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关于本届冬奥的讨论却仍在继续,冬奥成功举办背后的故事也为人津津乐道,那些竞技场上英姿飒爽的运动员,那些场馆内外默默奉献的人,那些见证历史的建筑,都成为冬奥会历史的一部分。
这其中,始建于1919年,在解放后迎来新生,为新中国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在改革开放后获得巨大发展,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先后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两次结缘的首钢集团,成为最无法忽视的一个身影。
二十年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环境保护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尽管首钢在环境治理上处于全国钢铁企业的领先水平,但综合多种因素,必须启动搬迁。面对重大历史选择和严峻考验,首钢坚持从大局出发,不等不靠,主动进取,在争取国家批准首钢发展规划的同时,先期启动搬迁,2004年在河北迁安市依托首钢矿山基地建成了首钢迁钢公司,在河北秦皇岛市与首钢中板厂配套建成了首秦公司,为首钢更大规模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练兵厂、试验厂,积累了经验。200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以此为契机,首钢走上了一条“创新、创优、创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迁钢、首秦、冷轧,首钢京唐钢铁厂相继建成投产,新钢厂总体技术装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标志着首钢搬迁调整的新钢厂、新布局、新优势基本形成,成为我国第一个向沿海搬迁的大型钢铁企业。
而老的首钢园区,也承载了新的历史使命。2022冬奥组委宣布落户首钢,无疑是整个首钢园区更新的重要推手。借助冬奥这个超级IP,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升级改造,如今,首钢园在各大短视频App上,已经成了“北京网红打卡地”。占地8.63平方公里的首钢老厂区,作为一个巨型的工业更新项目,成为北京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的范本。曾经日夜轰鸣的三高炉,现在迎来了网红、主播、文艺青年、摄影爱好者和带着孩子的家庭。人们爬上50米高的炉罐,俯视园区内行驶着的无人驾驶公交车,远眺依然在改造兴建中的零星工地。
北京冬奥会带“火”了首钢滑雪大跳台。“(大跳台)旁边的四个‘大烟囱’,让大跳台充满了一种酷炫的气氛,而这正是滑雪大跳台需要的气场。”中国选手谷爱凌赛后曾惊喜地说。“大烟囱”是老首钢废弃的冷却塔,与雪白的赛道、五彩的会徽相互辉映。由老工业厂区摇身一变为赛事胜地,本届冬奥会上,首钢向世界展示了它的华丽转身。
如今,首钢已经如期完成了《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因搬迁而一度沉寂的首钢老厂区,融合了冬奥、文化、生态等元素,已经成功转型成为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今天的首钢,正在朝着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