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大半年,我们终于迎来了《夺冠》。等待完全没有消解大家的热情,作为第一波观众,中国女排的燃情和热血让我们在看《夺冠》之时,感动哽咽、激情落泪。
走出电影院,女排姑娘们拼搏的身影更是久久地留在心中。感情冲击后劲之足,只因为她们是中国女排天团啊。中国女排一路拼搏,她们的力量和热血影响几代中国人。
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观众哭吧不是罪
“别哭!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是赛场上功勋教练对第一代女排队员的要求,也是电影《夺冠》所传达出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女排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种精神,三代女排队员,几场重要赛事,勾勒出中国女排传奇史的全貌。
球场上,只有输赢。因为“要赢”的共同目标,女排姑娘们在一次次艰苦的训练中,在一场场的比赛里,她们的友情不断加深,更加团结和默契。在赛场上,这种精神变成了默契配合和信任,也变成了“没事,有我扛”的互相托底。让人观之无不为之感动和震撼,这是怎样的情谊啊!
她们的精神也感染着观众。女排姑娘们笑,观众一起笑;姑娘们苦、累、哭,观众也一起哭。有好几处感人情节,电影院中的抽噎声音隐忍但很清晰。
没有80,90,00后,在这里我们都是女排球迷
1981年女排世界杯总决赛,中日之间冠军之战。面对严防死守、“打不死”的日本队,女排姑娘们有伤在身,却绝不放弃。
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国外的情况下,女排姑娘只有一个字,练!
从早练到晚,大年三十晚上还在练。别人扣球一万个,她们扣五万个;别人有大型计算机分析数据,教练就“把(拦)网提高一米五,练!”
让当年的郎平,每天负重深蹲,直到能蹲到举100公斤。这才有了在中日对战里的“铁榔头”。
这场比赛特别焦灼,一直打到2比2平。在决胜局时,因为女排姑娘们的顽强、团结和默契,最终拿下冠军。赛场上的女排姑娘们拥抱在一起,黑白电视机前的人们欢呼了。随后他们提着灯笼,打着手电筒,来到街道巷子里,奔走相告,狂欢、呐喊。
作为80,90,甚至00后,你可能没能亲历那个历史瞬间,却在影院里穿越了时空,和他们一样,激动着,感动着,被初代中国女排的热血激荡着。
接着才有了中国女排史的五连冠。
巩俐演的郎平,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影片中一个个燃爆瞬间,都与演员的精彩演绎分不开。《夺冠》中巩俐的表现,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
影片中,巩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郎平性格的双面性。面对比赛和队员,她冷静、坚决,尽显霸气一面;而当最终赢得比赛,她的泪水不经意流下,温柔一面更是难得。此外,郎平的经典姿势、神态和眼神,巩俐也有“神还原”。
脖子以下全是伤,加上人到中年,郎平日常站姿微微有点提肩、含胸,巩俐很好地抓到了这一点。
在比赛中,郎平有很多眼神和手势也很有个人风格。观察比赛的时候,眼神冷静、细致;暂停下场指导时,动作利落、眼神坚定,巩俐都一一还原了出来。
中年郎平的嗓音有种暗哑,但在给队员布局提示时,又带着濒临破音的高亢,巩俐连音质、语气也捕捉到,并再现了出来。
在赢得比赛抹泪的一瞬,是郎平鲜少流露温柔的一面,巩俐和郎平擦泪的手势和角度也是惊人相似,可谓神还原。不得不说,巩皇就是巩皇!
多机位还原比赛,我仿佛坐在了运动场上看球
热爱排球的观众不难发现,影片里除了里约奥运会比赛,惠若琪、朱婷等中国女排队员亲自出演之外,还云集了众多国家的国手。中日大战里,女排姑娘的对手有一部分是真正的女排名将,这还是在导演岩井俊二的帮助下达成的。
从制作水准上看,《夺冠》当中一场戏要用12台摄像机,机位、走位之复杂之用心,才全方位多角度还原了每一场重大赛事。
不得不提的是,中日大战最后4个球连走位都一模一样。观众们有福了,在影片中所获得的沉浸感是无可比拟的,影厅瞬间成为比赛现场,你仿佛坐在运动场边在看球赛。众所周知,今年情况特殊,不少比赛都取消了。在没有大型比赛可看的情况下,可以这么说,在影院里约比赛、在影院里约女排,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就是最好的选择。9月25日,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