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游记类的书,但我很庆幸在这次写书评时选择了这本书,它打破了我对游记类书籍“无趣”的固有印象。
说起古巴,我只知道它是一个革命岛屿,盛产雪茄,除此以外一无所知。
查阅资料后才知道: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后来被西班牙远征军征服,并进行着殖民统治,再后来先后爆发两次古巴独立战争,之后成为苏联解体后,继中国、朝鲜、越南之后的第4个社会主义国家。至此,我对古巴的印象仍然是空洞的,直到我读完了《飓风掠过蔗田》,古巴在我的脑海中才变得立体起来。
《飓风掠过蔗田》的豆瓣评分高达8.8分,是中国资深驻外记者刘骁骞,前后9次奔赴古巴采访的精华。在他笔下这个被时光冻结的国度,徐徐向我们展开了它的隐秘、热忱、困境与生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一,卡斯特罗去世,古巴人平静的悲痛
书籍的第一篇就写了著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去世。卡斯特罗应该是美国当局最讨厌的古巴领导者吧,他的去世美国当局应该是喜闻乐见的吧,但想来古巴民众应该是极度悲痛的。可作者笔下的当地人看起来没有什么深沉浓重的悲痛。他这样说:“人们一片平静,好似非常淡漠”。
难道对于这个躲过了638次暗杀,熬走了9届美国总统的领导人去世,人们真的没有悲痛吗?当然不是的。
卡洛斯是个公司职员,他说:“当自己知道总司令去世时,眼睛瞬间湿润了。一切都很平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总司令对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都对他充满了敬意。”
埃米利奥是一名数学教师,他说:“人民非常平静,因为失去了一个伟大的领袖。大家心中都充满了悲伤。”
拉西尔是一个私营商,他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还说自己很难过,但说完就不好意思地笑了。作者问他:“为什么人们都这么平静?”他回答:“因为古巴人都有文化,都是有教养的人。”
我觉得他想表达的是:对于卡斯特罗的去世,古巴人都很悲痛,虽然人们看起来很平静,这是因为人们极度悲痛。他们不会痛哭,但他们会把这个伟大的领导者记在心里。他永远与他们在一起,就像卡斯特罗说的:“直到永远的胜利。”
二.面对强势的邻居,古巴人爱恨交加
美国与古巴的关系从来没有很和谐,这是因为古巴国弱想要依附,美国国强想要掌控,两国之间有很强的利益纠葛。
在卡斯特罗刚上台时,两国还处在一种比较缓和的状态,是一种互相试探的阶段。
卡斯特罗甚至去美国做了为期11天的访问,由于美国的傲慢,这次访问后卡斯特罗开始对古巴经济进行国有改造,从农场到酒店,美国在当地的投资陆续被收归国有。再加上苏联和古巴重新恢复外交关系,美国就彻底将古巴归到敌人阵营,开始初步禁运。
后来,卡斯罗斯要求美国驻古巴大使馆的员工数量减少至11人,和古巴驻美大使馆的人数持平,这一要求彻底激怒了美国。艾森豪威尔一气之下宣布和古巴断交,美国也正式开始禁运。
美国不仅从经济上掌控古巴,还对古巴实行特殊的移民政策——“干湿脚政策”。这个政策导致古巴出现移民潮,短短四年时间,从古巴前往美国的移民多达27万人,其中包括大量的医生、工程师、教师等高学历人才。其实,美国政府是希望通过这种掠夺人才的方式,来瓦解卡斯特罗政府的人才资源。
卡斯特罗政府对这种政策的回应是:将计就计,放走了15万古巴人,他们多是罪犯、流氓、精神病、妓女,这次事件使迈阿密的犯罪高潮持续了两年多,监狱人满为患。
对于古巴,美国一直想要掌控,舍不下古巴的朗姆酒和雪茄,而古巴则希望美国放开对本国的掌控,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很明显,这很难实现。
即便是2014年古巴释放阿兰·格罗斯,美国释放“古巴五人”为两国复交开启前奏;即便是奥巴马与劳尔同时出现在巴拿马的美洲峰会上,并就此发布联合新闻会;即便是是2015年的哈瓦那复交会谈,两国始终相互试探,不能开诚布公。
其实,这就是利益的博弈。弱者与强者的交流从来都是不对等的,强者睥睨天下,弱者仰人鼻息。古巴想要崛起,不能讨好,不能硬碰,只能像中国一样,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走出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三、面对生活,古巴人坚韧、热情
美国对古巴实行的禁运法令,是想要通过掌控经济,在古巴社会制造“饥饿、绝望和痛苦。”古巴外交部说:“这项法令对古巴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高达47亿美元。”
为了对抗禁运令,古巴开始实行配给制,每个家庭有一个副食本,凭本购买食品和日用品,就像中国人的粮票一样。此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古巴的食品一直采用这种制度。
直到2008年,刚刚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洗劫的古巴政府,已经无力支撑每年10亿美元的配给花费。开始预备废除配给制度,先是种种物资从副食本上消失,后来,必须保留的食品,配给数量开始减少。如,鸡蛋从10个减少到5个。
虽然除了配给人们还可以去自由市场买东西,但这种市场是自由定价的,食品的价格非常昂贵。他们会把蒜剥成一袋一袋的,每袋10个,卖5比索。
为什么要剥开来卖呢?是因为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已经买不起一整颗蒜,愿意来这里买菜的人多是私营餐馆的后厨和生活在这里的外国人。人们最大的愿望是“菜价能降下来。”
虽然美国的经济封锁造成了古巴物资紧缺,但古巴人乐观、坚韧,他们用废旧的唱片做电风扇、用破旧不堪的老爷车改造能在水上行走的车船,还驾驶着它横渡了佛罗里达海峡,甚至用旧零件制造“雪茄机”。
虽然这种创造源于无奈,但古巴人节俭、富有创造性,以及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写在会后
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还要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作者笔下这个美丽、神秘的岛国,不仅有卓越的领导人,乐观、坚毅的民众,还有丰富的特产,独特的风情。
想要更加了解古巴,一起来阅读《飓风掠过蔗田》这本书吧:,从电影学院学生到文学巨匠海明威,从国营冰激凌店到城市里的雪茄厂,从吟游歌谣到音乐剧演出,从菜市场的自由定价到民众出境许可“白卡”的废止……作者用不一样的视角记录了不一样的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