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中国热”的浪潮,很多外国游客乐意花费几个星期游玩中国的某些地方,体验不同的风景和文化。在来之前不少人会选择询问自己的中国朋友,想了解到一些注意事项,而其中一种他们被告知最频繁的注意事项,就是学会亚洲蹲。
亚洲蹲其实是一种在我们看来很普通的下蹲方式,但外国人尤其是欧美地区居民,却对这种姿势普遍敬而远之。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所看见的欧美人下蹲姿势通常是采取单膝几乎接地,才能勉强保持平衡。在很多美国人看来,中国人能够保持这种亚洲蹲的姿势十分神奇,就如同中国人能够吃得下皮蛋一样。
其实,这种下蹲姿势的差别主要是人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惯导致的,与人种的关系尚未被证实。(人们之所以称它为亚洲蹲是因为这种现象普遍出现的亚洲国家)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普遍意义上的亚洲蹲是何种姿势。一般来说,亚洲蹲要求人们将臀部尽可能贴近脚跟,同时要求脚跟要贴近地面,脚尖一般向前,并需要以这种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这种下蹲方式属于一种多节段运动模式,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亚洲蹲中,我们的身体通常是进行一种三节段的运动模式,即在整个下蹲过程中需要保持人体下半身的三点——臀部,膝盖,脚踝全部弯曲,使视觉上看来的人体处于折叠状态。
在完成这个动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于脚踝的弯曲——这也是很多欧美人无法完成亚洲蹲的症结所在。根据很多无法完成亚洲蹲的欧美人士亲述,他们在进行这一下蹲过程时,时常感觉自己的脚踝和脚踵有撕裂感,这一情况使他们感到十分不适。这种撕裂感的出现普遍是由于他们的脚踝不够灵活导致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孩子可以轻易地做到亚洲蹲,因为作为孩子,他们的身体尚未发育完成,各部分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也很高。据数据显示,很多孩子的踝关节背屈可以达到70度,而很大一部分的欧美成年人士只能达到30度左右。踝关节背屈度数低正是导致人们脚踝不灵活的原因。
除此之外,人们自身的体型也会导致完成亚洲蹲的难易程度。根据研究人员研究显示,较大的头部以及较短的四肢更有利于完成亚洲蹲的动作,绝大多孩子都是这一体型特征,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相较于成年人更为容易完成“亚洲蹲”这一动作。这一体型特征有利于在做这个动作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在国外许多人见识到“亚洲蹲”这一动作后,纷纷效仿尝试,想要挑战这一姿势。不过许多老外在第一次挑战这一动作,都惨遭失败。一位来自加州的物理治疗师,,他有三个兄弟,他们每年都会举行关于“亚洲蹲”比赛,据他自己描述,在比赛中他的姿势是最标准的,但是他是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才将动作做到如此标准。他的兄弟中有一位腿比较短,虽然他没有经过练习,动作也并不是那么标准,但是他在三位兄弟中完成“亚洲蹲”这一动作是最为轻松的。三位兄弟中作为腿最长的那位仁兄,完成这一动作可谓是难于上青天,没办法这是天赋问题。
不过在研究人员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亚洲蹲这一动作与人种之间的确切关系,其实下蹲这一动作其实在举重运动员看来是轻而易举,因为在举重过程中,运动员会将脚跟加高一点。这个小动作能够帮助举重运动员更好地进行发力。许多运动员在初涉举重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脚踝原来有多僵硬。
其实在笔者看来,有一种说法应该更能说明为何亚洲人做亚洲蹲如此熟练。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之前,生活水平不高。家中大多没有独立的厕所,上的是公厕。而迄今为止,在公厕中还是以蹲坑为主,坐便器也就是马桶还是极为少见的。所以许多人上厕所大多采用蹲姿,正所谓熟能生巧,自然做起亚洲蹲这一姿势就易如反掌。而反观欧美人,大多习惯于坐姿上厕所,所以一直没有尝试过亚洲蹲这一动作,自然做起来困难无比。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熟练程度的问题,与人种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