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德国电视一台3月10日报道,原题:希望的港口杜伊斯堡港是“新丝绸之路”在欧洲的终点。得益于与中国的贸易,去年对于这个欧洲最大的内陆港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城市的其他行业也将从(对华贸易)中受益。
尽管欧洲仍处于疫情中,但杜伊斯堡港却没有出现危机迹象。港口经理埃里希·斯塔克表示,去年港口经历了一次“特别繁荣”,“我们的运输量几乎翻了一番,每周运行60列中欧班列”。
这一切源于杜伊斯堡加入著名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货物通过货轮和中欧班列运到这里,再分发到整个欧洲。在疫情时期,欧洲人越来越多从中国购买医疗和电子产品,且全球集装箱船运价格急剧上涨,这令铁路运输更具竞争力。对于鲁尔区正因结构变化挣扎的杜伊斯堡来说,与中国的紧密联系及蓬勃发展的港口生意,意味着希望。这里原是德国重要的炼钢中心,目前城市仍处于转型期,失业率很高。该市超过1/10工作岗位都是由港口提供的。
诸如Gapcharge这类初创公司也得益于靠近港口的便利。这些公司在杜伊斯堡港设立办公室。Gapcharge为物流业开发无线充电技术。公司负责人格莱格尔说港口是“理想的创业场”。这里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且与中国有紧密的联系,“我们的每个组件几乎都来自中国”。
杜伊斯堡经济发展局说,该市现在有约120家中国公司。自2014年初以来,数字已增长两倍。鲍云丹(音)在当地一家咨询公司工作,该公司为在德国的中国企业提供支持。她说杜伊斯堡在中国已广为人知,甚至比科隆更有名。过去10年中,她的新家乡逐渐变得更加“中国化”。城里出现许多中国餐馆和商店,中国留学生也越来越多。
“新丝绸之路”曾是一条单向车道。当时,中欧班列返回中国的四个集装箱中有三个是空的,但如今只有一个。杜伊斯堡有望成为德国的“中国城”。毕竟,这座小城目前已成为中国在德国的物流中心。(作者戴维迪·扎琼茨,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