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篮球世界杯(篮球世界杯使广州一举三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维

在昨天的广州国际媒体港,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在广州圆满完成篮球世界杯广州赛区办赛任务之后,广州得到了国际篮联、中外运动员、各地媒体的赞誉。

为擦亮城市品牌,推广体育文化,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的主办下,一众广州体育界的“大腕”,在一起以广州体育为背景热烈交流,献上了一场“广州体育故事会”,展现了广州的城市体育精神。

这场广州体育故事会高朋满座,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客座教授刘江南,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教练刘炜浩,东莞篮球学校校长李群,广东宏远主帅杜锋,广州日报编委、体育新闻中心主任陈伟胜,广州文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元正等来自体育界的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的体育人作为嘉宾,讲述了自己与广州体育的不解情缘和特殊故事。从嘉宾的故事之中,广州的城市体育精神也得以彰显,现场的听众都受益匪浅。

刘江南:“影响力就是生产力,主办权就是发展权”

刘江南是曾经的广州市体育局局长,他在故事会上畅谈广州体育70年故事,从历史的角度把握广州体育发展的脉搏。

“为什么要办大赛,我经常说两句话:‘影响力就是生产力,主办权就是发展权’。举办大赛吸引世界的目光集中到大赛的举办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瞬间集中到这里来了,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你能办成一个别的城市不能办成的事情,你就能得到上级给予的特有政策,大大促进了城市发展。”刘江南说。

李群:“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能赋能体育”

李群是曾经的CBA冠军球员、现在是东莞篮球学校的校长,投身于青少年篮球培养的工作。

李群谈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科技能赋能体育。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方式),培养更多的教练员,通过线上的课程能够使更多孩子接触到更规范、标准的篮球教育课程,通过线上的考勤、回复和监控,包括家长对教练的评估,形成了一个从教练员到球员到家长的一个内部循环闭环,使他们都能享受到更高层次的服务。”

陈伟胜:“广州有能力举办更多的体育大赛”

陈伟胜作为早期参与篮球世界杯策划、申办、筹备工作的资深媒体专家,指出体育是广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推广不可或缺的动力引擎。在本届世界杯的推动下,广州也掀起了篮球热,单是篮球的销售就增长了3倍,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完全可以通过竞赛这个龙头的带动,三位一体,一举三得。

“篮球世界杯也再次向世界证明,广州有能力举办更多的体育大赛,广州也应该举办更多的体育大赛。”陈伟胜说。

刘炜浩:“体育教给我任何时刻都不能放弃的精神”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学院派”教头,广工大教授刘炜浩创下了带领中国三人男子篮球队拿下亚运金牌的佳绩。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篮球场上的执教心得提炼出了人生哲理:体育教给他任何时刻都不能放弃的精神。

刘炜浩说:“我跟我的队员经常讲两句话,第一句,输球不能输人,第二句,面子是人家给的,架子是自己丢的。你在球场上没到最后一刻,我绝对不会认输,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输了没关系,我们能总结,下一次我要追赶回来。”

杜锋:“广州的办赛环境、服务性都是最好的”

广东宏远主帅杜锋是球迷非常熟悉的教练员。“今年世界杯的广州、佛山、东莞、深圳四个赛区我全去了,广州的办赛环境、服务性,包括饮食,方方面面都是最好的。”杜锋点赞广州赛区。

而他也对广州的体育精神和包容文化有非常深的体会:“我有一个特别感触的地方,男篮没有进16强,却来到广州打大赛。其实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我看到了很感人的一幕,全场的广州球迷给中国男篮送上热情的加油声。我觉得广州球迷、城市文化真的特别棒。”

赵元正:“广州有个好的运动环境”

广州文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赵元正是北京人,他从“新广州人”的角度,客观解读了广州拼搏、奋发的体育精神。

“我从小就学习散打、形意拳、泰拳,对体育非常痴迷,3岁就开始站桩,所以我的身体条件、素质都不错。”赵元正是个体育爱好者,他也感慨广州有个好的运动环境:“在广州,我几乎每一天都运动和健身、打篮球。我有时候在珠江公园跑步,有时候沿着江……景色非常不错。广州的环境是非常舒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