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闭幕式时间(平昌冬奥会25日晚闭幕 “北京8分钟”亮相倒计时)

看法新闻·法制晚报(记者 王帆)北京时间2月25日晚上,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将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为期17天的本届赛事即将落下大幕。

在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中,有一些画面注定将会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那么明晚的闭幕式,同样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即将上演的“北京8分钟”。每一届的奥运会闭幕式上,都会有一个环节是下届奥运会举办地的展示表演,时长约8分钟。主办国把奥运会旗帜转交给下届主办国代表,缓缓熄灭圣火。随着平昌冬奥会的即将闭幕,“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时间即将到来。

明天晚上,“北京8分钟”将闪耀平昌,总导演张艺谋和他的庞大团队早已抵达平昌准备就绪,所有的严苛打磨和刻苦排练,都将在大年初十这一天得到最终呈现。

应变

“北京8分钟”备战周全 针对低温大风有准备

据了解,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将由4组文艺演出组成,将以具韩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诠释融合共处的和谐与求同存异的和平,运动员、志愿者、观众将欢聚一堂。届时,“北京8分钟”将揭开神秘面纱。

据天气预报,闭幕式当天平昌最低气温为零下3度,组委会将现场发放挡风衣、坐垫、暖手暖脚宝等防寒保暖物品。不过,这样的低温对于“北京8分钟”团队来讲,却是不得不去重点克服的困难。张艺谋此前曾表示,希望闭幕式不要太冷,风不要太大。

由于这次不是在“本土”演出,因此张艺谋和他的团队带去了所有演出所需的设备,这其中甚至包括螺丝钉。而为了应对不可控因素——天气(低温、大风)有可能带来的干扰,演出的设备已经全部做过扛风、扛冻的试验,以确保闭幕式上的正常使用,并且力求呈现出比较好的效果来。

包括总导演张艺谋、主创团队以及演员在内的200多人已经于17日抵达平昌,并且在抵达的当晚就与先期抵达的技术团队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技术测试,据介绍,前期技术团队本月11日就已抵达平昌。

在启程前往韩国平昌之前,“北京8分钟”团队在北京郊区已经进行了非常严格的排练,并且为了能够更加贴近实战,排练场地都是按照1:1的比例模拟实际场地而进行布置的。

变化

创意顺应时代发展 平昌的“北京8分钟”有别于14年前

此次“北京8分钟”的总导演张艺谋与奥林匹克的缘分很深,2001年前后,他就曾负责北京申奥宣传片的拍摄,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都是由他领衔指导完成。

明晚将是张艺谋第二次指导呈现“北京8分钟”,但是这对于他来讲并非“驾轻就熟”,反而是“整个过程并不轻松”。放在整个闭幕式上,八分钟的时间并不算长,而在这仅有的八分钟时间里,需要呈现和传递很多内容和信息,且要达到尽可能“惊艳”的效果。因此,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此前花了很多时间在创意上,他希望在平昌展现的八分钟,有新意,而不是老一套。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是通过红灯笼、茉莉花等极具中国特点的元素,首次在奥运会闭幕式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14年前的那次展示,是“北京8分钟”第一次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展示,想要在8分钟的时间内充分表达中国的历史文明,并非易事。

而这一次的创作,则有着不同的出发点。无论是创意从理念,还是到表现手法,都会呈现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悉,明晚的“北京8分钟”将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的手法相结合,表达“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朋友相聚北京”的主题。

创新

更多科技手段将会融入 “北京8分钟”准备好了

作为总导演,张艺谋认为中国已经成功举办过奥运会,中国的历史也已经在奥运的舞台上得到过呈现,因此这一次,他和他的团队将更多的科技元素和更纯粹的艺术内容融入到了“北京8分钟”里,以此来展现当今中国的变化和发展,进而表达中国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信心和热情。

据了解,本次“北京8分钟”将大量采用新技术,其中包括可移动的装置平台等,而这些科技元素的加入,也将成为明晚该环节的一大亮点。张艺谋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可以“更纯粹地回到具体的节目上”,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国文化。

运用科技手段与传统的表演相结合,也会为这一次的“北京8分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具体内容在闭幕式正式开始之前需要保密、无法透露,但毫无疑问明晚新的“北京8分钟”将会将创作团队新的思路和创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应地,科技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也对设备的检测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张艺谋看来,这方面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是防不胜防的,因此团队需要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就把天气、温度、有可能面对的突发状况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用更加严谨的态度去“备战”。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