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尊重罗马(中美高官在罗马深入对话七小时,白宫称就俄乌局势“进行实质性讨论”)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意大利罗马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长达7小时的会晤。根据中方发布的消息,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和建设性沟通,同意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白宫的新闻稿称,沙利文与杨洁篪就俄乌局势“进行实质性讨论”。有美国官员对外媒形容,双方展开“激烈”讨论,并称这一氛围“反映当前局势的严峻性”。一边是中方重点谈及涉自身核心利益的议题,并就乌克兰局势表示,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各方应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一边是美方代表团就中方在俄罗斯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后对其“提供支持”表示关切,更有部分西方媒体继续炒作所谓“中国已向俄罗斯表明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意愿”的假消息。1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多名国际关系学者表示,从会晤后各方发布的消息看,华盛顿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向北京施压的意图没有得逞。在德国《日报》看来,中美关系如今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或许要经过数周或者几个月时间才能知道,此次罗马会晤后,两国之间的关系是走向缓和还是紧张升级。

中方的“优先议题”

罗马会晤结束后,中方与美方分别发布新闻通稿。中方的通稿内容详尽,根据通稿信息,杨洁篪同美方谈及诸多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议题,尤其是台湾问题,就乌克兰问题的立场较此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白宫的新闻稿相对简短,称沙利文提出一系列“关于美中关系的问题”,双方“强调保持美中之间开放沟通渠道的重要性”。

杨洁篪14日在会晤中表示,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任务。习近平主席提出新时期中美相处要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美国《新闻周刊》14日报道说,北京将台湾问题视为“优先议题”。杨洁篪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对近期美在涉台问题上一系列错误言行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中方要求美方认清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和美方所作承诺,不要在十分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方重点谈及台湾问题颇值得关注。”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1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西方舆论炒作俄乌军事冲突跟台海局势的关联性,事实上,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完全不同。台湾问题是中方的核心关切,此时向华盛顿强调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表明中方对拜登政府目前的涉台政策走向不满意。

香港《南华早报》15日称,在7个小时的会晤中,杨洁篪和沙利文讨论了导致北京与华盛顿出现分歧的一系列议题,但他们集中关注了乌克兰问题。杨洁篪表示,乌克兰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一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国际社会应共同支持俄乌和谈,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局势尽快降温。

意大利《事实日报》说,杨洁篪在会晤中强调,各方应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保护平民,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而美方却着重表达自身某些“担忧”。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一名美国官员通过电话对记者称,美国对“中俄结盟深感担忧”,沙利文14日就“某些行为的潜在影响和后果”直接与中方进行沟通。路透社则披露,沙利文在会晤中称,如果中国向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提供帮助,将“面临孤立和惩罚”。“我们非常清楚地向中方表示,我们不会袖手旁观,”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14日对记者说,“我们不会允许任何国家为俄罗斯填补亏空。”

在香港《南华早报》看来,此次会晤前后,美国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中国施压,甚至威胁采取制裁,给华盛顿和北京已陷入紧张的关系注入更多不信任。吴心伯分析说,会后释放出的相关消息表明,华盛顿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迫使北京改变立场的意图没有得逞。

美方的“战术算计”

美国一边向中国施压,一边继续散布假消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引述匿名官员的话称,华盛顿掌握的信息显示,中国对向俄罗斯提供其要求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表达了一定的开放态度,美方已通过外交电报将此情况告诉其欧洲和亚洲盟友。了解情况的美国官员对CNN称,尚不清楚中国是否真的打算向俄罗斯提供援助。

杨洁篪在14日的会晤中强调,中方坚决反对任何散布不实信息、歪曲抹黑中方立场的言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不时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既不专业,也不道德,更不负责任。这样做只会使美国进一步失信于世界。美方应该做的,是深刻反思自身在乌克兰危机发展演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真正为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做些实事。

1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通电话时谈及乌克兰危机。王毅表示,中方一贯反对使用制裁手段解决问题,更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中国不是危机当事方,更不希望制裁使中方受到影响,中方有权利维护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在俄乌冲突中,西方的‘双标’十分明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利用一切办法巩固自己的同盟,并采取所谓的“联合行动”干预俄乌危机,而中国没有任何结盟的倾向与行动,但西方却要以“结盟”的名号来攻击中国,“如果中俄结盟需要承担后果,那么西方国家结盟是否也一样呢?”

对于所谓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杨希雨认为“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因为俄罗斯本来就是一个武器生产和出口大国。俄罗斯《消息报》15日引述俄高等经济大学欧洲和国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的观点说,俄要求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可能性很小,签订合同、制造并交付武器以及培训俄方人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无法为俄罗斯提供现成的武器装备。杨希雨说,军援问题也反映了美国的霸道与“双标”:该国一边拼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一边威胁其他国家不要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

俄学者卡申认为,美国传播这种虚假信息是为了给中国额外施压。德国《日报》15日则将美国此举形容为“战术算计”,目的是让中国在俄乌问题上陷入被动。报道认为,该计划能否奏效不好说,毕竟华盛顿经常在关键时候向外界透露所谓“内部信息”,这种做法会让人反感。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14日告诉CNBC网站,他没有看到中国违反美国对俄制裁的证据,并表示中国政府及其金融机构一直非常谨慎。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部分官员和媒体经常借俄乌冲突妄议中国。除了经常将俄乌危机与台海局势进行类比,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太空司令部司令迪金森等人还曾恶意揣测中俄可能会出现“合作侵略”,渲染两国“已在多个领域测试反太空武器,以削弱美国影响力”,甚至声称美方不知道中国将把核武库扩大到什么程度。

突破现有僵局的办法

外交学院美国事务专家李海东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会晤后发布的信息显示,中美在重要议题上的分歧仍然明显:美方希望中方以他们倾向的方式帮助解决俄乌危机,同时又不愿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与关切。“中美聚焦的方向存在明显区别,”李海东说,“突破现有僵局需要中美之间有更多尊重。美国应该学会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中国和世界,而并非以所谓的实力优势地位,用强势的方式迫使中方接受美国的立场。”吴心伯认为,中美关系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美方的信用问题。

杨洁篪在会晤中表示,拜登作出过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对抗等重要承诺,“希望美方将拜登总统作出的承诺落到实处”。

在德国《日报》看来,中美这两个大国如今的紧张关系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南华早报》15日称,近年来,美国加大遏制中国崛起的力度,除了采取加征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等措施,还一直限制中国的投资,并将一些中企添加到所谓实体名单中。不过文章认为,这些政策只会让美国的战略成本不断上升,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更不用说阻止其增长了。或许,美国遏制行动的最大影响就是“澄清”了中国的短板,使其在推动解决相关问题时取得更多进展。

【环球时报驻意大利、美国、德国、新加坡特派特约记者 谢亚宏 李准 青木 辛斌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赵觉珵 刘洋 柳玉鹏】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