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组织收看俄罗斯体育励志影片绝杀慕尼黑并开展研讨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请个备战单位组织所属国家队,特别是教练员、运动员收看影片,并结合队伍备战实际开展讨论活动。
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讲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中苏联队击败美国队的故事。体育总局在通知中表示,电影中体现出的团队合作等精神,“对我们当前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和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有深刻指导意义”。
体育总局通知。
《绝杀慕尼黑》是一部来自俄罗斯的体育电影,2017年底在当地上映后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今年引进中国后,于6月上映后同样迅速获得了不错口碑。在一个电影评分平台,《绝杀慕尼黑》的得分是8.3分。
早在6月12日,中超的大连一方就组织了一线队、预备队和各梯队球员去影院观看了该片。事后俱乐部官方表示:影片结束后大家久久不肯离场,沉默一段时间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绝杀慕尼黑》海报。
这部备受推崇的电影里提到的情节,其实也是篮球史上的一桩公案: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男篮与美国男篮在决赛相遇。此时,美国队已经统治世界篮坛多年,而自1936年奥运会引进篮球项目,冠军也一直是美国人囊中之物。在1972年奥运会决赛前,美国男篮在奥运会的战绩是63战全胜。
事实上,当年奥运会美国男篮派出的并非最强阵容,而苏联集合了国内几乎全部精英,有可能打破美国的垄断。
这场决赛的最后时刻,美国队队员道格·柯林斯利用反击制造了苏联队员的犯规。当柯林斯完成两次罚球后,美国队以50比49反超了比分,而且只留下了苏联1秒的进攻时间。
时任国际篮联秘书长的R.威廉姆斯-琼斯从看台走下来,命令当值裁判和记分员将时钟往回拨2秒,给苏联3秒进攻时间。琼斯的理由是,柯林斯罚第二个球时苏联队曾喊出暂停,但因为现场声音太嘈杂,他们的请求没有被听到。
随后,苏联队发出底线球进攻但没有投中,琼斯打断美国队球员的欢庆,要求双方再打3秒,理由是现场计时员在球发出前尚未精准调好时间。
3秒重打,苏联队内线球员亚历山大·贝洛夫接到艾德斯科纵贯全场的传球,完成绝杀上篮,苏联队凭借这个进球以51比50战胜美国队,夺得金牌。但这个进球也引发了争议,美国队认为艾德斯科发底线球踩线,而贝洛夫上篮前撞倒了美国队的防守队员。
美国队提出申诉,但在投票中,技术台五位成员投票结果为3比2,匈牙利、古巴和波兰的成员投了反对票,意大利和波多黎各则支持美国队。最终苏联队夺冠。
赛后,美国队集体拒绝领取奖牌。但无论如何,苏联队打破了美国队的多年垄断,拿到奥运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