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古文观止》里《季梁谏追楚师》一章讲述春秋时期偏安一隅的随国和强敌楚国间的一次较量,随国大臣季梁给出迎敌不如强己的建议,随国得以苟延残喘。

时光飞逝,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历史进入战国七雄争霸天下的时代。七雄的初期排名为齐、楚、燕、赵、韩、魏、秦,齐国因临海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国都临淄是当时最为繁华的都市,称霸一方;楚国雄踞南方,占地三千里,地处蛮夷,排名第二;燕国国力虽弱却比才经历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国要稍许雄厚,故排名第三;而后是三家分晋的发展中三国;秦国国力最弱排在末尾。

战国中期,魏国取得河西,势力一度与齐楚相当;赵国胡服骑射发展迅速;秦国先后灭掉巴国和商鞅变法,实力亦有大幅增长。此时的排名为齐、魏、楚、秦、赵、韩、燕。后来秦国的实力不断上升逐渐超越魏、楚而排名第二。公元前284年,燕国上将军乐毅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使齐国险遭灭国之难,也为后世留下一个以弱敌强的典型战例。此后齐国雄风不再,楚国跟秦国交战后也元气大伤,秦国便一枝独秀直至统一天下。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辕北辙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魏国,魏安厘王想攻打赵国邯郸,已出使邻国的季梁闻讯匆匆赶回,用“南辕北辙”的例子来向魏王说明:不考虑实际情况贸然行动,将会与期望的目的背道而驰。

《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战国时,秦、魏、赵、韩、齐、楚、燕七雄争霸,有的仗恃武力,有的收抚人心。七雄中的魏国,一度实力强大,屡次发动对齐、韩、赵等国的进攻。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2.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逢泽(开封东北)之会”,率十二诸侯朝周天子于孟津(河南孟县南)。魏惠王开始称霸天下。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3.以后几十年,魏国国力渐衰,屡败于秦、楚、齐等国;与紧邻赵国虽较友好,但有时双方发生矛盾,也不免诉诸武力。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4.这一年,魏王准备出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有个名叫季梁的人风尘仆仆赶来求见魏王,劝阻伐赵。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5.他对魏王说:“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着北方前进,但他告诉我要到南方的楚国去。我就问:‘你到楚国应该朝南走,怎么反而朝北呢?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6.“那人指指驾在车辕上的马儿说:‘我的马好,跑的快哩!’我告诉他:即使马好,可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啊!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7.“那人又指着身边鼓鼓囊囊的大口袋说:‘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讲明:路费再多也不济事,这可不是到楚国去的路。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8.“那人仍旧不停,还说他有个善于驾车的马夫哩!我看他这副样子,只能随他去了。”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9.季梁说到这儿,把话头引上本题:“其实,楚国在南边,他偏向北走;方向不对头,他那些条件越好,就使他离开楚国越远,这和大王的行为真有点相像呢!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10.“大王要是想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如果只仗着自己的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借以扩充土地、宣扬威名,这样做法,势必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远,那真象要去南方的楚国反而向着北方走一样荒唐啊!”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11.魏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名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12.以上故事,原见于《战国策》一书;东汉荀悦所著的《申鉴》中,也提到“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其去楚亦远矣”。后来,人们据以引申为成语“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

什么辕北辙(成语连环画:南辕北辙)

来自中国连环画库 仅供欣赏 感谢收藏、整理者为中国连环画传承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