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豆蔻原型(日军攻陷南京,妇女惨遭凌辱,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非写不可)

金陵十三钗豆蔻原型(日军攻陷南京,妇女惨遭凌辱,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非写不可)

金陵十三钗

说起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我们耳熟能详的除了《南京!南京!》,还有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这部由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讲述了日军攻占南京后,13位秦淮河风尘女子为了保护女学生们不被日军侵犯,假扮成学生被日军带走。

严歌苓曾提及《金陵十三钗》的创作来源,一是《魏特琳日记》,二是蒋公毂的《陷京三月记》。

明妮·魏特琳是一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当时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主任。在南京沦陷期间,这里成为避难所,最多时挤进了一万多难民。

金陵十三钗豆蔻原型(日军攻陷南京,妇女惨遭凌辱,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非写不可)

金陵女子学院的女学生们

根据《魏特琳日记》的记载:一天,谷寿夫指挥的第六师团后勤部副部长,带着一百多名日本兵来到学校找妓女,并且保证只找那些“自愿重操旧业”。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天的结果是,日军最终挑走了21名年轻漂亮的妇女。

这一情节成为了严歌苓创作《金陵十三钗》的故事蓝本,只不过里面的主角是13位秦淮河边的妓女。它并不是一个正面描写大屠杀的故事,而是以严歌苓惯用的“小人物见大历史”的手法,聚焦于一群为保护女学生们而出卖自己肉体的妓女。

金陵十三钗豆蔻原型(日军攻陷南京,妇女惨遭凌辱,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非写不可)

头牌窑姐赵玉墨

某种程度上,《金陵十三钗》是一首对南京大屠杀中女性受害者们的哀歌。

国际上把南京大屠杀称作“The Rape Of Nanking”(南京大强奸)。在被屠杀的30万中国百姓中,约有8万名女性被强暴。如果说屠杀只是肉体的毁灭,那么她们经历的这场从肉体到精神的强奸,比屠杀更残酷。因为这是在屠杀中国文化的根。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以母亲为核心,以女性来维系整个社会。日军攻陷南京,凌辱中国女性,是一个外族对另一个民族母性的亵渎,是践踏一国尊严的奇耻大辱。

“在大悲剧发生后的七十多年中,事实仍然在被否认,被篡改,于是它是一段继续被凌辱、被强暴的历史。那八万名“Rape”牺牲者,也就一直不能得到雪耻。”

严歌苓说这是一部她非写不可的作品。她想要告诉世人,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

在《金陵十三钗》中,多次描写日本兵的禽兽行径。其中有一个窑姐豆蔻为了给快要死去的王浦生弹奏一曲琵琶曲《秦淮景》,冒着危险跑回妓院,想取回另外三根琵琶弦,不然被日本人抓住。他们对她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凌辱。

金陵十三钗豆蔻原型(日军攻陷南京,妇女惨遭凌辱,严歌苓:《金陵十三钗》非写不可)

豆蔻惨死

豆蔻这个角色是有人物原型的。这篇小说中提到孟书娟收集了豆蔻的资料照片共三张:正面的脸、侧面的下半身和另一个侧面。照片是安全区领导为了留下日军犯罪证据而拍摄的。而在后来的资料收集里,还有一张更不堪入目的照片:女子被捆绑在一把老式木椅上,两腿被撕开,私处正对着镜头。

这一情节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也有呈现。只是关于后期豆蔻事件的处理,小说跟电影有着截然不同的方法,这也是令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幕。

在张艺谋的电影里,约翰神父向女学生和妓女们隐瞒了豆蔻的死亡真相,告诉她们豆蔻是被流弹给打死的。而在小说中,英格曼神父(小说中没有约翰这个形象)十分严肃地将女学生们聚集在一起,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们。

“孩子们,你们将来都是证人。万一这个不在了,那个还能做证。总得有人做证才行。”

相对于电影的处理方式,我更偏向于小说。只有直面惨淡,才能真正获得珍惜生命的感悟和努力活下去的勇气。

对于这场令人发指的大屠杀,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