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一时间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而在深圳,今年1月深圳市教育局就已出台了劳动教育实施意见,不少学校早已积极探索、推动劳动教育,劳动课已是深圳许多学校的常态化课程,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加强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意识。
烹饪搬上课堂
作业是给妈妈做道菜
刚刚过去的周日是母亲节,龙华区玉龙学校学生们的作业不是刷题,而是亲自下厨,为自己的妈妈做一道佳肴。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完成这次作业,校长黄美芳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学做“酿三宝”的课。
本文图片均由相关学校提供
据了解,玉龙学校从2014年建校开始就一直深耕劳动教育,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致力于创办一所有“生活文化”的学校。学校通过开发多元教材、举办主题活动、营造生活的环境和创新灵活课程评价等方面建立新生活课程体系。为使新生活课程有效落地,学校配备整理空间、烘焙乐园、快乐厨房、茶艺室以及生态农场等,确保新生活课程有真正的课堂,有专属阵地。
烹饪课是学校新生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面向五年级开设。其中,校长黄美芳执教的《布拉肠粉与传统文化》,就是一堂旨在提升劳动素养的劳动教育示范课,课堂通过动手实践和传统文化探究的形式,探讨生活与学习的关系。玉龙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课标”的指引下,学校的劳动课,不仅要致力于观念培育,而且要教学生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培育一种“新生活”方式,让孩子们获得持续创造好生活的能力。
校长化身“厨神”
教学生享受做饭的快乐
前不久,在深圳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期间,另一位校长同样化身“厨神”,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中科附高”)的校长宋如郊。作为厨艺直播的压轴戏,校长宋如郊走进厨艺直播间,教同学们做家常菜。宋如郊希望同学们练就厨艺,提升各项生活技能,成为优秀的中科学子。
宋如郊选了三样适合春天的家常菜——早餐鸡蛋软饼、客家酿豆腐、小吃韭菜春卷,简单易做且富含营养。在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百般锤炼下,他的烹饪课堂时不时冒出些奇妙比喻,再加上他特有的幽默感,让现场的厨艺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在循循善诱中,赋予每一位初学者不断尝试的勇气。
据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加强亲子交流,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中科附高特在线上教学期间开设系列劳动实践课程,通过厨艺直播的方式教授学生们烹饪美食。老师们以身作则,带领学生们践行“爱生活”的校训精神,鼓励他们在练就厨艺的同时提升各项生活技能。在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走进厨房,在班级群和朋友圈里分享创作的美食,享受着劳动的快乐。
坚持融合育人
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平时的生活实践中
劳动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五育融合,为此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学习,更需要将其渗透到平时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在深圳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崔学鸿表示:“食堂不只是饭堂,食堂也是学堂。”学校利用食堂餐饮人才资源,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培养孩子爱劳动,勤动手,爱创造,强技能,爱生活的品质。食堂还是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阵地,征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为主题的食堂管理措施,让学生学珍惜粮食之德,学用餐之礼。
二实学生处主任王鹏介绍,为了让劳动教育更好地渗透到生活,学校还制定了班级值周制度,要求学生以周一班级教室大扫除和周五寝室大扫除的形式,每周完成一次劳动教育课。全员参与到“班级大扫除、学校橱窗清洁、文明用餐引导、校园环境维护、劳动素养提升”的行动中,让学生以志愿者和管理员的身份,参与到学校常规管理中来,在值周活动中体会岗位职责,培养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不仅加强劳动技能,更注重劳动意识的培养,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原标题《中小学生学做饭引热议 深圳学校早已排上课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