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吐槽世界杯插播的广告。
有人说:“好吧,互联网出生的app你们胜利了!”
有人说:“看了几天世界杯,我把知乎、蚂蜂窝及BOSS直聘都卸载了。”
有人说:“知乎是怎么了?刘昊然真的要这么用吗?”
有人说:“BOSS直聘是要组织群架吗?还是chuan销组织?”
什么时候,传播的风向已经变化?
广告片应该有的强逻辑思维、精湛的画面以及意味深长的意境全无。
看着这些广告,我能体会到广告背后那些导演、创意、制作扎心的痛苦。
当好的创意以及4A公司在金钱面前低头,没有享受到足够的尊重时,作品就会变成简单、粗暴及重复的。只有这样,才会被夸奖为有甲方思维,只有这样,甲方才会买单。
只是我很奇怪,这几个品牌的市场负责人都是同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吗?
互联网思维就是那么简单粗暴?
为什么这样的广告现在会那么多呢?而且集中在互联网APP广告上?
这在大众审美上是不是一种挑战?
看了一些今日头条上的文章,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观众心里有明镜,不能在假设大家智商低的情况下输出内容,否则即使赢得了关注,也输了口碑。
输了口碑就缺失了身份认同,大家就不愿意与你为伍。
品牌的塑造,需要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但是这个分寸及火候,很多人并不能拿捏好。
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目标性及结果导向先行,让市场部集体失智,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最复杂的品牌传达问题。
我并不是一昧想批评这样的行为。
个人认为,做广告和传播也是要跳出来的。
例如,大家都在风花雪月的时候,你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你就跳出来了。
大家都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时,你就需要用风花雪月,跳出来。
但是,跳出来只能说明你成功吸引大家注意力,但并不代表对你的认同。
记忆最深的一支广告,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
LV的“探寻旅行的意义”:
何为旅行?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
也不只是一次假期
旅行是一次过程,一次发现
一次自我发现的过程
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
旅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世界
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究竟,是我们创造了旅行
还是旅行造就了我们?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
生命将引领你去向何方?
路易威登
一支广告上升到哲学问题,能够探讨人生、启迪大众,这些核心价值应该是品牌需要坚持的珍贵品质。
为什么后来LV请郭德纲代言的图片引来大量吐槽和争议?为什么爱马仕奢侈品地位无人撼动?
我们公司的业务中,有一块重要内容就是为甲方客户提供优质美化内容的服务,内容涵盖范围就是品牌的定位、内涵、线上传播线下活动,我们称自己为“美好的呈现者”。
在这个时代,美好是不容易被记住的,因为容易被扣上“装x”的帽子,所以很多人就退缩了。
但是,被言论绑架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你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没有人能代替你度过你的余生。
美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要相信美好是代表愉悦,是代表希望。我们给自己希望,给他人希望,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