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博览会、汽车展、产业大会,国际商贸活动接龙举办、红红火火;超市货架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商品琳琅满目,食品新鲜可口;产业集聚区里,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布局全球战略;放眼世界,武汉的友城与朋友越来越多……
“十三五”期间,武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用好自贸区、综保区等平台载体,武汉正成为国际性组织和重大活动落户中国内陆的首选城市。武汉,正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道路上开启“加速跑”,随同国家经济巨轮,破浪远航。
与全球产业前沿同频共振
逾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布局武汉
5月19日,疫情刚缓,一块“霍尼韦尔公司新兴市场中国总部暨创新中心”的牌子在武汉光谷挂了起来,这是今年以来,在武汉首家成立中国总部的世界500强企业,也是这家企业入华85年来的首个中国本土品牌。
(图为霍尼韦尔公司新兴市场中国总部暨创新中心的产品展示区。这是今年以来,在武汉首家成立中国总部的世界500强企业。记者高勇 摄)
将中国总部项目落户武汉,霍尼韦尔的这个决定是在中国多个候选城市间充分考量后作出的。东湖高新区积极推进手续办理,畅通流程,让项目落地高速推进。
近年,武汉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促发展的热潮,企业大咖纷至沓来,中外名企争相抢滩,重量级项目纷纷落地,绘就了武汉世界级产业集群蓝图,城市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站上新高度。
2018年8月2日,新思科技在光谷未来科技城投建的武汉全球研发中心封顶,这是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新思科技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投建的顶级研发中心。新思科技中国董事长兼全球副总裁葛群说,武汉研发中心是新思科技全球化战略中最重要一步。
近年来,永旺、宜家先后在汉开设了全国最大的门店和购物中心,且因良好业绩不断追加投资,普华永道、凯德、恒隆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加速布局。武汉举全市之力,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机会巨大、投资环境优良,令世界知名企业在汉果断布局,谋求发展。
据统计,目前在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的不到100家,增长到目前超过300家,武汉正与全球产业前沿同频共振。
业内人士称,加速涌入的世界500强们,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城市服务功能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带来资金、利税和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武汉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展会密集交通畅达
全市进出口额同比逆势上扬
“与各界紧密携手,领航大健康产业新蓝海。”11月11日,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汉开幕,千余家国内外企业、国内外专家聚汉共谋大健康产业发展。今年8月以来,武汉连续举办了华中国际车展、亚布力论坛、中国品牌节年会、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全球资本大会等一系列重大会展活动。
国际经贸活动频频,武汉会展影响力日益提升。“十三五”期间,武汉市举办展会节事活动约3309场,基本建成国家重要会展中心城市。世界大健康博览会首展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位居我国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位;国际车展、华中国际车展均从中小型展览成长为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大型或特大型展会。
11月27日上午,在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阳逻港园区,一场投产仪式正在举行。木材保税加工项目正式投产,意味着武汉口岸经济迎来了历史性发展。
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于2016年3月11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目前已入驻企业63家。保税区综合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必武说,保税区正在加快推动区港联动,优化物流路线,改善通关环境,提升通关时效,为企业提供更便利的营商环境。
“让消费者品尝到更新鲜的欧洲牛奶!”11月25日,一辆载着乳制品的中欧班列抵达武汉,这是欧盟首列中欧班列乳制品进口专列。工作人员现场介绍,该专列的开行缩短了进口食品的运输时间,提供了全新的国际物流解决方案。
(图为6月16日12时,汉欧国际“武汉—基辅”班列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首发,全程8000公里。记者刘斌 摄)
作为武汉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平台公司,中欧班列(武汉)运营公司——汉欧国际自2014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建设成为省市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实现了湖北与亚欧国家陆上运输的互联互通。
“中欧班列(武汉)运行质量和整体效益始终位居全国前列。”武汉汉欧国际公司总经理武光明介绍,目前,中欧班列(武汉)现有25条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34个国家、76个城市。截至10月31日,中欧班列(武汉)总共发运1815列,合计承运货物货值约450亿元。
经贸活动密集、运输交通畅达,武汉对外贸易蒸蒸日上。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武汉市外贸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全市外贸进出口规模达2440.2亿元,同比增长13.7%,2020年1-9月全市进出口同比增幅达到11.4%,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前三。
扩展世界朋友圈开门办大事
武汉走向全球聚光灯下
“武汉与杜伊斯堡共克时艰!”“武汉与杰尔友谊地久天长!”5月6日上午,在汉欧班列站台,饱含深情的标签贴到从武汉发到两座友城的援助物资上。
疫情隔不断友情,武汉与友城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共同战疫。
放眼世界,广交伙伴,武汉“朋友圈”遍布五大洲。8月24日,武汉市友城结好工作再传好消息,全国对外友协批复同意武汉市与比利时列日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两城市正式结好后,武汉友好城市总数达28个,友好交流城市总数达84个。
友城网络越织越密,交流合作务实高效。依托与大分市的友好关系,武汉增进了与日本多地交流,促成日本永旺连续在汉建立了3个大型购物中心;与韩国清州市的结好推动韩国在汉投资企业达百余家;与法国波尔多市和埃松省的结好,拓展了武汉与法国多个城市的交往,武汉成为法国在华投资最多城市之一。
“相互学习借鉴城市治理先进经验,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2018年11月16日,2018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上,来自60个国际友好城市的代表共同发出《武汉倡议》。这是该盛会首次在中部地区举行,武汉能承办该大会,足以说明友城工作成果突出。
“武汉友城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武汉市委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武汉市新增8个国际友好城市、26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友好城市与友好交流城市总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一。
目前,法国、美国、韩国、英国在汉设总领事馆;中国美国商会华中办公室、加拿大商业公司武汉代表处等驻汉机构达21个。
开门办大事、热情迎嘉宾,武汉大门越开越大。
汉马、国际赛马节、世界飞行者大会、世界集邮展览、武网、男篮世界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国际活动接连在汉举行,武汉走向全球聚光灯下,极致展现国际大城形象。2019年,武汉举办国际活动逾千场,来汉外国人达到30万人次。
城市名片响当当,各国游客纷至沓来。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武汉入境游客、入境旅游创汇分别从202.36万人次、13.37亿美元提升至312.04万人次、21.6亿美元。
放眼未来,武汉市委外办提出:着力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国际交通枢纽、国际经贸合作高地、国际交往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国际人才汇聚高地。
(采写:记者宋磊 汪文汉 张维纳 黄莹 通讯员黄文韬 统筹:彭仲)
韩国烤肉店老板李哲勋:
用饮食和音乐搭建交流渠道
2014年,李哲勋第一次来到武汉。当时父亲把在北京经营的韩国烤肉店搬到了武汉,他随着父亲一起过来看看。没想到,他就此在汉安家,和父亲一起打理烤肉店的生意。
来武汉之前,李哲勋在北京待过一阵,听身边朋友提及武汉,了解到武汉历史悠久,有好几所著名高等院校,还有不少特色小吃。来武汉后,他爱上了这座城市,还在餐厅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
(图为李哲勋(左二)与韩国友人。)
走进李哲勋位于汉阳人信汇的餐厅,迎面就能看到墙上的韩国风情手绘画、冰箱里韩国产的米酒以及用来作装饰的真露烧酒瓶。而李哲勋与妻子也是在这家餐厅认识,如同韩国偶像剧里的剧情。
店里的招牌菜是蜂巢五花肉、牛五花肉、大酱汤等等,颇受客人欢迎。他向长江日报记者表示:烤肉店不仅是生产美食的地方,更是传递文化的渠道。虽然现在武汉的韩国烤肉店越来越多,但是他未来仍会坚持做正宗韩国特色的餐食,将多元的韩国饮食文化带给武汉人。
李哲勋的妻子对韩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喜欢韩国美食、影视剧、历史等。有一天,她跟朋友一起到烤肉店吃饭,认识了李哲勋,双方聊天并添加了微信。后来两人经常联系,并最终走到一起,如今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李哲勋说,近年来,到武汉工作和经商的韩国人越来越多,到他的餐厅吃饭的韩国人也变多了。今年疫情期间,他陪家人一起留在武汉。了解到许多人暂时面临的困难后,他与父亲一起将店里的泡菜打包分给留在武汉的韩国家庭,还送了猪肉给武汉朋友。他说:“虽然不算多,但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那个时候就希望大家能一起渡过这个难关。”疫情缓解后,他曾帮助过的朋友们还特意来餐厅吃饭,感谢他,也帮他一起渡过疫情带来的难关。现在,李哲勋正与韩国朋友筹备在十堰的丹江口开一家新的烤肉店。
李哲勋说,武汉这几年发展得很快。刚来武汉时,地铁3号线还没通车,“现在都有11号线了”。餐厅在龙阳村的人信汇开业时,周围都没什么人。现在人气很旺,交通也很便利。
李哲勋的另一个身份是音乐人。来中国前,他在韩国做了20多年音乐工作,还曾担任过练习生导师。在武汉经营餐馆并没有影响他的音乐梦想。今年6月,他参与了韩中合作的抗疫MV《共同的家园》的录制。近年来,他一直与朋友计划,想在武汉开一间音乐公司,成为连接中韩音乐文化的桥梁。“当然,这个想法有些大了,但是我们正在很努力去做。”(记者范婷婷 实习生刘狄雅 冯源)
不找代购不用海淘,武汉宝妈足不出户买全球商品
12月2日一早,80后宝妈王玉签收了一份快递单,这是她前一天在空港保税进口商品微信公众号上下单的6罐德国产婴儿奶粉,足够3个月大的儿子吃上一个月。而在数年前,王玉的大女儿出生时,她为了买到一罐进口奶粉,却费尽周折。
(图为顾客在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内采购。记者戴东辉 摄)
沿107国道向西北行驶至高桥三路,就是东西湖保税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2015年,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与武汉空港保税区进口商品交易有限公司签约,武汉第一家海外直采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落户东西湖。消费者可以在这里买到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万种商品,王玉也因此不用再找人从香港为女儿代购奶粉了。
“2013年女儿出生后,我一直是通过在深圳工作的妹妹,每周去香港买一次奶粉。由于限购,每次还只能买两罐。”王玉笑着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那时女儿一个月要喝掉4罐奶粉,有时妹妹太忙去不了香港,女儿的奶粉就没了着落。“现在不一样了,在武汉可以轻松买到全球各种进口商品。”
记者跟随王玉来到东西湖保税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亲身体验了宝妈的购物经历。只见两层楼的实体店内,摆满了各类进口红酒、保健品、母婴用品等。位于二楼的跨境电商体验区内,时下最畅销的护肤品和母婴产品,被放置在显眼处。王玉看到体验区内上新了加拿大一款促进婴儿钙吸收的保健品后,随即打开手机,和6罐德国产奶粉一起,在微信号上下了单。“微信下单以后,快递就能直接送到我家里,非常方便。”王玉很开心地告诉记者。
武汉空港保税区进口商品交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跨境电商体验区内的展示商品,顾客在空港保税进口商品公众号注册登录后,输入个人身份证信息,即可下单,一般3~7天就能到货。
“顾客下单后,保税仓库里的商品经过海关报关、分拣后就能快递到家。”该负责人说,近几年随着武汉市民购买进口商品的渠道越来越多,公司还调整了经营策略,以进口护肤品和母婴产品作为销售主打,今年疫情期间,奶粉销售额大幅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区港联动、功能互补”的新格局逐渐形成。如今,在武汉临空港综保区2平方公里的空间里,跨境电商的货品可经空运抵达湖北临空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在海关的快速监管服务后,再经区各大物流公司分拨出去;国际贸易的货品可经中欧班列(武汉),运抵至武汉临空港综保区,先卖货后缴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海外采购的进口车,可经驻区海关汉口海关清关,然后在紧邻临空港综保区的车管所上牌、购置保险、申请金融服务。
“综保区的功能远不止于此。”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打造保税加工、保税展示、保税贸易等功能的综合保税区,成为湖北武汉对外开放重要窗口。(记者蔡欣星)
武汉法语联盟校长Thomas BARTHEL:
我见证这座城市真的“每天不一样”
来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的Thomas BARTHEL(托马斯·巴特尔),初到武汉时很不习惯这里的天气,和他家乡的地中海气候不同,武汉冬天的湿冷和夏天的闷热让他对这座城市印象深刻。“就像武汉人的性格一样,爱憎分明,随性洒脱,使人难忘。”
(图为托马斯·巴特尔在武汉长江大桥下。)
虽然托马斯不会说中文,但是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武汉人对外国朋友的善意。刚到武汉时,跟的士司机说话只能靠手语加连蒙带猜,的士司机也没有不耐烦,反而很乐意帮助他,现在乘的士出行是他逛武汉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如今的托马斯已经能熟练运用各种手机软件与人沟通交流,对武汉各种街头小吃如数家珍。
家住积玉桥附近,托马斯见证了武昌沿江一带三年来的巨大变化。他说,武汉每天不一样,这句话名副其实。不仅仅是积玉桥,整座城市都在他的亲眼见证下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地铁线路四通八达,临江大道道路变得更宽敞通畅,武昌江滩环境也越来越美了。上班时间外,他最喜欢沿着江滩散步,欣赏长江两岸的风景,武昌江滩公园优化改造后有种江南的独特味道,也非常适合全家人共同游玩。到了晚上,在家拉开窗帘就能欣赏到不同主题的长江灯光秀。“每天的灯光秀就像是一场和全市人一起参加的派对。”由于工作原因他明年可能就要离开武汉,很好奇几年后的积玉桥会是什么样子,托马斯表示如果回到武汉,一定会先到积玉桥去看看。
托马斯是武汉法语联盟的校长,已在武汉大学校园内工作了三年的时间。这期间跟着法语联盟的活动,他去过黄鹤楼、东湖,但最吸引他的还是武汉的水。武汉作为“江城”和百湖之市,水文化千姿百态,加上高效率的建设与环境改造,每次去江滩边、去东湖闲逛都能给他带来新的惊喜,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每年三月,武汉大学的樱花盛开之际,托马斯经常会在校园里找个安静的地方赏花。虽然今年春天没能看见美丽的樱花,但托马斯并没有觉得失望,“这是个艰难的春天,武汉的抗疫措施迅速且有效,武汉人民付出了很多,到现在人人出门都会戴口罩,这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为全世界做了一个好榜样。很高兴看到以前的那个武汉回来了”。(记者吴婕 实习生冯源 刘狄雅)
美国网红博主探访武汉:
拍视频向更多人讲述武汉的美
今年国庆假期,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女孩凯瑟琳和老公王维波一起来武汉旅游。11月中旬,她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首次探访武汉的视频。视频一推出,就迅速引来了广大网友的点赞及热评。
(图为凯瑟琳横渡长江起水。 城市摄影队李东辉 摄)
凯瑟琳的中文名字叫阳离子,现在是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的一名硕士研究生。除了这个身份外,她还在抖音平台拥有近50万名粉丝,同时也是今日头条、微博、YouTube(优兔)、Facebook(脸书)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博主,用视频分享她的中国生活,已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武汉旅游期间,阳离子不仅探索了武汉街边美食,还和热心市民一起完成了横渡长江。国庆假期来汉,她正好遇上武汉举办水上马拉松,许多市民游泳爱好者在江边进行准备训练。经过一番交流,阳离子加入了汉口江滩游泳队,于10月7日上午完成渡江。“游泳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通过长江大桥,往上一看,这么大一个桥,上面还有火车。”渡江中近距离观察长江大桥不同于岸边,更加宏伟。武汉的游泳爱好者还邀请她明年渡江节再来武汉,和他们一起再游一次。
短暂的武汉之旅,也让阳离子感受到了武汉人的热情。在渡江的过程中,汉口江滩游泳队总有一个人陪在她身边,查看她的状态。她说:“武汉是充满爱的一座城市。”也正是这种热情,让她想向更多人讲述武汉的美。“我想通过拍摄视频和横渡长江,让大家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人了解现在的武汉,这里很美丽。”
武汉独特的城市魅力也令她着迷。这里既有时尚精致的步行街,也有充满烟火气的夜市和美食街。“来武汉前我真没想到武汉会这么热闹好玩。”阳离子补充道。这里古典和现代有着完美的融合,既可以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历史建筑,也能在夜晚看到两江四岸的灯光秀在高楼上闪烁。
网友们热情地向她推荐糊汤粉、三鲜豆皮、糯米鸡、面窝、糯米包油条、排骨藕汤、糊米酒等多种多样的武汉吃食,希望她再来武汉可以试试。看到阳离子打卡古玩市场,了解锔瓷技艺,网友“量子段子手”强烈推荐她下次来看看湖北省博物馆,展品非常精彩。阳离子爱好骑行,网友“停不下来的张在野”推荐她下次一定要体验东湖绿道的骑行。阳离子也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再来武汉,这里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还想看看武汉的湖,一定很美。
在YouTube上,外国网友Davie Notellin看到了她探访武汉的视频,留言说“真高兴能看到关于武汉的视频”。阳离子告诉记者,大多数外国人对武汉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年初的疫情时期。她想通过自己的视频,向自己的亲人朋友和更多的外国人展示现在的武汉,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记者郑晓安 实习生刘狄雅)
越南博士隐居东湖畔:
“武汉是知音故里,这里有我的知音”
在武汉东湖风景区植物园大门西南,一栋朴素的三层民宅隐于大李文创村内。一位身穿红色麻布长衫、身形消瘦的中年人正指导4位学员弹奏古琴。当一名学员手指触弦力度过重时,他用略带鼻音的普通话慢声提醒:“掌握好手指力度和角度。身体放松,心稳,右手轻重,左手缓急,力从柔中来。”
(图为 阮延俊正在制琴。)
中年人叫阮延俊,来自越南,在武汉已生活了15年。2010年,他在华中师范大学读博期间,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古琴,被其独特美妙的音律吸引,从此研习古琴的传统制作技法。如今,海内外都有客户慕名找他订做古琴。
黑色牌匾、铜钉木门、红色拱桥、竹子帘门,墙上雕刻着古琴谱书法。阮延俊的琴舍名为“南天坊”,意为南方的天,已经在大李文创村经营了6年。琴舍大厅内还有一幅名为“南天别鹤”的墙画,阮延俊向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远离世间的纷争,制作最好的古琴。
12月3日上午11时30分,结束课程,学员散去。阮延俊回到大厅内他自制的茶台前坐下,说道:“疫情耽误的时间太久,回武汉后一直很忙。明天要去黄冈一高校协商讲座的事宜,本周末有一批外地学员前来学习……”
8月5日,阮延俊在越南老家度过了半年后,从云南入境,经14天隔离,回到他熟悉的“南天坊”。今年是他回家时间最长的一次,以往每年回家一两次,短则住上半个月,多则一个月。
“一直惦记着武汉,希望早点回来,但被种种原因耽搁。这里有未完工的古琴,还有20多名等待上课的学员。”在家期间,阮延俊每天通过手机与学员们保持联系,当学员因焦虑难以入睡,阮延俊会建议弹一曲《普庵咒》来缓解不良情绪。
阮延俊制作一把古琴,要经过做木胚、上生漆、涂鹿角霜、麻布裹密、刮灰胎、上弦调音等百余道工序。“每把琴制作时间长达3年,产量比较低,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并不太在意收益。”
谈及博士毕业后为何选择在汉创业,在阮延俊看来更多是一种“情怀”。他说,武汉是知音故里,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源于此,在武汉生活学习了多年,这里有许多朋友、同学和古琴爱好者。他喜欢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人文情怀。
“南天坊”恢复营业后,征求阮延俊对大李文创村发展规划的建议。阮延俊向记者表示,当地非常支持他们这些手工匠人,注重文化打造和传承。他也希望有更多的手工匠人来大李文创村创作,让古老手工技艺重现生机。(记者张衡)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