好好想想,英国是一个岛国,万一在欧陆战败了,还可以全身而退,而自己就和德国接壤,如果战败了往哪里退?

就这样,法国在根本就没有做好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心理等方面准备的情况下,被德国一记闷棍给撂翻了。

通过法国的例子就可以知道,一个国家最大的依靠不一定就是盟友。在关键时刻,盟友随时都有可能把你抛弃,甚至对你反戈一击。

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04肆

历史上像法国这样无脑的国家多了去了,乌克兰就是十分鲜活的例子。

1991年,苏联大厦分崩离析,乌克兰也趁机脱离了苏联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凭借不错的工业底子、较高的国民素质和肥沃辽阔的土地,乌克兰的前途一派光明。

当时的乌克兰,继承了苏联庞大核武库的一部分。据外媒资料,乌克兰继承的核武器仅洲际弹道导弹核弹头就超过1000枚,还很多战术核武器,总计有大约2500枚核武器,另外还有图-160战略轰炸机,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三大拥核国家。

除了核力量,其常规战力也不容忽略。乌克兰独立时,武装力量有78万人、6500辆坦克、1100架飞机、500多艘舰船,能够制造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各类先进武器装备。可以说,凭借乌克兰强悍的军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欺负它。

在乌克兰的历史上,虽然产生过许多像果戈里、列宾、奥斯特洛夫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一系列的诗人、作家、艺术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但乌克兰这个民族可能独立自主的时间太短了,一直缺乏有远见的政治家。在政治上,乌克兰天真的像个孩子似的,幼稚得令人可怜。

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这时的乌克兰天真地认为:战争已经远去,和平与发展将是21世纪的主旋律,美好的未来值得大家去期待。为了全面拥抱美国和欧盟,进而实现一路奔向小康的梦想,乌克兰准备接受西方的建议,彻底销毁境内的核武器。

在乌克兰看来,这些核武器已不再是自己的镇国重器,而是一种巨大的累赘,它急于把这个包袱甩掉,以作为全面投向西方的投名状。

1994年,美、英、俄、乌在匈牙利签订《布达佩斯备忘录》,乌克兰放弃核武,其余三国则共同保证其领土完整、独立和主权。就这样,乌克兰以这种自废武功的自残的方式,去迎接变化莫测的未来。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我在这里不再赘述。乌克兰的悲剧本来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现在说俄罗斯贪婪也好,美国和西方国家虚伪也罢,反正是难以挽回了。乌克兰最大的毛病就是犯了幼稚病,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交给了别人。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它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试想,现在的乌克兰如果有100枚核弹,谁还敢欺负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险象环生的国际政治丛林里,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在国家利益面前,兄弟之国也不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05伍

我们泱泱中华有着5000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在政治智慧上非那些蕞尔小邦可比。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见惯了无数个国家的兴衰沉浮,有教训,更有经验,一直让我们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大清帝国的国门。从那时起,我们恐惧、惊愕、屈辱、愤恨、挣扎、抗争,我们一刻不停地寻找救国图强的真理,但更多的是遭遇欺骗和出卖。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时,大清的南方正在闹太平天国运动,半壁江山已失,清政府从各处调兵到南方平叛,造成边疆空虚。在内忧外患面前,咸丰帝一筹莫展。

这时,突然有一根救命稻草扔到了咸丰帝面前,原来是慈悲为怀的友邻俄国。俄国一方面指示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领舰船在黑龙江顺流而下,造成占领的事实,一方面指示在北京的外交人员软硬兼施,逼迫清政府就范。

俄国使臣先是在英法公使面前说尽了清政府的坏话,“极力怂恿英法打仗”,“必须毁去大沽炮台,合议方能成就。”英法两国再度出兵,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焚烧圆明园,咸丰帝外逃。俄国人抓住了这一良机,利用劝和的机会逼迫清政府接受《瑷珲条约》,否则俄国就要伙同英法一起扩大战争。

11月14日,随着《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割让给了俄国。从此,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与我们失之交臂。

1864年,中俄双方又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这份条约和后续的一系列条约,让大清丧失了外西北5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大清在十分混乱的状态下,面对凶恶的英法和阴险的俄国,完全失去了方寸。它本来把希望完全寄托于俄国的调停,力图把损失降低到最少,因而对俄国失去了警惕,谁知最后却发现俄国的胃口居然比英法还大得多,完全可以用鲸吞来形容。

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06陆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关键节点。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北大营,几十万精锐的东北军一枪未放撤回关内,致使几千万东北同胞成了亡国奴。

事件发生后,举世震惊,全国人民都强烈要求抗战,坚决把日本鬼子逐出东北。但国民政府对广大人民的呼声置若罔闻,一心一意希望国联进行调停。

蒋介石声称:“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然后,国民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当时被英法把持,执行的是“绥靖主义”政策,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只是拗不过中国方面的请求,同意派人调查。

1932年1月14日,国联终于同意派出了以英国人李顿爵士为首的调查团,前往东北调查真相。

日本为了逃避调查,计划采取以华治华,扶植汉奸傀儡建立伪政权的方式,实施间接统治,然后在恰当的时机再予以直接吞并。

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3月1日,清废帝溥仪在日本人的刺刀下建立了“伪满洲国”,日本造成了东北“独立”的事实。而这时的国联调查团还在龟速前进,3月2日才从巴黎出发,绕了大半个地球后,终于在4月19日才姗姗进入事发地东北。

一直到10月2日,《李顿调查书》交到了国联,此时据九一八事变已经一年多了。该调查书承认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自导自演的,还认为“满洲国”不是民众自愿成立的,而是日本扶植的保护国和殖民地。

但此时东北已经沦陷一年多,“伪满洲国”在日本扶植保护下已经站稳了脚跟。因此,日本表示强烈反对,拒不执行,还以退出国联相威胁。面对日本的诡辩和威胁,列强的绥靖毛病又犯了,纷纷赞同和为贵,建议把东北至于国际共管之下,提倡中日“携手开发”。

毫无疑问,软弱无力的国联根本不能把嚣张的日本怎么着,东北还是被其牢牢地控制着。下一步它又退出了国联,对我国的华北地区伸出了魔爪。

国民政府在这件事上,由于不能看清楚国际政治的本质,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面对日本嚣张的侵略气焰,不想着如何调动一切国内外资源,用武力把日本逐出东北,竟然指靠国联给自己撑腰。这就相当于是在用自己身上的肉来喂恶狼,结果狼越来越贪婪,最后到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我们没和巴黎联系(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法国和乌克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07结束语

俗话说:靠山山倒,靠人人倒。一个国家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足于自身,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有这样,别人才不敢欺负你。就像19世纪的俄国沙皇说的:俄国只有一个朋友,那就是它的陆军和海军。这说明俄国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政治军事斗争经验的老牌帝国,它对国际局势的本质是有着很清晰的认识。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把自身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就是异想天开!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师说123,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