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明与清(后金)之间的萨尔浒决战是十七世纪初中国境内的两个国家的一场大搏斗。明朝主动发起了进攻,而且经过了近一年的备战,投入了空前多的兵员和物资,结局是它吃了败仗。原因何在?


一、此战失败的根本性原因——贪功冒进


萨尔浒之战,明朝惨遭失败,就战场交锋而论,杨镐主持策划的四路并进,有严格的行师日期。杜松急发,马林迟进,刘綎先走,李如柏故拖,这样参差不齐,就无法达到分进合击的目的。分路进兵最终还是要集中力量进行作战,所以“合击”才是发挥战斗力的保证。即使四路不能全合,两路做到合击也可以。而明军四路全是各自为战。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胜利。明军四路主将“违制行师”,完全是没有统一的时间观念,这可以说必然变成“违律丧师”。在时间上还有一个当时人指责的泄露日期的问题。因为努尔哈赤事先已经知道了明军何时进兵,他们得知日期,可以在战前做好充分准备。从这里又得出结论:“先期与如期,皆败道也。”

但是不能就时间论时间,还应进一步寻找丢掉时间的原因。这样深入下去就可以看出明军内部矛盾重重,他们不能同舟共济,做不到“合击”,是彼此之间没有“合心”。李如柏、马林都是懦夫。李如柏作为李成梁的第二子,靠其荫袭的关系跻身行伍之列,数从其父于边塞立功,并升至总兵官,但他战前已家居二十余年,放纵酒色,既无父兄当年之勇敢,也没有他少年时之英锐,特以疆场乏人起自废将,而他本来的怯懦大暴露,“惟左次避敌而已”。

马林也缺乏主将的素质,出师之前,潘宗颜上书经略杨镐,指出“林庸懦,不堪当一面,乞易他将,以林为后继,不然必败”,杨镐没有采纳这个意见。杜松、刘綎比李如柏、马林实有不同,他们每个人都踊跃向前。问题是,为什么那么争先恐后,是一股什么力量呢?

不妨看看文献上所载杜松行前和李如柏的一番对话。

杨镐做了决定,杜松、李如柏皆知各任方面。李如柏故意为杜松洒酒送别。酒席桌上对杜松说:“我这次作战,一定以头功让您!”杜松听了李如柏的话,信以为真,慷慨意气,带着扭械出师,并狂妄地宣称:“我要捉来活的(努尔哈赤),不能让别的将领分功了!”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李如柏在杜松起程以后又派人去说,“李将军已自清河抵达敌人的老营了。”用违背诺言的办法刺激杜松更加不顾一切地冒进。由此可见,杜松那么一往直前,的确有个抢头功的思想。

而这正造成了他不按约定时间,提前行动,一军独前,遭到后金兵狙击,战败被歼。明人说杜松所领的二万人被后金的三万兵马所败。数目不一定准确,但是孤军深入,寡不敌众是事实。不仅将帅如此,据说明军士兵争功也很突出。朝鲜人亲历其战的李民突说,“西路天兵一阵极精勇,胡兵几不能挡,而争割首级,无意力战。一胡之仆,十余骑皆下马争之,故以致败覆。”贪图立功成了明军失败的一个原因。

刘綎显然不是为了贪功致死,他此行却有点被逼上梁山的滋味。出兵前,朝鲜都元帅姜弘立曾问这位刘都督:“然则东路兵甚孤,老爷何不请兵?”

刘綎说:“杨爷与俺自前不相好,必要致死。咱亦受国厚恩,以死自许。而二子时未食禄,故留置宽田(甸)矣。”他带着“不悦之色”,很不高兴地说了这些话。刘綎虽然在这次作战中奋勇牺牲,而他明知道这样开赴沙场,没有得到经略杨镐的积极支持,是这位总指挥有意把他置于死地。将帅如此不合,怎么可以期望发挥最好的战斗力打胜仗呢?


二、指挥者的过失


明朝战败的原因还可以再作深入发掘,即这场战争的筹划者和总指挥本身从一开始就很被动,杨镐实在是不想真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是役也,经略(杨镐)意亦初不在战,虚张挞伐,冀取近寨小捷,得塞军书。”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杨镐的调兵遣将只是为了虚张声势,即使打几个小仗,也是为了给上边看的。难怪行师之前,他派了一名抚顺来的降人到努尔哈赤那里明目张胆地说,“明国的四十七万大兵要打来了,领兵的将帅和监军的文臣都到齐了。三月十五日乘月明之际,分路前进。”如果不是故意恐嚇,出兵之前这么告诉对方进军日期,将帅配备和分路进击,等等,岂不比内奸更露骨。

但是,杨镐是作为一种策略,只能表现他的天真和愚蠢,够不成叛卖。还有比杨镐更重要的决策人大学士方从哲也对此战缺乏信心。他拼命鼓吹进兵,实则已感到前途未卜。临战前在一份题本上说:

“当此进兵之时,胜败安危决于一举,而前日之风变,若彼连日之阴霾,又若此天心示傲,极其昭著。臣愚欲乞皇上降敕一道,令兵部传谕东征将士,用示鼓舞。”

胜负原因是多种条件造成的,不能说明朝存在这些问题就一定吃败仗。萨尔浒之战明军失败的原因还有可以提出的是,当时明朝的封建统治已极其黑暗腐朽,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很尖锐,社会进入全面危机阶段。反映在这次作战上,调兵选将意见分歧,屡调不动,决定方略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杨镐议论四路出兵,巡按江西御史张铨提出不必征兵四方,而应就近调募,屯集要害,固守边圉,厚抚北关,多派间谍,等等。他向明神宗建议:“李如柏、杜松、刘綎以宿将并起,宜责镐约束,以一事权”。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但他认为杨镐实非将才,而力荐熊廷弼可当此重任。在筹饷方面,他要求皇帝发帑藏,反对加派辽饷。他说,每亩从三厘加到七厘,再加到九厘,是“竭天下以救辽,辽未必安,而天下已危。”这些关于明朝军国大事的议论和建议,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都没有被采纳,而他激烈反对的也应该改变的无一不原封未动。这种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反映出明朝最高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浙江道御史杨鹤曾一针见血指出:“若诸臣误国,罪在诸臣;若我皇上优游不断,是自误矣”。明朝统治者的这种腐朽没落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战争注定要输掉的。

广大的将士也很蔑视明朝统治者的命令。被征调的将领们迟迟不赴任,或原地不动,或逗留关山,急得皇帝一再下诏紧催。士兵大多数不愿为他们打仗送死。刘綎出发前,等待征发的川兵,久等不来。有些将领就靠少数家丁打仗。刘綎与朝鲜都元帅姜弘立曾在一处宿营,姜弘立问他各路兵数,他回答说:“西南路大兵齐进,东路兵只有俺自己亲丁数千人,且有各将所领,要不出满万耳。”可知刘綎也带了几千家丁。民兵作战时,总是处于被围歼或被追击的被动局面,说明他们缺乏主动进攻精神。

明朝还把很大希望寄托在北关叶赫和朝鲜援军身上。结果一直靠明朝支持的叶赫根本就没有走到战场上去,一仗未打就撤了兵。朝鲜的援军的确和后金兵有所交锋,但他们早就对明朝三心二意,到了关键时刻终于投降了后金。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再则,打仗总是作战双方的冲突。胜负不能只从一方面找原因。萨尔浒之战明军打了败仗,明朝自身方面可从那个社会、国家军队和将士等等寻找为什么打了败仗。另一方面,后金的种种因素也是促成明军战败的原因。而这一方面也早已有人谈论过。清朝(后金)人谈他们之所以在这次决战中获胜,就是靠了“天命"。有人说后金把他们的年号称作“天命”就由此得名。


三、后金的胜利原因


后金的获胜不是天助,是他们采取了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即“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明军四路进兵,没有按约定时间行动,连两路都没有同时行动的,于是明军的“分进合击”正好遇上了后金兵的“合进分击”,结果明军以数量之多所占的优势立刻消失了,连杜松的一支主力进攻部队,也以二万之众遭后金三万兵马狙击,从而一军皆溃。

不仅如此,明军各路进兵所差的时间,又为后金兵战胜一路,还手战另一路赢得了机会,这有些偶然巧合,特别是刘綎一路,相差三四天,才决战,如后金大部队不能及时赶到,他的一路明军很可能攻进赫图阿拉,而那将形成另一种结局了。但是没有造成那种结果,还是后金兵打得神速,调动的灵活。这里包含着指挥的正确。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新兴的后金,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广大的群众支持了他们的这次作战。在每一次交锋时,明军总是结营放枪炮而后金兵就是敢冒着枪炮往上冲,一直顽强地把他们的阵营冲破。明军又总是一破营就逃跑,后金兵再乘锐追击。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到头来就是明军一次次败亡,后金兵节节胜利。因此我们可以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失败的一个原因是,明军的失误、愚蠢、怯懦等等所造成的可乘之机,毫无遗漏的都被后金兵利用了。


四、双方兵力问题


在战争的力量竞赛中最主要的是人。


1、明朝兵力

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究竟投入多少兵员?

迄今仍是一个谜。清朝文献一会儿说“杨镐以二十万兵,号四十七万”;一会儿又说“以二十七万兵,号称四十七万”。他们总是往多说,以讥笑杨都堂失败之惨和他们自己胜利之巨大。但是清朝人对明兵各路人数记载有参考价值。他们说杜松一路六万,李如柏一路六万,马林一路四万,刘綎一路四万。这可以证明杜松、李如柏两路为主力,兵数相等。

明朝人自己的记载更是不一致的。杨镐在杜松、马林战败后说明朝主客兵出口者仅七万余。这显然是为失败作掩护,说兵员太少,要求增援。后来曾任辽东经略的王在晋说四路之师,除朝鲜援兵外,主客出塞官军共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这个数目基本可信。在巡按监察御史陈王庭的奏疏中提到杜松战败,“致二万余官军一时并遣陷溃”。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这进一步提供了各路的兵员数目。杜松为主力,他的兵员如为二万,实际总会是超过这个数目,则李如柏一路也应是二万余名。

朝鲜人的记载提供了刘綎一路的兵员数目。据他们说,刘綎本人有亲丁数千人,合各将所领,可近万人。另外有朝鲜援军一万三千人。则刘一路总兵员数超过二万,比杜松、李如柏两路似应略低。

我们推算明军全部出动的兵员约在七、八万以上,十万以下。但是也有人说“四路之兵计十万”。

2、后金的兵力

后金击败明军四路进攻,确系以少胜多。后金兵数到底有多少,也很难确知。从明朝采取“分进合击”的战略来看,明朝的兵数肯定超过后金兵数。

有人用计算八旗人数的办法推测后金的兵员数目。按照这种办法计算,努尔哈赤于一六一五年建成八旗这个军政合一的组织,“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八旗的人数就是后金的兵数。按规定,每一旗包括五个甲喇,每一甲喇包括五个牛录。牛录是八旗的基层单位。每个牛录由三百人组成。从牛录到旗合计,每个旗的人数为七千五百名。八个旗总计就是六万人。

萨尔浒之战(萨尔浒战役:真的是47万明军打不过6万八旗兵?真相还真有点意外)


萨尔浒之战发生在一六一九年,时八旗已建立了四年。一六一八年后金攻取抚顺,获得人畜数十万。其中投降的明兵有些是会补充到八旗中去的。反正不足十万,或六万,或五万,总可以断定后金兵员不如明朝的军队多。明朝的力量没有比过后金,不在于他们的军队数目多,是决定于这些军队怯战、反战、厌战,他们的战斗力没有后金兵发挥的大。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