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的概念最早提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广义上来讲,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均可称为“非虚构写作”。它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突破新闻固有的拘谨保守,更加灵活且富有表现力,贴近社会神经与个人命运,是为新闻保鲜、对抗速朽的有力途径。
11月18日,我们有幸请到了故事硬核主编林珊珊老师与独立非虚构写作者张述老师,与我们分享非虚构写作的经验,从选题、采访到写作各个角度,同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写好一个故事。
记录/ 魏雪滢 杜若彤
编辑/ 未素
摄影 / 倒立
排版 / 星河舵手eleven
.....................
故事硬核主编林珊珊,曾经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曾因写出特稿《少年杀母事件》被誉为是“南方史上最牛实习生”。代表作有《少年杀母事件》《九号院的年轻人》《唐慧的漩涡》《黑帮教父的最后敌人》《小城拳击队》等。
我们也邀请到林珊珊一起讨论了很多写作技巧。
❶
选题二三事
选题是分很多种的情况,有时比预期要好很多,有时跟预期完全不一样,这个过程会一直在变化。对选题的判断其实还是取决于你的理解方式。你怎么去理解这个事情,理解这个事情会决定你后面这个选题到达的空间有多深或者说你可以展开的世界有多广 。
我们在写茅侃侃的时候,做了充分的采访以后,发现说茅侃侃的故事原型可能是盖茨比。一些人去做选题的话他可能会讲创业的残酷利益纠纷,但你去采访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人物有超越性的一面,那这个就会超出你的判断。
比如我们去采访的时候,怎样去抽象地理解自杀这样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受访者认可你的理解的话,会倾向于跟你讲更多的故事。所以我发现说选题很重要的是在于你对这个事情的理解。(详见故事硬核《了不起的茅侃侃》)
做一个纪实报道,问题就是你怎么去理解这个事情,理解这个事情会决定你后面这个选题到达的空间有多深或者说你可以展开的世界有多广 。那我们当时会放在一个更大的主题之下去看它。
其实很多选题并不是很难找的,都是随处可见的。 一种是突发事件。 另外一种就是挖掘民间的故事 ,这可能需要更多的积累 。
第三种可能是关于公众人物 。但是显而易见的选题竞争很激烈,怎么才能脱颖而出,比如这个选题被人做了很多次了,你要再去做他,你比别人做得更好的是什么。
还有就是开掘别人没有发现的选题。无非也就是这几种方式 。但是怎么去理解它们其实很重要,比如我们今天发出来的关于胡波的稿子 ,一个导演自杀的故事,那对此可能会有很多种解读。
因为他之前被瞩目的就是他和王小帅的冲突 ,大家觉得他是被电影工业这样一个工业体制逼死的导演,于是很多人会把他放在电影圈、或者电影工业的语境下,或者人跟权力的关系来说这个事。
后面其实作者做了很多采访, 然后呈现出来的更多是这个人跟世界的冲突。你对选题有不同的理解的话,你挖掘的东西可能会不一样。(详见故事硬核《消失的金钱》《胡波:缺席的人》)
在操作选题时要选择好操作方式。 我们当时觉得无差别杀人事件在中国是一种现象 ,但日本做了很多关于无差别杀人现象的调查。
这个是值得深度挖掘的,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倾向于做一篇现场的能够满足情况披露的稿子 ,我们可能会再倾向于去单独列, 做一篇深度的报道。 所以要根据媒体的属性和我们当时传播的状况 ,根据状况的不同我们会做出不同的判断。(详见《米脂无差别杀人事件》)
❷
采访提纲&采访内容
针对想要采访的列一些大致的问题,我通常去采访的时候只列十个问题,即使是已经曝光很多的,看过很多资料。除非是那种规定时间比如视频采访那么我可能会列的很细, 如果说没有很强的时间规定我就不会列太细的问题,对于我来讲过于详细的提纲会限制我现场的发挥。
但是也分人。如果你采访的是一个经济学家,做某个经济领域的话题,做这种很专业的不涉及到故事人性之类的选题,那你确实要把提纲列得详细。
但如果你要去讲故事的话,那么我们觉得与这个人物的现场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你们聊天氛围的营造的可能会大过于你去问几个问题。
因为讲故事更重要的是说,我到了现场,那个人他产生了强烈的想要告诉你故事的状况(的欲望)。其实这个东西是很重要,如果你给了他一种想要勾起他讲话的欲望,在后面的采访他会一直滔滔不绝地讲。
有些人可能是完全不会透露我个人信息的。但有些时候还有一种状况就是,他其实不太明白你去问他的目的。
你去采访的时候如果让对方感受不到你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不让他感到安全,他可能就不会说。所以你一定要沿着话题的脉络,让他感受到他讲这个是必要的,你至少是放在一个语境下,有关联地去问他。
而不是我今天我要来你身上套取什么信息,这种被索取信息的感受,无论是采访还是日常的交往、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但假如你给他的感受就是我对你充满好奇、我特别想和你聊天,那他就会想会受到一些旧事他会想去告诉你。当然,还是因人而异。
❸
当面对较难约访的人物
这确实和正式的媒体会不太一样。 如果说你这个媒体公信力很好或一直关注这方面的报道, 你的平台会给你更多的帮助,如果说平台不太好 ,但作者的个人品牌比较好 ,比如写过什么 ,可能也会更容易。 但如果说你是一个新人实在是没有办法 ,那只能说是用诚意打动。
写一封约访信,然后在信里面谈到你对他的理解,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个选题 ,我做出采访我的超越之处可能是什么 。让他觉得你还是很专业的 ,这个信很重要 。然后会写一个最好能控制在一千字以内的既有诚意又专业的采访方案。 这一点通常会加分。
如果你一直很执着地想去采访这个人 ,你一直出现在他的视野当中,和他保持联络,然后他有需要的时候他就会来找你 ,可能会给你一点时间。在采访的时候,你应该表现出你做了很多的功课。
我有一次去采访前读了很多采访对象的书 ,并做了很多笔记。当时向他提问,他给了我一个答案后,我说好像跟你在书里讲的不一样,他说不可能吧,然后我就把那个书抽起来,翻开到对应位置,然后我说,你当时是这么说的。
然后他说,原来你做了这么细的功课 。他就会明白了我是有备而来的记者。本来只给我一小时的采访的时间,到最后采访了十次左右,给了我十多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当然这也是有点运气,也跟当时那个人所处的状态 、跟你的努力也有一点点关系吧 。
如果你的采访对象就给了你一个小时然后以后很难约到了。你要做周边采访。那做周边采访对象根据核心话题,人物和自己的选题来。 就是你可以画一个示意图,然后根据需要的信息去做周边采访。
要做好外围采访、周边采访的准备,有时候做到近采甚至比采访本人要更重要些,做完周边采访之后你跟采访对象说我又采访到谁谁 ,他可能更愿意接受你的采访。
❹
深度VS热度
肯定会有这样一个冲突在。但是说我们过去的经验就是要在夹缝中去争取。有一些是由媒体属性决定的。比如我们现在的这个微信都不太需要那种短的常规的。
你现在还好一点,现在是节奏更适应一点;过去是我们觉得是按这个稿子做出来呢也比其他的要好一些,那我会觉得也是更好一点,没有说绝对的更好或者绝对的价值。
如果追求这个的话,那你可能就会花很长的时间把这个好去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去做。我们要去做两种选题,一种是你觉得重要的、别人不知道的,还有一类是大众感兴趣的。这两种有时候会有矛盾但也不一定是矛盾的,要去做一个平衡。
至于这个平衡具体是怎么样的,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比如,我们当时说米脂杀人案,那我当时说我希望记者去写一篇现场的特写回来,但是这不妨碍他之后再花三个月去做一篇深刻的备案。
但是我也再鼓励他去出一篇深度的报道。但是可能在一些媒体中他就觉得我只需要那三天的现场的特写就够了。但是三天的特写恰恰出现在大家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你发出一篇你所能达到的最深度的稿子出来,你受到的关注是最大的,我觉得这个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我也会需要它更深度的价值。
就比如我们当时想就无差别杀人案这么一个现象,想要更深地写进去。
那这个就需要去做很多的调查,它可能就是一个更重大的社会议题,就不是一个个案。我会觉得做这个事它会有很大的社会的意义。不同的人会做不同的选择。
❺
“我”在特稿里的存在
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我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我会跟作者说,这个“我”的存在要提供一个必要性。
比如你是否深入地参与了这个事,我们讲就是这个记者到深圳三和,经历了45天三和大神在那里的生活,他体验了这个状态,那我觉得他是有资格把自己写进去的。
但假如他只是去采访了一天,只是说我看到了什么,那我会觉得这个“我”的存在性是比较轻飘的。
然后比如今年的普利策奖,一个黑人女记者,去讲枪杀黑人的故事。那她也把“我”写进去,这个“我”是写了很多评论的,这个“我”就像是把“我”放在了一个种族的历史的背景下谴责这群作恶的人——这样的立场很强烈,感情也很强烈。分寸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为了要把“我”写进去,一定要提供一个理由。
在一个平衡的基础上,你可以去展现你的立场。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基本的东西是不变的:我可以怎么写就怎么写,我就可以任意地去选取一个什么角度去写作,或者我就任意地站在某个利益的一方去写作,那这个肯定是不允许的。
还有一些作者喜欢的做法是他把自己含在里面,他不放出来,他用选择性的视角去讲述,我更不能接受这个。创作者和读者还是要有契约在,当你出现的时候,写我的立场我的价值观我的情感的时候,你一定要告诉他这就是我,而不是非得要藏起来。
你可以出现,但要光明磊落一点。(详见《废物俱乐部:卧底,小偷和鬼》废物生活体验报告《一个美式恐怖分子的诞生》)
❻
良好采访氛围≠一味顺从
我说的聊天氛围和有没有主观意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是想被采访者充分去表达,这不代表你对他是没有质疑的、是顺从他的。
其实这两个是不矛盾的。然后第二,我刚才讲要根据题材采访。如果你就是要让他讲故事,那你就要让他充分地讲故事;那假如我就是要做一个调查报告,就我就是基于你提的问题,那这个就不可能是一个其乐融融的状态。
想要让采访者讲述故事的采访,可能会有一个阶段,比方说前面让他敞开心扉让他充分去表达,那你之后到了三分之二的时候可以进入施压阶段。那假如我就是要做一个调查报告,就我就是基于你提的问题,那这个就不可能是一个其乐融融的状态,你就要去不断地质疑。你可以给他充分的空间让他去辩解,但是让他辩解并不等同于说你就认同。
你希望别人充分表达他的故事的话,至少你要是抱着那种从他的角度理解他的这么个态度,让他充分开口、讲话,让他觉得有这么一个表达的欲望,这就是你的第一步。如果你连这个第一步都没有的话,那你可能就拿不到你想要的信息。
张述老师,独立非虚构写作者。
曾在“美丽中国”支教项目中,用一年时间走进多地山区的20多所乡村学校,采访支教老师与当地学生们,汇成近20万字的非虚构纪实文学《微光·炬火》一书。
❶
收集素材:烧煤
定下选题之后,首先去寻找素材。收集素材的过程,如同鲁迅说的话,像烧煤一样。当时是大量的木材,最后就只是一小块。找素材的时候要学会取舍,要从网上海量的素材中,不断去筛选素材,最后提取出需要的东西。
注意要避免把人物稿写成流水账。张述老师举例写关于C罗的人物稿,不能写成一个人物履历,让稿子成了他得过哪些奖杯,创下什么记录等事迹的罗列。人物稿要能够体现出人物性格的细节。
C罗霸气的庆祝动作、抹发胶的爱好、早年假摔骗点球等,体现出他比较张扬,喜欢吸引大家的眼球,对于荣誉和胜利特别渴望,有时候甚至有点不择手段。但他30多岁的年龄,体脂率却在7%以下,又体现出了他的自律。在人物稿中,是这些素材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远比单纯个人履历要重要。
在素材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列出提纲,定下采访角度、主题,设计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故事已经开始诞生了。设计问题时,首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猜想对方遇到的情况,这样在一问一答之间才能慢慢梳理出故事脉络。而在具体采访时,采访对象的回答可能并不如预期的详尽,这时就需要进一步追问。当我们可以自己用笔将画面还原的时候,所需的细节便差不多到位了。
❷
采访:人肉摄像机
采访时的观察非常重要,让自己变成一台“人肉摄像机”。即除了视觉听觉以外,其他的各方面的感官,嗅觉味觉触觉等都要感知。
观察时一方面观察采访对象,另外一方面观察采访对象身处的环境。采访有电话、邮件、微信等多种形式,但特稿写作尽量面访,面访能够得到线上采访无法获得的信息。
面访最佳地点是采访对象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环境。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一个人的行为特点,往往与其工作生活场景相关。很可能只有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才能理解他的性格。同时,一些场景的描写与感受,如果不是自己去环境中体验,很多画面无法想象出来,各种感觉的细节也无法写出来。
观察人物首先观察外表。除了外貌、体态、衣着等,还要包括细微的表情和动作等。如同素材的取舍,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有助于表现性格的细节。在观察人物时,人物的行为常常比他的语言重要得多。语言是有欺骗性的,但是行为不会有欺骗性。听是在其次的,关键是看他怎么做。
张述老师举例他曾经采访的一个校长,是一位支教老师。外表看,他的表情很冷,打交道之后依旧觉得他很冷。但在观察中,会有几个细节印象很深,让他产生疑问。首先,他走路时一直为胳膊横在后腰,这么年轻的人为什么走路像上了年纪的领导干部?其次,他的笑容像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特别缓慢。
还有开学典礼上,他作为校长去发言,也是冷着脸、声音没有起伏,但下面的孩子们特别开心,又欢呼又鼓掌,这是为什么?
于是通过这些观察,就觉得这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采访的时候进一步深入聊,发现他只是外表的冷,实际上是一个特别会搞笑、有想法、有情怀的人。
在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练习观察的本领。福楼拜训练莫泊桑写作时,曾说过:“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同他前前后后五十来匹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类似的方法,随便找一个人、一个物品或者一个场面,努力观察它们和我们经验中惯常状态不同的情况,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尽量简洁地描绘出来。
❸
写作:一出好戏
开头。写作时争取把新闻写成电影,开头尤其如此。电影可以虚构,但特稿写作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以需要从现有的素材中寻找,找最吸引人的一个场景、一个素材。
例如《无声的世界杯》,是典型的以场面来开头。农民工站在繁华的广州街头,只能看到大屏幕放着世界杯的画面,用随身带的收音机听世界杯的声音。农民工的身份与装束和繁华的城市形成对比,无声的画面与收音机里的声音又形成了一个很奇妙的对比。这样场景的开头足够吸引读者兴趣。
再例如GQ智族的《帝吧风云》,开头更侧重于交代传递信息。但交代信息的行为非常讲究,每一个修饰语、定语,都在传递信息。
“地球各个角落的年轻人”潜台词是李毅吧的用户分布在世界各国,“集结在各自的屏幕前”,他们都在上网。“圣战”“2000余万的庞大组织”“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等,一个一个的定语修饰语,把李毅吧的基本情况已经全都交代出来,读者形成初步感受。然后营造出大战在即、黑云压城、剑拔弩张的气氛。所以我们在设计开头时,在尽量短的篇幅内传递出更多的信息,吸引住观众。
结构。结构是特稿写作的一个难点。好的结构应该像齿轮一样,彼此咬合,逻辑关系非常严密。设计特稿结构时,不一定按照事件的自然发生顺序,而要根据主题、按照内在的逻辑顺序。
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正常叙述是最难的,除非这个事件本身从头到尾都特别精彩,否则极易写成流水账。所以大部分写作者会选择倒叙,用一个特别精彩的开头先吸引读者,再慢慢展开,展开过程中也会有各种调整。
单元式结构,按照主题的不同侧面分别叙述,每一部分有侧重,彼此相对独立。
双时间线:一条是现实中的事件发生时间,另一条是背景历史发生时间,两条时间线纠缠在一起有内在张力。
如《举重冠军之死》,用主人公生前最后两天的经历带出他几十年的经历。双主角和多主角切换,适合主角间关系比较紧密的,分别叙述与汇合可以交替进行。
表现方式:写作过程中的多种表现方式会影响内在结构的张力。叙述时,描写比较重要的情节,展现给读者直观感受。用背景资料作为补充扩展的纵深,另外还可包括采访对象的自述等。
几种表现方式要有机结合,不能一两种方式一写到底。如果通篇叙述便会使读者感觉粗糙,没有深刻感受,通篇描写便会使剧情进展过慢。因而要让表现方式灵活切换。
❹
语言简洁:反派死于话多
特稿的语言要尽可能简洁。简洁是一种力量,简洁是一种美。语言越简洁,蕴含的力量就越大,越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在简洁的基础上,要让语言尽可能准确。这里边其实涉及到一个美学的原理。觉得美,意味着它合乎目的、合乎规律,是一种可控的准确的力量,是一种美。
本职工作是记者的海明威,写作的个人风格非常突出,号称“电报式写作”“冰山式写作”。不仅写出的文字简练的东西,还能够体现没写出来的内容,即“水面下的部分”。
他的作品《永别了武器》中,主角的恋人因为难产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结尾就是主角去看他死去的情人,跟护士吵起来了。护士说“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下一句就突然很有意思,主角说“你出去”。简简单单两句对话,就可以让读者想象出在这两句话之间的搏斗场面,而原文中把动作描写全部省略。
如何让语言简洁,第一条是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容词。看文字的时候,人们会尝试着把文字在脑海中转化成画面。这种情况下,名词和动词都可以直观转化,形容词不能。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人觉得她是开心的,有人觉得是悲伤的、愤怒的,这些形容词只能表达出自己对她微笑的感觉,别人并不一定这么认为。所以形容词特别容易产生偏差。写作中为了让语言准确,尽量避免形容词。
第二,如果选择形容词,把形容词改掉。比如写一个人很勇猛,不会有直观感受。形容词升级,有万夫不当之勇,可能稍微有一点感觉。但如果写一个人在长坂坡面对百万敌军,杀了个七进七出,连斩54员大将,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杀完之后婴儿还在他怀里酣睡,毫发无损。那么这个细节要生动的多,读者一下就记住了。
第三,悬念。悬念的精髓在于隐藏。悬疑很强的小说、文章,看到最后突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是因为作者除了很清楚知道他要写什么,还很清楚他不要写什么。谜底不要在一开头就露出来,而是留在最后。这样一方面语言可以变得更简洁,另一方面能给读者超出预期的体验。
第四,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不猜测、不定性、不评价、不深情,尽量用短句和短段。
最后,修改方法。如果不能确定一句话或者一段是否有用,先索性把它删掉。删掉以后再联系上下文继续看。如果删和不删的效果没有什么区别,便可将其删去,以使语言简洁。
❺
怎样成为一个写作者
怎样成为一个写作者
勤练习,多动笔。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看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