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7日,火箭队在主场爆冷以123:112战胜灰熊队,结束了12连败,排名从联盟倒数第1上升至联盟倒数第2,而灰熊输掉了这场比赛,从西部第2下滑至西部第3.
本场比赛,是一场本赛季典型的火箭比赛,火箭用一场不典型的方式,最终赢下了比赛,而这样不典型的方式,反应出火箭的重建逐步走上正轨。
本赛季火箭的输球其实都是殊途同归,有这些方面做得不好:
火箭的进攻稳定性不佳,经常在第三节断电;
火箭的防守做得不好,其中内线篮板保护,护框做得极其糟糕;
火箭的防守伸缩性和纵深性做得不好,换防经常换错,对手多次传导能撕开火箭的防线;
火箭的失误太多,被对手打了太多攻守转换;
因此,火箭的比赛经常呈现出不防守,与对手拼进攻的局面,但是火箭的进攻资源,以及球队的进攻核心档次和实力不够,导致进攻稳定性不佳,一旦遇到高强度的防守,便非常容易出现进攻断电,造成进攻的起伏很大,再加上火箭几乎没有防守,经常在第三节彻底崩溃。
火箭的管理层和教练组也知道火箭这样的情况,也想过很多办法,但是都失败了。
火箭队知道伍德的防守不好,在进攻端,伍德需要搭档一位空间型的内线球员,在防守端,伍德需要搭配一位能在内线护框和篮板保护出色的球员,帮助伍德顶住高大壮的内线,同时伍德的补防、协防和换防不佳,需要其他位置的球员,能为伍德在防守端擦屁股。
其中最合适伍德的内线搭档是PJ·塔克,但是火箭的重建周期与塔克的年龄不符,在塔克离队后,火箭为了解决伍德的防守问题,于是签下泰斯,于是塞拉斯摆上伍德 泰斯的内线组合,这样的内线组合防守虽然能改善,但是进攻却没了。
火箭为了解决空间问题,最终放弃了泰斯,在内线搭档适配性上,目前火箭队没有球员与伍德在攻防两端完全兼容,泰特有防守,投射不佳,格林、波特等球员的防守潜力不足以弥补伍德在防守端带来的灾害。
于是,从火箭对灰熊的上半场出现,火箭的内线保护极其糟糕,后场篮板被爆,篮下疯狂输分,伍德频频被针对,成为火箭防守的软肋,灰熊利用挡拆,无论是小打大,打伍德,还是灰熊五号位换防打火箭其他球员,基本予求予取,火箭的防守形同虚设。
而这样的防守展现,在火箭以往的比赛中几乎屡见不鲜,只要伍德还在球队,这样的防守问题依旧存在,解决这样的问题,要么是火箭送走伍德,要么是火箭找到与伍德适配的球员,在不以伍德为重建为核心的情况下,这似乎不会是火箭的重点。
火箭本场能赢下比赛,在于改善了第二点,火箭改掉了第三节进攻断电的毛病和问题,再加上灰熊的三分全场没有投开,给了火箭追分的契机和希望。
在火箭的进攻体系中,目前最稳定的得分点是伍德,伍德在火箭基本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进攻端的确有两把刷子,但是在防守端丢分也不含糊,伍德的进攻稳定性不佳,遭遇高强度的对抗,或者对手收缩内线,伍德的手感下降,那么伍德在进攻端的稳定性大大下降。
火箭的另外一位老将埃里克·戈登,在火箭队戏份和进攻的欲望大幅度降低,再加上泰特的进攻主要靠篮下,遇到全明星级别的内线,泰特的进攻效率会有影响。
火箭在进攻端最大的变量其实是重点培养的格林和波特,而本场比赛的下半场,正是波特和格林先后站出来,改变了火箭进攻乏力的情况。
波特和格林的变量源于两人的进步,波特的进攻手感和进攻选择性在提升,波特的组织能力也在提升,在火箭最需要得分的时候,波特能站出来,而在第四节,格林能展现出更多天赋和个人努力带来的进步,火箭在伍德之外的点,格林和波特都能站出来得分,促使火箭的首发阵容出现全员皆兵的局面,而非伍德的状态直接决定全队的状态。
在火箭进攻端的效率提升,直接的结果是球员防守的积极性和活力提升,促使火箭的防守专注度和防守档次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灰熊三分下半场不灵的情况下,两队的势头彻底改变,最终火箭后来居上赢下了这场比赛。
这场比赛,对于火箭队最重要的意义是年轻球员的自信和活力得到彻底展现,格林和波特的进步都非常明显,在申京和克里斯托弗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情况下,火箭重建的阶梯型构架明显,格林和波特的进步绝非偶然,这对于火箭而言,是比胜利更重要的事情,年轻球员的信心和成长,是火箭队当下比赛最弥足珍贵的比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