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炭疽病可以说是草莓苗期最主要的病害种类之一,对葡萄的叶片、叶柄、匍匐茎以及果实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防治不及时不仅会大幅降低草莓种植的最终产量和收益,而且还容易快速传染蔓延对草莓幼苗造成毁灭性打击。
下面和大家说一下:①草莓炭疽病在叶、茎、果上的不同症状表现;②草莓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及常发生地块;③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④草莓炭疽病防治的特别注意事项;⑤草莓炭疽病防治的常用药物类型。以供大家参加借鉴。
一、草莓炭疽病的症状表现
1、叶片病害表现:叶片染病后,会出现凹陷状、黑褐色的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的溃疡病斑;
2、叶柄和匍匐茎病害表现:叶柄和匍匐茎染病后的症状大体相同,发病初期一般会出现环形圈状的病斑,然后逐步导致病斑以上的部分渐渐焉萎枯死,病情较重时,会导致草莓幼苗植株大面积死亡。
3、果实病害表现:草莓果实染病后,大多会出现褐色、凹陷、软腐的近似圆形的病斑,并逐步造成草莓发生普遍性烂果。
二、草莓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及常发病地块
1、发病规律:草莓炭疽病是十分典型的高温高湿病害,主要通过雨水、浇水等条件传播,一般在育苗期和定植期发生比较多,常在匍匐茎处开始染病,在越冬后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在草莓幼苗现蕾期就开始侵害接植株上近地面的幼嫩部位,在7-9月高温多湿的环境下传染十分快,尤其在大雨大风的条件下极容易爆发流行,在温度较高的年份,病害可以持续到10月份。
2、常发病地:块草莓炭疽病比较适合的发病环境一般为90%以上的湿度和25-32度的温度。在连茬种植的地块、氮肥使用过多的地块、种植密度大的地块、低洼积水的地块、土壤黏性重的地块、土壤板结严重的地块、通风透光环境差的地块、植株细弱的地块等田间,发病率比较高,病情也比较严重。
三、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重在前期预防:在草莓生生长过程中要经常到田间查看匍匐茎、近地面的幼嫩叶是否发生病害,尤其在雨季暴雨、强风来临前,更要提前用药预防,如发现病害就应当立即用药防治。
2、合理轮茬倒作:选用抗病性的品种,育苗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于连续种植的地块,应当进行轮茬倒作,不过密种植,同时要尽量多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培育壮棵壮苗,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
3、保持园内清洁:保持园内清洁可以抑制病害菌的传播,在保持园内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的基础上,及时把园内的病株、病枝、枯叶、老叶、杂草等杂物清理出园,集中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以控制病害菌传播源头。
4、及时浇水遮阳:高温高湿容易诱发草莓炭疽病,因此在高温干旱天气时应当及时浇灌“跑马水”,浇水可以沟灌或滴管,但不可大水漫灌或喷灌,同时还要及时用遮阳网等物对草莓植株进行遮阳降温保护。
5、苗期药物保护:因为草莓炭疽病多重匍匐茎处侵染,因此,在幼苗匍匐茎开始伸长时就应当提前喷施药物保护,并在定植前7-10天提前再喷施1次药物后,再进行移栽定植。可用药物如1000倍的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等。
6、病后及时用药:在草莓发生炭疽病初期时,一方面要及时拔出患病植株并摘除植株底部的老叶、病叶,减少病害菌传染源,另一方面可以2000倍的10%苯醚甲环唑、7000倍的40%腈菌唑、1000倍的80%炭疽福美、500倍的75%百菌清、1500倍的50%咪鲜胺、2000倍的25%嘧菌酯、500倍的70%代森锰锌、2000倍的60%噻菌灵、1500倍的50%已唑醇、1500倍的6%氯苯嘧啶醇、300倍的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300倍的1%中生菌素等药物,进行交替喷施防治,每隔5-7天喷施1次,连喷3-4次。
四、草莓炭疽病防治的特别注意事项
1、很多种植户在使用草莓炭疽病防治药物时,过于片面的注重内吸治疗性药物,而忽视或不重视保护性药剂的施用,往往不能实现较好的防治效果。内吸治疗性药剂在草莓发病后使用,可以使药液在渗透到株体内部进行传导,直接抑制或灭杀病害菌,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保护性药剂在使用后,能够在草莓株体表面形成一层薄密的保护薄,能够很好的抑制病害菌在草莓上的进一步蔓延扩散。因此在防治草莓炭疽病病,应当改变“重内吸、轻保护”的用药方法,把内吸治疗性药剂和保护性药剂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更好的提高用药防治效果。
2、草莓在炭疽病发病前期时,病害部位主要在匍匐茎上,喷药后不容易粘附药液,因为草莓的匍匐茎比较细长,并长有非常多的纤细绒毛,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在喷药防治时就会出现“药没少用,病治不好”的现象。在此建议广大种植草莓的朋友,在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用药时,最好可以添加一些有机硅或者植物油类的助药剂,以提高用药的粘附延展性和用药效果。
3、在喷施药物防治时,要选用雾化较好的喷雾器,不仅要对叶面、叶背、匍匐茎、植株根茎等细致均匀的喷施,而且最好能够对种植或棚内的棚架等全面喷施。
五、草莓炭疽病防治常用药物种类
1、内吸性杀菌剂——嘧菌酯、肟菌脂、咪鲜胺、溴菌腈、戊唑醇、烯唑醇、啶氧菌酯、抑霉唑、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氟硅唑、氟环唑、腈菌唑、三氯异氰尿酸、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咪鲜胺锰盐等。
2、保护性杀菌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百菌清、福美双、福美锌、丙森锌、代森联、络氨铜、松脂酸铜、氢氧化铜、克菌丹氟啶胺等。以上药物注意交替性使用,不可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以防使病害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
点击上方“关注” 了解更多农业种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