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澜 在足球场上,梅西有过连过5人破门得分的天秀,而在金球奖的评选中,他的成就更加惊人,13年中,他7次征服了评委们。在球场上,征服对手,是基于对球场空间的重构;而征服金球奖,则是对时间的垄断。在金球奖的历史上,梅西早就在第4和第5次获奖时候创造了纪录。然后是第6和现在第7次,再也没有人可以在这个奖项中触及到他的后背。
7次,这是13年前,无人能想象的数字。当然,克鲁伊夫或许是个例外。克圣曾在巴萨后辈4夺金球前断言,球场上的梅西很难阻挡,而金球奖的舞台上,梅西同样很难匹敌,或许他可能获得5次,6次 ,甚至7次金球奖。为何?克圣一语道破天机,梅西的踢球方式是另一个层面的。
到底是哪种层面?
俄罗斯世界杯前,梅西和C罗各有5座金球奖在手,那一年,本被视作属于两人最后的巅峰世界杯。
但结果,却均是早早回家。也就是在那一届杯赛的四强开始,关于莫德里奇的金球舆论几乎是突发地成为主流声音,然后就是无可阻挡,魔笛成为“梅罗十年”金球垄断的破冰之人。
好的故事可以为评奖大大加分,但整个世界的心理预期,却更关键。魔笛获得2018年的的金球,固然个人表现可圈可点,但我们不妨浪漫点,此事也可看成是整个世界对梅西和C罗失望情绪的一种反应。
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垄断金球奖。不是梅西就是C罗的评选,经过10年后,既然他们表现不达预期,换个姿势换个口味,何乐不为?那么,照着这个思路,2019年的范迪克,2021年的莱万,为什么都会“败”给梅西?
金球奖三要素:持续高光、奖杯、职业道德。但填选票不是批改试卷,选票上的候选人只能填顺序,而没可能有标准统一的评分。说到底,最终还是整年度的表现和奖杯化为情感分和印象分,然后从高到低填选5人完事。其中评委们对持续高光和奖杯意义的认定,必然是主观性的。
2019年的范迪克,在结构和气质上重新定义了利物浦的防线,并随队勇夺欧冠,甚至在直接交锋中淘汰了梅西率领的巴塞罗那。故事是足够有内涵且有力度了,但结果呢,荷兰人以总分7分之差输给了梅西。对此,准确的表述或许应该如下:2019年的范迪克足够优秀,但还未优秀到完全让人忽略梅西的地步。
同样,2021年的莱万,携带连续两年巅峰表现以及德甲41球新纪录,在评选的总分上输给了梅西33分。在数据和稳定性上,近两年的莱万,堪称职业足坛第一人。
所以,梅西颠倒众生的,除了这些可量化的“数据”之外,一定还有什么东西让人无法舍弃。最近两次金球评选,梅西均以微弱优势胜出,不是他比范迪克和莱万优秀太多,而是反应了整个足球世界对他的偏爱以及留恋。
回到前文提到的克圣“层面”论。他所谓“层面”,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位面”,甚至是“维度”。也就是说,他很早就认定,梅西的踢球方式,是远超一般意义上的球星。梅西动作的频率、运球能力、平衡感、对空间的认知能力,这些既是他的天赋,也是他带给足球世界的礼物。
对于自己就属超级球星的克圣而言,辨认梅西的超凡特性,绝对是心有灵犀。
但洞悉足球和世情敏锐如克圣,会为出现梅西这样的不世天才欢欣鼓舞,但也绝对不会希望每个人都像梅西那样去踢球。无他,因绝无可能。每个球场上的人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结合自身的身体、球性、战术理解以及意志能力去抗争和拼搏,去获取胜利。
强如梅西,也会有球队被拜仁揉捏,被罗马和利物浦碾压逆转而无能无力的时候。有足够的技巧,就该遇到蛮横的力量;有飞快的速度,就该遇到滴水不漏的站位;有穿花蝴蝶般的灵巧,就该遇上牛皮糖一样的贴身……足球就仿若人生和世界,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有天然的存在必要,这本被认作这项运动的最大魅力所在。
所以,当热爱变成一个偏执甚或偏见,于任何事都无益。
对梅西是如此,对C罗亦是如此。梅罗对金球的垄断,代表着这个时代的足球运动最耀眼之光辉,但光辉过于耀眼,也掩盖了足球方式的多样性和其他球星的值得铭记的珍贵之处。2010年的斯内德、2013年的里贝里正逐渐淡去,再往后,2019年的范迪克、2021年的莱万多夫斯基,他们之于金球奖的擦肩而过,又会有多少人真记得?
7座金球,梅西受之无愧。但我们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认知、以及对它的评判标准和机制,是否应该有一番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