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个历史人物实际上有过联系?提名一个,邓小平和迭戈·马拉多纳。
一位是东方大国自毛主席后最重要的领导人,一位是几乎能与贝利平起平坐的球王——邓小平是非常硬核的狂热球迷,也是马拉多纳的超级粉丝。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马拉多纳凭一己之力带着阿根廷夺冠,确定了自己球王的地位
1987年,已经83岁的邓小平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夺冠后,马拉多纳的声望达到巅峰。次年,已经83岁的邓小平借一次商务活动,托人带话,希望马拉多纳能来中国踢场球。
「……我渴望看到马拉多纳在中国比赛。」「……如果马拉多纳来中国,他会在北京体育馆比赛,有6亿人将在电视上观看他踢球。」
当时的马拉多纳,毫无疑问是世界足坛头号巨星
但当时的马拉多纳并没有对这个邀约表现出特别兴趣。他给自己的出场费开了个天价,「如果不付给我3亿里拉(当时约合23万美元),我就不来。」「我的合同里没条款说要在意大利之外的地方比赛。」
这在当时并不现实。只能作罢。
尽管如此,邓公依然是马拉多纳的头号粉丝。当逐渐退居二线、也有更多时间看球后,有马拉多纳的比赛,他都会看。邓小平称马拉多纳,“那个小个子”。
这两位在各自领域都堪称现象级的小个子,最终没有邂逅过。
1997年,邓小平去世,同年球王马拉多纳也正式告别绿茵场,也算是另一个小巧合了。
回顾一下1987年邓小平对马拉多纳的那次邀约细节——
先提一位中间人物。当时46岁的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Reconstruction)董事长,罗马诺·普罗迪,日后他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
罗马诺·普罗迪当时代表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与中信集团协商建造电厂。
在完成协议后,当时的中信集团董事长对罗马诺·普罗迪说,“我还有个‘微妙’的问题,想直接与你谈谈”。然后双方进入另一个小房间。
中信集团老总告诉他,邓小平非常喜欢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后者当时正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效力。邓小平希望看到马拉多纳来中国比赛。“希望能将邓公的话转达给马拉多纳,「如果马拉多纳来中国,他会在北京体育馆比赛,有6亿人将在电视上观看他踢球。」”
罗马诺·普罗迪回到意大利后就找了那不勒斯俱乐部和马拉多纳,但马拉多纳本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他开了个天价,「如果不付给我3亿里拉(当时约合23万美元),我就不来。」「我的合同里没条款说要在意大利之外的地方比赛。」
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当时的西方想到中国,都会联想到苏联,把两个国家对等起来。但实际上在普罗迪这种“中国通”眼里,中国和苏联的区别是很大很大的。特别当时中国已经慢慢开始改革开放。
普罗迪眼里,中国在80年代末已经是世界上最快速发展的国家,在很多方面的执行力上都是最强的。但这些马拉多纳显然无法理解,他也不太关心,他只是开了一个他认为理想的价格。最终普罗迪没有说服马拉多纳,而当时的那不勒斯也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去改变马拉多纳的想法。
算一下,如果要满足马拉多纳的条件,那不勒斯来国内踢两场友谊赛,各种出场费开销和行程安排,费用会达到上百万美元。
198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均汇率是3.7221:1(当时汇率较低,1994年开始才飙升到8.6),算下来邀请马拉多纳踢球的费用会达到500 万人民币,这在当时并不现实。只能作罢。
那不勒斯当年花了世界最高价从巴塞罗那购入马拉多纳(1200万美金),拥有马拉多纳的7年,他们一跃成为意大利瞩目的力量,从默默无闻到能和北方豪强分庭抗礼。
在球队整体水准相对北方豪门占据弱势的前提下,还能获得两次意甲冠军(86-87赛季、89-90赛季),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马拉多纳这个超强的个体。
马拉多纳之于当时的那不勒斯,也几乎是球员>球队的存在。
I should never imagine it, to get a message from Deng, to see Maradona playing. Then I came back to Italy, trying to convince Maradona to come here. 我从来没想过,会收到邓小平的信息,他想邀请马拉多纳来中国踢球。我回到意大利,劝马拉多纳来中国。——罗马诺·普罗迪后来在自己自传里详细写了这段经历。
而关于邓小平的球迷身份,他对足球的狂热喜爱,也都是毋庸置疑的——
比较著名的,青少年时代的邓小平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很多次情愿挨饿也要省下钱去看球。1924年巴黎奥运会,为了去看足球比赛,邓小平不光拿出生活费,还当掉自己的大衣。邓公后来回忆说:“5个法郎是一天的饭钱,而且看球时坐的位置又最高,连球都看不清楚。”
后来直到晚年,邓小平还很清楚地记得那届奥运会足球冠军是乌拉圭队。
插一句,那时的乌拉圭确实是世界强队,在巴黎5比1大胜东道主法国,6年后又拿到第一届世界杯的冠军。
1990年世界杯,邓小平也一场不拉的全看完了52场比赛(他的身体无法坚持熬夜看球,就让身边人录下来第二天给他放)。很可惜最终马拉多纳带着阿根廷杀入决赛,却0比1输给了西德,并没有再次捧杯。
邓小平对中国足球也很关注。
1977年,球王贝利领衔的美国纽约宇宙队(The New York Cosmos)访华,之后一年,小部分人又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了世界杯决赛的转播。1979年10月开始,中国重新加入国际足联,也算正式回归主流足球社会里。
这个过程中,邓小平作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高层人物,一直在背后有推进。对后来的中国国家队也是非常的熟悉。
但很可惜,回归国际足坛后,中国足球首次冲击世界杯(1982年)就以失败开始。也顺带介绍下——
当时的国足有容志行、古广明、迟尚斌、沈祥福和左树生等一批不错的选手,国足也顺利晋级亚洲区世预赛第二阶段。最后一轮比赛,只要沙特队不净负新西兰队5球或以上,中国队就将获得世界杯决赛圈资格。
结果,沙特队偏偏就5球惨败给新西兰,这样新西兰队的积分和净胜球数与国足相同。那会已经放假的中国男足没办法,再次集结,然后附加赛1比2输给新西兰。
即便邓公对足球非常关注,毕竟当时年事已高。而中国队在冲击世界杯道路上一直各种拉胯。等到2001年圆梦五里河、终于拿到世界杯参赛资格时,邓公也已去世多年,没机会见证。
算是相当遗憾的事了。
另外邓小平也确实说过那句,“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原话是1985年8月说的,
「……我看了几场国际足联16岁以下柯达杯世界锦标赛的实况转播,看到各个队无论在技术方面、体育道德方面都表现很好。他们踢得很有朝气,是世界足球运动的希望。中国队也踢得不错。我们中国足球运动要搞上去,要从娃娃、从少年抓起。」
但有一点,也是邓公特别有魅力的一点——
邓小平的领导作风一直很“举重若轻”。他一直都希望中国足球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而他自己除了“从娃娃抓起”这样的片言只语之外,基本没有对足球发展"做什么具体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