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承认中国进入无疟疾状态,并向我国颁发了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事实上,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自1970年后我国疟疾的发病率就直线下降,直至2016年云南出现了最后一例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
虽然我们已经彻底在国内消除了此项疾病,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疟疾仍然于此肆虐,严重威胁着当地民众的生命健康。
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将4月25日设立为世界防治疟疾日,以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疟疾防范和治疗。疟疾是一种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除了服用青蒿素外,还有两种措施同样行之有效:
室内喷洒杀虫剂和使用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以下简称杀虫蚊帐)。
而在非洲杀虫蚊帐应用规模的扩大历程中,有位名为凯瑟琳的美国小女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在7岁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爱心行动引起了一众大人物们的支持,他们一起推动了杀虫蚊帐的筹集和使用,间接拯救了百万非洲儿童。
如今,当年那个被称为“蚊帐大使”的小女孩儿已经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大美女,而且依然行进于捐助杀虫蚊帐的慈善道路上。
《孩子拯救孩子》与凯瑟琳蚊帐村
2008年7月,作为公益纪录片《孩子拯救孩子》的主角,凯瑟琳踏上了非洲大地,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加纳斯蒂卡村。虽然道路崎岖坎坷,让这个7岁的小女孩儿吃了不少苦头,但她到达目的地后仍然开心的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挂起了杀虫蚊帐。
在他们玩耍的时候,一个稍大些的孩子用红笔在杀虫蚊帐上写下了几个大字——凯瑟琳。他们用这种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凯瑟琳的尊重与感激,他们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凯瑟琳,就不会有这些在夜晚中守护自己的杀虫蚊帐。
见到此情此景,“只要蚊帐协会”的乔治先生不禁笑道,“以后,我们就把这个村子叫‘凯瑟琳蚊帐村’。”
《孩子拯救孩子》播出后,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凯瑟琳的巨幅照片被刊登于各大媒体,无论电视还是网络,抑或报纸,都充斥着对她的赞赏之词。
后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甚至专门邀请她见证了一场重要的协议签订活动,此次协议目的是向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63万余名难民长期捐赠杀虫蚊帐,参与此次活动的还有联合国组织的相关代表和NBA前主席David Stern。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拯救孩子》这部公益片的出资方是大名鼎鼎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他们与凯瑟琳的渊源还要从其5岁时说起。
家庭呵护善意成长
凯瑟琳的家庭非常幸福,父亲安东尼是一位健身教练,母亲琳达则在家专职照顾她和小两岁的弟弟。2006年4月,PBS电视台播放的一部非洲记录片给只有5岁的凯瑟琳带了巨大的震撼,骄阳当空,风沙肆虐,枯树之下添新坟,仅有14个月大的女孩儿死于疟疾。
相较于悲烈的画面,其背后的数据更加让人揪心,在非洲,每年约有80万个儿童因疟疾而死,平均每三十秒一个。凯瑟琳数完三十个数后,惊恐得与妈妈展开了交流。
通过妈妈的解答,凯瑟琳明白了蚊子是疟疾的传染媒介,但那些非洲儿童却因为贫穷买不起抵御按蚊侵扰的杀虫蚊帐。
凯瑟琳决定做点什么,她每天在家吃的很饱,还会偷偷的自带食物,这样就能省下幼儿园的餐费了。此外,她还向妈妈询问自己零食和玩具的开销是否能够买下一顶杀虫蚊帐。
知晓她的心思后,妈妈直接带她去超市买了一个,并帮她邮寄给了专门为非洲筹集杀虫蚊帐的慈善组织——“只要蚊帐协会”。一周以后,凯瑟琳收到了协会的回信,被告知自己成为了年龄最小的捐赠者,而且当数量达到10顶后,还会获得捐赠证书。
但凯瑟琳并未欢欣雀跃,她认为自己仅仅争取到了三十秒的时间,这远远不够,当三十秒过后,还是会有非洲儿童死于疟疾。于是,她把目标调整到了10顶。
家庭的温暖与支持让凯瑟琳的善意化为行动,并不断成长进步。为了帮助她完成10顶杀虫蚊帐的捐献目标,母亲琳达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她去社区跳蚤市场义卖,虽然货品并不起眼,都是些旧物与手工制品,但摊位的标志牌十分惹眼,“你买东西,我捐蚊帐”。
为了回馈顾客的善意,凯瑟琳还想到了一个主意,模仿“只要蚊帐协会”的做法,为他们制作捐赠证书。为此,全家都动员了起来,爸爸将储藏室腾清当作工作室,妈妈去采购证书需要的材料,弟弟负责证书的部分书写和绘画。
最终制成的证书非常受欢迎,毕竟谁会拒绝一个充满爱心与诚意的小女孩儿呢?很多邻居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凯瑟琳终于筹集到了10顶杀虫蚊帐的钱,在捐赠之后,“只要蚊帐协会”为她颁发了一个特制的证书,郑重的称其为“蚊帐大使”。
爱心聚集能量,慈善行动不止
非洲加纳斯蒂卡村庄是凯瑟琳捐献杀虫蚊帐的去处,在那里有550户人家,他们仍然无法摆脱干旱、贫穷和疟疾对生命的威胁。
凯瑟琳从“只要蚊帐协会”的乔治先生那里得到了这段信息,看来她还需要继续努力,而社区牧师的到访,让她得以有机会凝聚更多力量投入到捐献杀虫蚊帐的慈善行动中来。
原来,感念于凯瑟琳坚定的爱心与切实的行动,社区牧师希望她能够在教堂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在家人和邻居的帮助下,凯瑟琳表演了一场舞台剧,以此向大家说明疟疾对非洲儿童形成了严重的生命威胁,但是杀虫蚊帐可以帮助他们保护自己。
虽然表演时间只有短短的3分钟,但直观的形式让观众们清晰的知晓了凯瑟琳所表达的核心内容,他们颇为感慨,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他们的支持下,凯瑟琳完成了向加纳斯蒂卡村庄捐献杀虫蚊帐的任务,但她并未就此止步,反而有了更大计划,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名人和富豪们。
2007年,足球名将贝克汉姆参演了一个杀虫蚊帐的公益广告,凯瑟琳非常高兴,并专门给他“颁发”了一份奇特的证书。贝克汉姆给予了积极的互动,不但郑重的把证书收藏起来,还将其发布到了个人网站。
此外,凯瑟琳还积极的给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们发送证书,希望他们能够救助那些可怜的非洲儿童,以捐赠杀虫蚊帐的方式。
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很快作出了回应,2007年11月,他们为“只要蚊帐协会”捐赠了300万美元,并特别说明了这次捐献源于凯瑟琳的“证书”要求,他们想不捐都不行。
这当然是种玩笑的口吻,毕竟谁又能真正强迫彼时的世界首富呢?通过此类的爱心互动,凯瑟琳凝聚的能量越来越多,自己在慈善领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凯瑟琳被任命为“只要蚊帐协会”的代言人,被时任总统布什邀请到白宫参加全国疟疾宣传日活动,被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邀请出席消灭疟疾的冠军摄影展。
她录制的视频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疟疾对非洲儿童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杀虫蚊帐的有效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慷慨解囊,投入到这场长期的慈善行动中来。
篮球明星库里承诺每投进一个三分球就捐赠3顶杀虫蚊帐,安德玛的限量版球鞋Curry 4每卖出一双就会再捐出一顶,更具宣传作用的是,这种球鞋的配色以“只要蚊帐协会”命名——Nothing But Nets。
2007年,凯瑟琳和家人一共筹集了6316美元,2008年剧增至6万美元, 2010年13.5万美元,2011年20万美元,而到了2015年,她们的筹集总额突破了30万美元,能购买3万顶杀虫蚊帐,足够10万人使用,而且凯瑟琳的母亲琳达还曾亲身前往乌干达参与了疟疾防治活动。
正如“只要蚊帐协会”官网介绍的那样,在凯瑟琳的号召行动下,“非洲疟疾”成为了国际舆论的焦点。
如今的凯瑟琳已经长大成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杀虫蚊帐的覆盖率也由2%增长到了50%以上,非洲儿童的疟疾死亡率也大大下降,由之前的每三十秒一例延缓到2015年的每分钟一例,再到现在的每两分钟一例。
在这十几年里,凯瑟琳始终不忘初心,践行慈善使命,吸引了很多的能量参与其中,为杀虫蚊帐的普及使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助力了世界慈善事业的发展,将无数非洲儿童从疟疾的死亡威胁中拯救出来。
不仅容貌靓丽,而且心地善良,这样的凯瑟琳,才是最美的样子。
现在的她,已经从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大姑娘,但不变的是她的美丽和真诚,以及一颗为了公益慈善而坚持努力的恒心。
曾经,她还曾为了宣传疟疾方面的防护知识选择远渡重洋来到中国。
而如今,她的眼睛依旧发着光,坚持着自己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