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排球世界杯在哪里(在日本大阪看中国女排,回顾女排首个世界冠军背后的故事)

中国日报东京11月23日电 (记者 王旭)40年前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高度赞扬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强调“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40年来,中国女排始终葆有那么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韧劲,所形成的女排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见证中国女排三次夺得世界冠军的驻外使领馆,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寻找到许多与中国女排有关的感人故事,以此纪念女排夺冠,弘扬女排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让我们以女排精神为指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一个老排球

这是一颗由中国天津利生体育用品厂生产的老式羊皮排球,现由一位名为德地立人的日本友人保管。排球上至今仍清晰地留有袁伟民教练和孙晋芳、杨希、陈招娣、张洁云等中国女排队员的签名,还写有“中日友好万岁”,正是当年中日两国女排群芳竞艳、互学互鉴的印记,也在默默地讲述着当年那一段中日体育交流的流金岁月。

据德地先生回忆,当时他给中国女排当过翻译,也兼任场上的拉拉队员,还给顽强拼搏的女排队员递过毛巾、擦过汗。1978年,这颗球随中国女排漂洋过海,在一场世界级比赛中历史性地首次击败了日本女排,随后袁伟民教练委派几名队员将这颗排球赠予他留念。

用德地先生的话讲:中国女排的精神就是不服输,任何事情都要积极对待。正是这种坚韧不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造就了中国女排的辉煌,这份宝贵的精神不仅来自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也跟袁伟民教练有很大关系。

2021年11月16日是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首夺世界冠军4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几经周折,重新找回了这颗排球身上尘封许久的红色记忆,时至今日它仍然散发着无法被岁月抹去的精神光辉。

一张旧照片

大阪华侨总会年轻的事务局长抹掉了头上的汗,又小心翼翼地抚去了相册上的灰,却依然无法相信真的找到了如今已84岁高龄的老会长口中的老照片。

老照片定格珍贵的历史瞬间,金翚老会长的讲述则把我们带回到当年激烈的比赛场景。40年前,中国女排首夺冠军,共享这份历史荣耀的还有现场众多为女排加油呐喊的旅日侨胞,19张珍贵的黑白老照片,记录下当时侨胞和留学生在现场为女排助威、为中国加油,共同见证荣光的场景。

带着老照片的这份回忆,我们前往金老会长家中听他讲述那些无法忘却的往事。以乒乓球为代表的“小球”之后,我们能否凭借“大球”闪耀于世界舞台?这是当时以金老会长为代表的老一代旅日侨胞心中的共同期待和梦想。女排夺冠后,在海外侨胞的眼中,中国体育运动发展与祖国、民族的荣誉紧紧相连;中国体育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折射的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意志品格,这种认识变得更加强烈、直接。

金老会长生于北京,5岁赴日,有着外人无法穷尽了解的故事,因此如今谈起女排精神,总是不忘从自身经历聊起,反复强调伟大祖国取得历史性发展进步的背后,饱含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中国女排走过的历程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呈现。在海外侨胞看来,中国在世界上的任何进步变化和伟大成就,靠的都是这种可贵、永恒的精神。同样,这种精神也不断感染着他们自立发展、爱国爱乡、为国奉献,不忘把这样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或许,这也是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的最为珍贵的精神滋养。

一位老华侨

1981年11月,当中国女排到达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杯女排锦标赛时,寒潮突然提前袭击日本,而我国女排运动员却没带寒衣。此时,一位华侨老人找人连夜赶制了一批厚绒毛夹克衫送给了中国女排。当中国女排七战七捷,夺得冠军后,他又设宴犒劳。

自1977年起,这位老人就与中国女排结下了深厚情谊。每当中国女排到日本访问和比赛时,他都热情款待,对中国女排参加的比赛,他更是牵挂在心,每次总要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为了帮助祖国发展排球运动,这位素与体育运动无缘的老人,却与排球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次就向国家体委捐赠了2500万日元(合人民币20万元),作为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基金。

这位老人就是旅日爱国侨胞蔡世金先生。

经多方联系当年情系中国女排和新中国体育事业的爱国老华侨蔡世金先生的后人,近日其家属(中国银行东京分行原副总经理蔡秉宪先生,现已年逾86岁)在家里找到了一张珍存的中国女排1985年世界杯夺冠的庆祝照片(见下图),他们说想以这张照片缅怀蔡世金先生,纪念为中国女排夺冠付出不懈努力的中国人民。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