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谁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01
这20个城市被委以重任
中国交通枢纽城市格局日益清晰。
日前,交通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联合印发了《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着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强化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门户功能。
作为首次由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交通枢纽类规划,其意义自不待言。
根据规划,未来我国将重点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这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与去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名单相一致。
这些城市,涵盖了9大国家中心城市,以及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但也不乏以昆明、哈尔滨、乌鲁木齐为代表的边境省份的省会。
不同的是,这份文件全面披露了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名单。
根据《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的分析,与十三五相关规划相比,南京、杭州、沈阳、青岛、海口的交通枢纽地位有所抬升,首次跻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列。
南京、杭州,本就是长三角的交通重镇,能够入榜是在意料之中。
沈阳是东北地区传统的大区中心,也是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力竞争者。新一轮振兴东北,离不开沈阳的引领带动。
与沈阳相比,青岛在铁路、航空上的优势并不突出,但作为面向东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时值RCEP自贸区正式运行,青岛作为国际交通枢纽的地位自然得到提升。
海口,最大的支撑在于海南自贸港。作为内地首个零关税、封关运作的自贸港,赋予海口以国际性交通枢纽的定位,正是题中之义。
不过,为何长沙、济南、合肥等万亿省会“落榜”,而昆明、哈尔滨、乌鲁木齐也能跻身其中?
这与其区位和战略地位不无关系。只要置于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中来看,就能明白其交通地位之重要。
简而言之,昆明面向东盟、哈尔滨面向俄罗斯、乌鲁木齐面向中亚,未来的战略定位还会更加突出。
02
谁是第一梯队?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谁是第一梯队?
虽然都是综合交通枢纽,但由于区位、经济、产业实力方面的差异,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并不等同。
根据去年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及前不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及本次着眼于“交通枢纽”的十四五规划,可以将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共有7个城市,都属于国际枢纽: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
这7个城市,构成了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
在之前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中,围绕四大集群,形成了“6大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分别贯通四大城市群。
正如凯风在《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的分析,成渝,正式与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并列,成为交通四大极轴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第四极。
当然,在经济上,成渝还只是国家级城市群的定位,“打造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着眼的都是世界级。(参阅《终于等到!第四大城市群来了》)
第二梯队共有13个城市,都属于国际枢纽:杭州、南京、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厦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西安、乌鲁木齐。
这些城市要么处于重要的战略区位,要么在机场、港口、铁路的客运或货运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这其中,武汉、郑州是典型代表,两地都是传统的铁路枢纽,在“八纵八横”的高铁时代,同样是“米字型枢纽”的代表。
同时,两地在航空领域,无论客运还是货运方面的综合实力,都位居前列,枢纽之位可谓名副其实。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汉市2035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国家区域发展钻石结构”的概念,在四极之外增加了中心枢纽,从中可见武汉区位优势之突出。
来源:武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第三梯队则有80个城市,属于全国性交通枢纽,但重点提及了7个城市。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涵盖范围过广,不仅囊括重点省会城市,还涵盖了雄安、钦州、上饶、汕揭潮等地,这些城市部分目前只是区域性的枢纽,离建成全国性枢纽还有一定距离。
而在此前发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规划则提及了7个城市:
提升石家庄、太原、合肥、济南、长沙、南宁、兰州等枢纽城市全国集聚辐射功能。
不过,全国性枢纽与国际性枢纽有着实质性不同。
国际性枢纽着眼于全球互联互通水平和辐射能级,而全国性枢纽重点在于“以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当然,随着区域经济形势变化,未来全国性枢纽未必没有升级成为国际性枢纽的可能。
03
哪些城市获得政策利好?
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规划中,有哪些重要提法?
1、京津冀:推进北京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推进天津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北京天津雄安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建设。
2、长三角:强化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打造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的世界级港口群,加快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积极推进上海南京杭州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建设。
3、大湾区:打造广州、深圳国际航空枢纽,促进铁路广州北站与广州白云机场等枢纽港站间有效衔接,规划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推动广州深圳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建设。
4、成渝:完善重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服务功能,开展重庆新机场前期工作。完善成都重庆快递枢纽设施,强化与西安协同联动,共同建设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
5、客运枢纽:推动杭州萧山机场、厦门翔安机场、长沙黄花机场、昆明长水机场等接入轨道交通。推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内机场间轨道交通建设。
6、物流枢纽:加快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鄂州)、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等综合货运枢纽建设。
……
可见,十四五期间,多个城市获得规划加持。
其一,天津的地位有所提升。
这几年,因为经济挤水分,一度与广深直面竞争的天津风光不再,经济地位屡屡遭遇挑战。
不过,最新出台的几个规划里,都赋予了天津新的高定位,背后不无政策倾斜的意味。
前不久,天津,与北上广渝共同位列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名单。(参阅《2021年,全国十大消费城市排行》)
这次,天津又被获得了“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与北京一道跻身国际枢纽第一梯队。
毕竟,天津港,仍旧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货运港口,实力不容小觑。
其二,未来,或将有更多“双机场”城市诞生。
目前,我国共有3个双机场城市:北京、上海、成都。
未来,广州、重庆,或将规划建设“第二机场”。
当然,广州的新机场,名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第二机场位置不在广州,而在佛山,着眼的是珠三角的航空通行能力。
目前,珠三角枢纽机场正在规划建设中,十四五期间有望揭开庐山真面目。
相比来看,重庆新机场还处于“开展前期工作”阶段,未来何时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
其三,多地获得“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的新定位。
传统的综合交通枢纽,多集中于海陆空等层面,这次则多了邮政快递枢纽,着眼的正是快递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
根据规划,全国共有5个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
北京天津雄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鄂州)郑州长沙、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
值得一提的是,与武汉邻近的鄂州也位列其中。
原因是鄂州拥有亚洲最大的货运机场,作为中国的“孟菲斯”,未来在全国乃至全球货运市场都有一席之地。
其四,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可以视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敲门砖之一。
可以看到,凡是国家中心城市,全部都位列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毕竟,所谓国家中心城市,本就是就国家门户的区位优势而言,交通如果不是枢纽,何以辐射周边乃至全国?
就此而言,第10个国家中心城市,或许会在国际枢纽城市中诞生。
这意味着,正处于竞逐中的杭州、南京、沈阳、厦门等城市,或又多了一重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