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2283 个字,阅读时间预计 6 分钟。
周日下午,中国 U19 男足在比赛最后 20 分钟崩盘,以 1 比 4 负于韩国 U19 男足。而随着其他场次比赛的陆续结束,中国 U19 男足也失去了以“成绩最好的四个小组第二”身份出线的机会,彻底宣告无缘明年的亚青赛决赛阶段比赛。
即便不考虑比赛推迟的 A 组,中国 U19 男足也已经无缘成绩最好的四个小组第二。
此次中国 U19 男足在 2020 年 U19 亚青赛预选赛中的失利,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中国足球自职业化以来首次缺席亚青赛决赛阶段的比赛。自 85 “黄金一代”2004 年夺得亚青赛亚军之后的 15 年来,中国国青已经 7 次无缘亚青赛四强,同时未能杀进世青赛。当球迷好不容易逐渐习惯没有中国国青参加的世青赛时,新的低谷到来了,中国国青连亚青赛的决赛阶段都打不进去了。
其实,在中国足球业内,“青训断档”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包括博阿斯、崔康熙在内的不少接触过中国职业足球的外籍教练也都曾表示,中国球员存在人才断档、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现如今在国字号战绩再创新低的情况下,再回顾这一现象本身已经没有太多意义,关键在于,造成了这一问题的原因在哪。
中国足球到底怎么了?
2002 年,在中国足球历史上也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因为中国男足参加了世界杯,但国家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掩盖了足球体系底层的漏洞:联赛层面,为豪世界杯,作为当时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甲 A 联赛,在 2001 和 2002 年连续两年取消升降级,造成联赛竞争力和号召力下降,不但使赞助商利益直接受损,也让资本看空联赛价值,纷纷回撤。再加上国足在世界杯上 3 战皆墨 1 球未进的表现也无法盘活国内已经进入下行区间的足球市场,球员薪金在甲 A 阶段的飞速增长后,整体出现持续下滑。联赛已无生机可言,假黑盛行,这才有了 2004 年 7 家俱乐部联手以罢赛的方式“逼宫”足协的“七君子事件”。
俱乐部层面,资本的撤出加大了俱乐部身上的财政压力,在足协没有对梯队建设作硬性要求的情况下,投入时间长、投资回报慢的青训成为被俱乐部率先割舍的环节;青训教练层面,部分教练也没有做到以青训球员的技战术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作为衡量标准,甚至存在收黑钱让小球员打比赛、上一队的现象,极大地破坏了中国足球青训的土壤,损毁了中国足球的根基。
说到底,基层青训教练手握着孩子们出场比赛的权利。孩子上场,才有机会被俱乐部青训看中,孩子不上场,便没有任何被伯乐相中的机会。前不久,江苏省女子足球青年队主教练陈广红涉嫌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一案,已由江苏省丹阳市公安局侦查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通过球员家长举报信的内容来看,陈广红除了“猥亵”,还有收受超出常规的罚款及收取私礼,以及诋毁辱骂领导和家长的行为。他之所以如此明目张胆地对小球员和家长予取予求,归根结底在于他掌握着球员们上场与否的权利,换句话说,他手里攥着的是球员们的未来。
毫无疑问,青训是中国足球的根基,青训生态决定这中国足球的未来,如果把孩子们比作幼苗,那么教练就是哺育他们成才的土壤。从陈广红的案例来看,中国足球青训教练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按照相关规定,持 D 级证书的教练员便可从事青训工作,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青训教练的入门条件而已,青训教练若想提升自己的执教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
足校层面,中国足球职业化后的第一个黄金期带来的示范效应,曾经让足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家长看到职业足球也是一条好出路,愿意送孩子学踢球,足球也就不乏生源。但在足球大环境的衰败下,再加上部分足校本身就不具备足够的资质,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足校也关张大吉。同时,不能否认的是,比起那些真正因为喜爱足球和具备足球天赋的小球员,确实存在一部分孩子是因为学习成绩不佳,仅仅是将足球当作另一条出路而已,练球动机不纯,自然也很难真正成长为良才。此外,无论是青训机构还是足校,此前都存在因利益驱动原因,肆意篡改孩子年龄的问题,造成中国足球在青少年层面长期以大打小,用成绩上的虚假繁荣来掩盖青训层面的薄弱。
看准了青少年球员成材之后的高价值回报,青训机构、足校和经纪人等多方在球员很小的时候就展开关于球员归属权的“暗战”,一些别有用心的经纪人鼓动球员与所在青训机构或足校断绝关系,走上“出国刷水”的道路。不少本来很有才华的球员,在经纪人利益的诱惑下,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在足协乃至政策层面,中国足协也有自己的难处,两头够不着。向下,他们只能对接地方足协,却无法触及到基层青训这一层。他们的资金扶持只能到地方足协这一层,建立的联合补偿机制只能到青训机构这一层,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青训生态。设置专门的款项专门补贴青训教练,或许能给青训环境带来一丝改观。另外,也可设置退出机制,让那些像前江苏青年女足主帅陈广红那样不配做教练的人一经查处,便直接被吊销教练员证书,并接受长时间“禁足”的处罚。向上,中国足协的校园足球与教育部的校园足球缺乏联动机制,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人才交流机制。
中国足球究竟怎么办?
上述提到的问题,目前已经在整治和改进的过程之中。特别是 2015 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审议通过以来,对中国足球的改革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各项工作的开展也逐渐细化、加速。《方案》提出的近期目标“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通过中国足协的换届,已经可以看到初步的效果,而“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正是《方案》对中期目标作出的第一项要求。
《方案》中,对“校园足球发展”和“改进足球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式”两大涉及青训的方面均做出了具体部署。校园足球方面,《方案》要求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扩充师资队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方案》则提出了拓展足球运动员成长渠道和空间、加强足球专业人才培训、设立足球专业学院和学校、做好足球运动员转岗就业工作等具体要求。
在政策设计的基础上,中国足协也正在大力抓落实,最显而易见的成果是,从 2018 赛季开始,中国男子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即“青超联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青超联赛分 U13、U14、U15、U17、U19A 和 U19B 六个组别,年龄组别不同,也采用了不同的分区和比赛组织方式。与此同时,在俱乐部准入层面,中国足协也要求中超、中甲俱乐部除一线队和预备队外,也须设立 U13、U14、U15、U17 和 U19 五支青少年梯队,要求职业俱乐部担起培养青训球员的责任,恢复中国足球的造血功能。
中国足球何时“花开”?
客观地看,无缘明年的亚青赛未必就是中国足球的最低点。如果从 2015 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实行算起,这一年开始练球的 6 岁左右小球员,应该是 09-10 年龄段,他们是最早一批在逐渐回到正轨的中国足球青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球员。到 2024 年前后,他们才能达到参加亚少赛(U16)的年龄。而 2016 年和 2018 年,中国国少已经连续两届无缘亚少赛决赛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足球,除了做好眼下自己该做的事以外,也只有等待多年以后花开结果的那一天了,在那之前所有的黑暗,都是对中国足球当年混乱的一种惩罚。
本文系《体坛新视野》微信订阅号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如有稿件采用需求或商务合作意向,
请在工作时间(8:00 - 18:00)致电:
(022)23601972 or 13207576205
或用手机添加微信号:EYESONSPORT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