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切洛蒂时期的ac米兰阵容(安切洛蒂和安切洛蒂的差别,就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差别)

安切洛蒂时期的ac米兰阵容(安切洛蒂和安切洛蒂的差别,就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差别)

一:评价安切洛蒂一定不能忘记一件事:在成为世界级主帅之前,他曾经是一名世界级的球员。

17岁在小球队帕尔马出道,20岁转会大球队罗马并一路成长为队长,28岁转会豪门AC米兰,33岁因为失去主力位置和膝盖伤势退役,标准的天才球员成长路线。而且,那个时候安切洛蒂不仅不胖,还很帅。

转会米兰之前,安切洛蒂年纪略大并且还有点伤,贝卢斯科尼有点犹豫,但当时的米兰主教练萨基对于引入他十分坚持。于是这次转会以58亿里拉的价格成交。作为对比,当年巴斯滕转会米兰的价格,是17.5亿里拉。第二年,米兰又以58亿里拉引入了里杰卡尔德。他来到米兰之后先去训练场看来一圈,然后很困惑地问道:“你们既然已经有了安切洛蒂,还买我做什么?”

里杰卡尔德的困惑不仅仅源于对安切洛蒂实力的认可。在球场上,安切洛蒂主要踢后腰位置,其特点是视野开阔,传球精准,并且防守积极,还有一脚远射。非要类比的话,他可能有点像后来的阿隆索。问题是,里杰卡尔德踢的也是后腰,风格和安切洛蒂类似。

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里杰卡尔德和安切洛蒂可以共存。在球场上,萨基安排两人搭档后腰,更年轻的里杰卡尔德更多地负责扫荡和插上,谋求进球,而经验更丰富的安切洛蒂则更加靠后,负责防守和中场梳理,提高球队的效率。这两位同类型后腰的分工合作,构成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米兰王朝中场的基石。

安切洛蒂时期的ac米兰阵容(安切洛蒂和安切洛蒂的差别,就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差别)

许多年后,安切洛蒂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只不过这时他已经是AC米兰的主教练:老板买来了意大利希望之星皮尔洛,并且无论是老板还是球迷,都希望皮尔洛能够成为球队主力。而皮尔洛当时应该在想:“你们已经有了西多夫,鲁伊科斯塔和里瓦尔多,还买我干什么呢?”

安切洛蒂后来的处理举世闻名:他让皮尔洛后撤到后腰位置,负责球队的进攻梳理,而让加图索负责球队的中场防守。就像他和里杰卡尔德一样,皮尔洛和加图索成为了另一只米兰王朝的基石。

很显然,安切洛蒂对皮尔洛此次著名的调整,是受到了他自己球员生涯的启发。他和里杰卡尔德的合作使他明白,分工虽然压抑了他的进攻能力,但却也降低了他的工作难度,提高了他和球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对于球队整体来说是一个好事情。而皮尔洛和加图索的分工,甚至都不存在压抑他们进攻(防守)能力的问题,其分工合作是天作之合。

用分工合作来安排球队的战术后来成为了安切洛蒂的一个杀手锏。比如说,在切尔西的时候,他手下一度拥有当时世界的三大B2B中场:兰帕德,巴拉克和埃辛。这三人都是能插上,能跑动,能防守的主儿。而安切洛蒂安排兰帕德插上,巴拉克中场衔接跑动,埃辛防守,使得这三人相得益彰,也使得切尔西打出了最为华丽的进攻表现。

其他诸如莫塔和维拉蒂,莫德里奇和克罗斯等等案例,不一而足。安切洛蒂也借此得以纵横欧洲大陆。这也使得安切洛蒂的球队运转总如一条工业流水线一样,各司其职,精确稳定,华丽流畅,最大化地发挥所有人的战斗力。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说安切洛蒂是欧陆最懂得提高球队效率的教练,一点都不过分。

二:众所周知穆里尼奥有所谓的“第三年魔咒”,安切洛蒂跟他性格大相径庭,但却似乎也有一个第二年魔咒。

安切洛蒂时期的ac米兰阵容(安切洛蒂和安切洛蒂的差别,就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差别)

这并非空穴来风。除了在米兰执教过六年,以及巴黎的两年属于功成身退,安切洛蒂在尤文图斯,切尔西,皇家马德里和拜仁慕尼黑,都是第一年大杀四方,第二年球队突然断崖式下滑,自己黯然下课。

更加难堪的则是被逆转。尽管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但安切洛蒂似乎是世界名帅中被逆转最多的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逆转,伊斯坦布尔之夜,利物浦当时面对的,正是安切洛蒂率领的AC米兰。而且这还不是他带领的AC米兰唯一一次被人绝地反击。03到04赛季,AC米兰在欧冠四分之一决赛上首回合4:1横扫拉科鲁尼亚,但次回合却被拉科鲁尼亚绝地翻盘,成为了小球队拉科鲁尼亚值得吹一辈子的战绩。

这样看来,尽管安切洛蒂比穆里尼奥形象更好,但在执教这件事情上,狂人可比安切洛蒂表现得好:至少人家的魔咒要推迟一年到来,而且还从来不会给球队留下耻辱性的被逆转。哦对了,穆里尼奥的国际米兰,也曾经逆转过安切洛蒂的切尔西。

那么,为什么安切洛蒂会有这些问题呢?深层的原因我们不说,最表层的问题已经被球迷们指出来了千百次:不轮换。

安切洛蒂的不轮换从AC米兰时期就有苗头,喜欢重要老将,执掌米兰的数年中只有卡卡成功上位。但得益于大名鼎鼎的米兰实验室,米兰的这套固定阵容坚持了足够久的时间。但到了其他球队,他不轮换的弊端立马显现:切尔西第二个赛季的崩盘,源于兰帕德的伤病,皇马第二赛季的崩盘,则源于J罗和莫德里奇的长期伤缺。但若不是安切洛蒂自己在处子赛季将关键球员过度使用,又怎么会产生如此恶果呢?

不过安切洛蒂也有自己的苦衷。他的这套分工合作的战术设计,本来就是很精密的,中间环环相扣,球员之间相互互补。但正是这样,如果换了一个球员,可能就会影响球队整体战术的运转。有些球员还能替换,比如加图索可以勉强替换成安布罗西尼,但皮尔洛该找谁替换呢?如此一来只能对关键球员竭泽而渔,导致他最终出现伤病,换无可换。

而被逆转某种程度上也与其战术设计过于精密。当球队的战术运转顺畅的时候,它自然威力十足。但是当球队战术因为某些意外事件(在足球场上,意外事件是肯定会有的)而暂时停摆的时候,安切洛蒂却对于调整战术束手无策。或者说,他的战术已经太精密,以至于破坏后无法修复。故而,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球队被逆转。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安切洛蒂成功的职业足球经历给了他强大的战术设计能力,让他能够成为战术大师,但安切洛蒂之后劲不足和容易被逆转,也得归罪给自己过于精密的战术系统。

三:安切洛蒂来到拜仁之后,他的执教风格和拜仁产生的冲突,集中在了穆勒身上。

安切洛蒂时期的ac米兰阵容(安切洛蒂和安切洛蒂的差别,就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差别)

应该说,安切洛蒂来到拜仁之前是有反思的,在许多问题上都有针对性的调整。

比如说轮换。在因为不轮换而多次吃亏之后,安切洛蒂也开始轮换球员。尽管不能和海因克斯时代的大轮换相比,但他也给了科曼,聚勒,基米希和拉菲尼亚等边缘球员不少出场的机会。而拜仁在关键球员上充足的储备也给了他轮换的基础。

在战术设计上,安切洛蒂也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设计,用更加简单粗暴的战术解决战斗(比如更多的传中)。

但是,他始终没有处理好穆勒的问题。

穆勒是一个很独特的前场球员。他技术不过关,身体勉勉强强,并且还经常有很搞笑的动作。但是只要他在场上,就总能从神鬼莫测的地方钻出来进球。这样的球员以前没有,以后可能也不会有,他是一个不能被归类的球员。

然而正是不能被归类,伤透了安切洛蒂的脑筋。在他看来,足球战术是预先设计,互相配合的工业流水线,怎么能鼓允许一个球员在球场上脱离主教练的设计,自由奔跑呢?于是在他的安排之下,穆勒开始更多地传球,跑动牵扯,还有传中。他的助攻数据上去了,但是曾经在场上的神奇表现,现在全都不见了。

然而这样的穆勒,显然不是球迷们希望看到的。球迷们喜欢的,是那个代表着幸运,头脑和幽默的穆勒。但安切洛蒂代表的,则是效率,数据和严谨。两者天然是冲突的。

从穆勒开始,安切洛蒂在拜仁的自我纠偏之旅就注定走向失败。他的换人策略执行得不够彻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而放弃了精妙设计的战术,他的球队罕有地失去了流畅的配合。缺点并没有改掉,而优点尽数丧失,安切洛蒂的下课是必然的。

安切洛蒂时期的ac米兰阵容(安切洛蒂和安切洛蒂的差别,就是德国和意大利的差别)

四:如果要我给安切洛蒂开药方的话,那么我只有一句话:足球不是一条工业流水线。

对待球员宽厚温和,更衣室亲密友善,战术精密流畅,安切洛蒂的足球风格常常让我想起波波维奇的马刺队。但即使规矩严整如马刺队,也还有吉诺比利这样一个常常不按常理出牌的球星。

诚然,足球比赛是一场主教练智慧的决斗,战术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踢比赛的并不是主教练,而是一个个球员。贯彻主教练的战术本是天职,但超出主教练所安排的任务,发挥个人的能力去改变比赛,则是英雄的天命。安切洛蒂的问题就在于,他总是会有意无意忽略掉人在比赛中最关键的作用。

波波维奇有云:“吉诺比利让我相信,你可以做那些怪事、不可预知的事、偶尔脱线,但还是让积极的事儿发生。”这句话放在穆勒和海因克斯身上是多么合适!安切洛蒂距离完美教练所缺乏的,可能就是对穆勒这样球员的相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