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进入德国国家队到2014年从国家队功成身退,克洛泽总共经历了13年的国脚生涯和三任教练,也经历了几个战术时代。纵观克洛泽的整个德国队生涯,他位置变化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克洛泽的进化能力强,说白了这也绝对的天赋,大部分球员就没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德国足球乃至世界足坛在21世纪以来的战术思维演变。自从克洛泽退出了德国队之后,正好是“克洛泽体系”演练到了最成熟的时候,所以大家都要找克洛泽的代替者而无法通过目前这批队员的条件重新制定体系。几天就综合盘点不同的时期克洛泽,在德国队不同的位置以及所处时期的德国队战术体系。
- 沃勒尔执教前期
01年3月克洛泽入选德国队的第一场比赛就进球拯救了沃勒尔,他的执教前期就是这场比赛开始到02年韩日世界杯。当时的克洛泽还是国家队考察中的新人,那个时候德国队正好遇到了人才低谷,不过不缺前锋,主打的阵型是4-4-2双前锋。双前锋是一高一快的组合,扬克尔或者比埃尔霍夫扮演“高”,克洛泽与诺伊维尔扮演“快”的一个,当然还有博德这类的边缘国脚。早年的克洛泽是速度型的,埋伏在高大中锋之后抢后点的,所以那个时期是他国家队进球效率最高的一个时期。在02年世界杯的淘汰赛上,沃勒尔撤下了状态不好的扬克尔,克洛泽变成了“高”的那个直接抗在了对方后防线上,所以淘汰赛克洛泽就灭火了。
- 沃勒尔执教后期
这段时间由于克洛泽撞上了“新秀墙”,得了世界杯后遗症,他未受过专业训练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外加场外的因素,克洛泽暂时失去了国家队的主力位置。03~04年是德国足球暗无天日的时期,扬克尔和比埃尔霍夫都远离了国家队,沃勒尔希望克洛泽扮演“高”的那个。也是因为克洛泽的低迷,那两年的德国第一前锋是库兰伊,包括博比奇、布里达里奇两两相配的组合都试过,全部不理想,以2004年欧洲杯的小组赛的溃败告终。这更加证明了K神就是德国足球攻击力的决定性人物。
- 克林斯曼时期
克林斯曼喜欢让队员们公平竞争上岗,无论对于前锋还是门将都是这样。在“06童话班”最终决定了用克洛泽和波多尔斯基这对“波兰姐妹花”搭档锋线,阵型还是4-4-2,不过就是克洛泽成为了暴露在对方视线里的前点,波多尔斯基负责抢后点。克洛泽也用极强的个人能力既让自己拿下了金靴,也扶持了波多尔斯基这位未来之星。
- 勒夫时期
这位早该下课的德国队主帅在位时间真的很长,06~07年还是沿用了克林斯曼的“遗产”,划时代的改革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08年欧洲杯小组赛德国队在第二场失利后,球队来到了危险的边缘,难道要连续三届欧洲杯小组赛出局吗?于是在巴拉克的主持下,德国队的阵型变为了4-3-2-1,克洛泽成为了单箭头,波多尔斯基变成了左前卫,状态不好却被寄予厚望的戈麦斯回到了替补席。原本以为这个阵型只是应付应付当届欧洲杯,但是这个战术成为往后勒夫执教德国队的主旋律,决定了德国足球在四年前重回王者的宝座。即便是克洛泽老了、伤了,首发中锋也必须是根据克洛泽的作用来选择的,无论是戈麦斯还是格策的“伪9号”,都无法在精髓上代替克洛泽。于是在克洛泽从德国队退役后,没有了“支点”的德国队进攻线也失去了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