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丁 德 武 简 介


丁德武,原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公安书刊社《人民警察》杂志一级警督、副编审。1978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作品入编《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人体习作选》、《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素描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素描全集》、《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学生、研究生作品集》。版画作品《民族风情》(组画)、《阿细跳月》、《磐》、《藏书票》,《侦探小说插图40幅》(铅笔画),《世博会国家馆集粹》(速写64幅)等作品3次获全国公安系统“金盾艺术奖”金奖、获全国“卫士之光”作品展览一等奖、二等奖。在上海汉源书店、上海展览中心、半岛版画艺术中心三次举办个人画展,出有《上海风情——速写集》、《刀韵土风——丁德武湘西风情版画集》、《同窗——人物素描集》、《永远的陶行知——101个成长和快乐的故事》等个人画册4本。《永远的陶行知——101个成长和快乐的故事》一书获评首届“上海好童书”。从警生涯中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退休前获评近年来全国公安文艺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上海市公安局唯一名额)受到公安部表彰。曾担任《体坛纵横》、《上海采风》杂志特邀美编,参与选题、策划和设计的图书有《东方艺术之光》、《上海国际饭店藏画集》、《世界杯足球赛万花筒》、《第十五届世界杯赛专刊》、《亚特兰大奥运专刊》等。作品被上海图书馆,鲁迅纪念馆、上海公安博物馆、上海消防博物馆收藏。日本《中国语》杂志,日本《上海观察》季刊、上海教育电视台《诗情画意》栏目、文汇报《文汇画刊》等媒体作专题介绍。传略被列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典籍。



笔舞墨歌 速写人生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轻舞飞扬》

“飘然旋转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这是白居易描写舞蹈的诗。但像图中那种芭蕾舞称为“四位点地转”(pirouette)的动作,白乐天肯定没见过,不是“飘然”“嫣然”可以形容得了的。舞者必定有相当的芭蕾基础,画家的手指好像也能跳舞,随手一挥,却在“飘然”“嫣然”之间显示出其功力了。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恰恰与伦巴》

摩登舞优雅,拉丁舞奔放。看摩登舞,你会想到英国的绅士和法国的贵夫人;看拉丁舞你会想到西班牙的斗牛士和吉普赛女郎。空气中弥漫着cha、cha、cha的节奏,舞者身体所有的关节似乎都装了弹簧,充满了激情与活力。跳的和看的,都会露出喜悦的神采。生活如此精彩,青春如此美好,画家用行云流水般的线条,留住了永恒的美。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放舞曲的人》

音乐给舞蹈以灵魂,舞蹈给音乐以生命。给舞者放乐曲的人,既能享受音乐的意境,又能欣赏舞蹈的魅力。独乐不如众乐,给别人创造快乐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给舞者放乐曲的人颇有“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交谊舞》

跳舞既可培养友谊,又可锻炼身体,是一种很好的娱乐。西方人在饭后有跳舞的习惯,不能不说对养生之道的研究成果。像图中的“慢三”“慢四”,适当地运动一下筋骨,帮助消化,调节饭桌上刻板的气氛,还能与情侣讲几句悄悄话,一举数得。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不如跳舞》

有首歌叫《不如跳舞》:“ 言语从这里开始失去作用?只有节奏感能够互相接触……让自己觉得舒服?是每个人的天赋?……?用这个方式相处?没有人觉得孤独?”。看那一对对翩翩起舞的男女,虽然熟练程度不一,舞姿各有千秋,但都沉醉在肢体语言交流的快乐中。那放音乐的像打分的裁判,有点眼花缭乱,但心中非常得意:“都在围着我转,我也没觉得孤独”。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独练》

时下有一句话很流行:“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因为开心,就去跳舞;因为跳舞了,所以感到开心。这位大姐多么开心,今天又学会了一种舞步,一个人练了起来,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舞蹈是情感的流露的极致形式。《毛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跟我转》

舞伴之间的平衡,用力的平衡,重心的平衡,平衡贯穿舞蹈的始终。但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不平衡:跳舞的女性要多于男性。由于这个不平衡,有女性和女性结成的舞伴,鲜见有男性与男性结成的舞伴。这对舞伴虽是男女配对,但显然是女的在带男的。女的从容,自信;男的显得笨拙、拘谨。君莫笑,大凡上海老公,经常是围着老婆转的。并非是怕“河东狮”,而是转中有乐。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探戈》

舞者用肢体语言诠释流动的音符,是舞蹈的最高境界。以此而论,“探戈”最为好看。乐曲的切分音有极强的顿挫感,明快的音乐声一奏起,双方交叉步、踢腿、跳跃、旋转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头部的摆动把激越奔放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舞蹈起源于阿根廷,据说头部的左右摆动是在探寻是否被情人看到另有新欢,此说不知是否可靠?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伦巴》

伦巴源于古巴,古巴人习惯头顶东西行走,以胯部向两侧的扭动来调节步伐,保持身体平衡。伦巴的舞步秉承了这一特点,动作舒展,舞姿抒情;配以缠绵的音乐,显得浪漫优美。记得五十年代的电影《英雄虎胆》里,王晓棠演特务阿兰小姐,与于洋演的我军侦察科长曾泰对舞伦巴。一时间“伦巴”这个外来语成为同学中的口头谭。半个世纪后伦巴已普及为大众的健身舞。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旋转》

据说平均每跳一曲拉丁舞,腰部的扭转有160—180次,常跳拉丁舞,可以归正脊椎变形,防止椎间盘突出,消除腹部赘肉;其运动量大于打网球。不知道画家是否常跳拉丁舞,但他的画笔已得得益于拉丁舞的“瘦身”术,且瘦到极限了,就那么几笔,像那种“一笔画”,却栩栩如生地让舞姿跃然纸上,你若跟着他的笔触走,就会感到旋转、扭动、跳跃。仿佛身临其境,也会翩翩起舞。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华尔兹》

华尔兹的原创者是德国、奥地利的农民们。因舞伴持抱较近、动作旋转过快,曾被西方的卫道士们指责为粗俗、不堪入目等等。直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才进入上流社会。它轻松流畅的节奏“蓬-嚓-嚓”几乎成为交谊舞的代名字。因舞姿以旋转为主,因而有“圆舞”之称。画家的笔似乎是合着《蓝色的多瑙河》的节奏在起伏跳动,舒缓而流畅,定格于旋转的瞬间;让人赏心悦目,跃跃欲试。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发力》

画家的基本功,还在于对人体解剖的准确把握。特别在表现人体的舒展、倦缩达到极限时,稍有失真即失却美感。别以为毕加索的画如同小孩子的涂鸦,若看过他的素描、速写就知道大师是怎样炼成的。丁君的速写无论是群像或是单个的,无论是动态或者静态的,无不显示他在这方面的造诣。这幅画,把人体在发力一瞬间的美呈现在你眼前。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看跳舞》

看别人翩翩起舞,羡慕得很,真想自己也能有此身手,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锻炼身体。就是不敢“下海”,怕跳不好,被人见笑。孩子学走路跌倒,没人笑,即使笑,也是善意的笑。为何中老年人学跳舞就怕人笑?其实也未必有人笑,即使笑,仍是善意的笑。“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想通了,明天一起去学跳舞!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陶醉》

“舞不醉人人自醉”,痴迷跳舞的人与痴迷任何爱好的人都有共同之处。听到那蓬嚓嚓的旋律,脚会发痒。哪怕不下舞池,整个身心也会沉醉在舞曲的节奏中。这也是一种享受,无数美好的回忆如蒙太奇似的在脑际回放。此刻,与他相拥的不是舞伴,而是他的青春,他的所爱。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回味的瞬间啊!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沙球助兴》

只有在上海复兴公园可以看到这种特有的沙球操。把爵士乐中伴奏的打击乐演化为健身、娱乐双重功能的器具,不能不说是上海人典型的海派风格。清一色的中老年人,手舞足蹈,合着斗牛士舞曲或拉德斯基进行曲的节拍,个个神采飞扬,精神矍铄。快乐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越活越年青。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露天舞场》

天地大舞台。只要有一块平滑的场地,就会有跳舞的人群。大家为放松身心而来,不管你是否有舞伴,只要兴趣相投。朋友朋友,一碰就有。也许因为一起跳舞,成了感情上的朋友。开放与包容已为这个城市所接受,不会再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清规戒律。当然守住道德的底线,露天舞场也是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学唱》

拉起了大字幕,大家来学新歌。太想唱唱我们的新生活,唱唱我们可爱的祖国,唱唱我们的梦想,唱唱我们的快乐。你去任何一个公园走走,都能见到唱歌的人群。他们自发地聚集一起,还带着电子琴、各种乐器、播放器,你弹我唱,或者来个大合唱。中国历史上哪一个太平盛世能与今天相比?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新歌》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终于拿到歌谱了!妈妈合唱队的大姐们兴高采烈,晨练结束,学唱新歌。《孝经》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古人早已肯定了音乐在提升人的素质、改进社会风气上的重要作用。自发的、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这不同于酒足饭饱后的卡拉OK;后者是消遣散发,前者是真情抒发。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清唱》

一辈子爱好看戏、听戏的戏迷。谈起徐玉兰、王文娟、或是杨飞飞、赵志刚,如数家珍。上海像这样的“戏曲大全”在六十岁以上的女性中不乏其人。能在大庭广众之间拉开嗓子就唱的,却为数不多。只因那唱段太能表达她内心的感情了,所以“情不自禁”,自己唱给自己听而已。从右上角的花格窗看,那是公园的一个休息亭。唱得太投入,引来许多游人驻足。唱是一种享受,听也是一种享受,看画又是一种享受。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唱响中国》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看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无论是看着大挂屏上歌谱的、看着手中歌谱的,或者不用看歌谱的,都在纵情歌唱,抒发内心的豪情和快乐。一首好歌,一定是为最广大人群所喜爱,并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些装腔作势、无病呻吟,或靠劲舞、服装、豪华舞台、明星效应支撑的歌,只能满足感官一时的刺激,昙花一现,烟消云散。许多文艺现象的兴衰,时间会下结论。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窗外》

晨起,穿着花格子衬衣与拖鞋的光头老外望着窗外出神。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上海的变化着实令人刮目,上海成了老外看中国的窗户。是那千姿百态晨练的人群?还是那潮水般的自行车流?他看到的是名副其实的一种磅礴的朝气。此画以实托虚,留出供读者想象的无限空间,“此时无声胜有声”也。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你方唱罢我登场》

大妈在进入角色。平时喜欢唱二句,真要粉墨登场难免有点紧张。都说“人生如戏”,其实是戏如人生。想到老来得福,生活安宁,喉咙痒痒的,怎能不唱二句?重在参与嘛,不是要我唱,是我要唱!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纵情歌唱》

这个场面气势恢宏,犹如一个集会了。之所以能形成澎湃的气势,本质上是老百姓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怀念自己为共和国作出的奉献,抒发对祖国的情感,是从心底里唱出的音符。你看那些上了年纪的群众,那么专注,那么投入,皆因“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指挥》

指挥反复在提醒自己:节奏!节奏!掌控好节奏!反复在告诫自己:耐心!耐心!要有信心!毕竟不是专业演员,要求不能太高。但我可是“正宗”的指挥,也不能搞得太“搭僵”吧?画家把一个“恨铁不成钢”的退休指挥描绘得惟妙惟肖,让人又爱又笑又同情,只能对他说:“莫泄气,多练几遍,一定成功!”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歌友会》

公园一角,歌友三五成群在看新歌的乐谱,在试唱。这好像在对这首歌进行测评:歌词琅琅上口能表达我们的心声吗?曲调和旋律能传递我们的情感吗?一首歌能否广为流传不仅仅是歌手的功绩,最终的裁判是群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作曲家、歌词作者若能来这儿走走,和歌友们聊聊,必将受益匪浅。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指挥的听领唱的》

我喜欢“看”音乐。特别是看指挥,尤其是交响乐的指挥。他们全身的细胞、关节、器官,似乎吸收了乐曲每个音符,灵魂完全被乐曲所浸透,每一个动作、表情,都释放出乐曲的神韵,彻底俘虏了你的情感,使你似痴似颠,似醉似狂,这在欣赏CD时是完全得不到的享受。合唱的指挥则不然,他得看领唱的发挥,如图中正在排练的节目,显然演唱者是主角,指挥全神贯注于演员的换气、拖腔。所以,所谓指挥,并非权杖在握,就可以随心所欲的。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同一首歌》

这是一幅群像素描。二十几位围着手风琴伴奏者尽情高歌的共和国的同龄人,神态不同,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显得非常投入。他们讴歌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复兴;同时也讴歌自己的青春热血为中华之崛起所作的贡献。和谐社会是他们的期望,他们的理想,也是所有爱国者追求的目标;他们用心在唱同一首歌。

沈志高/文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丁 德 武 的 画

姜龙飞/文


作为公安文学的一名习作者,我从丁德武老师处获益多多,当然指的是他那支生花妙笔。首先便是插图。他给文章配图,让你原本呆板的文字一下子变得精神起来,仿佛有一口气透了进来,满版密致的方块字顿时活了,错落灵动,生猛婀娜。这一口气,我称之为仙气,带点儿妖性的仙气。有点像苏美尔神话中的巫女莉莉丝,法力高强。

获益于德武妙笔插图的文字作者很多,大家都懂,似乎毋庸啰唣。

有句话说:功夫在诗外。写诗如此,作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美术编辑,如果思路就被框死在他从美院得来的师传和职业所需的那点灵感上,估计不会有多大出息。德武不是,他于诗外所下的功夫,可谓多矣。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一是他的善察。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所供职的《人民警察》杂志社几乎每年都组织作者笔会,奔东走西,上山下海。作为艺术的从业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笔头须得山川之助,实在是无可置疑的圭臬,颠覆不得,否则便是胡扯。我们文字作者眼中的山水人文,被塞进肚皮还需要一个消化吸收、转换还原、由象到文的过程。德武不然,每遇有视觉冲击力的异象异景,哪怕片羽吉光,他便顿时亢奋起来,两眼放光,双眸吐信,统统用笔活剥下来,装进他的速写本,而不是满足于拍照——顺便说一句,现在有许多画者用相机代替速写、靠电脑软件构建打底,虽未尝不可,但略去了一个让身心渗透,让技艺精湛,让思维深邃的过程,终于止步平庸。原因就在于将“艺术家必须毕生坚持的一种锻炼”(吴作人语)和他/她的艺术成长一并废弃了。我曾有幸欣赏过德武的组画《湘西风情版画集》,其中的人物形态,同常规舞者的姿态完全不是一回事,形飏而神实,形与神之间若断若离,一条看不见的纽带被他牵在手里,把握得张弛有度,独具一格。其创作灵感倘非得自万里之行恐怕是难以想象的。如此长期积累,一层层夯实,一层层长高,何愁不能起高楼?

二是他的勤奋。近二十年的笔会同行,我非常幸运地多次成为德武的模特,被他一次又一次地在纸上“蹂躏”。画了擦,擦了画,不画出你的庐山真面目誓不罢休。我们所有参加过笔会的人员,无论有没有名气,无论职位高低,无论男女老弱,一个不漏,至少都被他在画笔下“蹂躏”过一回。这要耗费他多少精气神、耽搁他多少揽胜的宝贵时间呀?德武统统不吝。由此推想,在我们见不到他的时候,在他的日常生活里,他的笔下又该葬送掉多少本应赋予风花雪月、优哉游哉的生命年华呀?有道是“穷而后工”,像对待每一位执着到痴狂的从业者一样,上帝从来都不会辜负。

三是他的谋定。如同一个本色演员总也走不远是同一个的道理,一个画家如果没有人文积累、理论润养,以及必要的史识填充,估计也将终生摆脱不了匠气。很多业者以为,无论文字或线条或景致,只要照着上海的现状描,就是海派了。其实大谬。中国当下城市建设高度雷同,思想与意识高度雷同,就连吃穿住行也是高度雷同,人们使用的手机、观赏的电视、乘坐的地铁,以及嗜好的口味、偏爱的坐便器统统千篇一律,完全同质化的都市其实早已抹煞了海派与京派的存在依据,只剩下北京和上海的区划符号,焉有他哉!侈谈“海派”纯属上海人的自恋,似乎不折腾出点个性就多没面子似的。所谓海纳百川的自诩,在户籍制度至今犹存的半个多世纪中,更像是一个编出来的童话。除了口音余韵尚存,其余和当初那个海派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单单靠摘取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来注解海派文化,实属浅薄。

德武是自明且自觉的,他的这部画集被命名为《上海风情画集》,而非“海派”如何如何,可见他的审美表达是清晰和准确的,理论思考是审慎和深刻的,历史鉴识也不乏蕴积和明智,没有染上乱贴标签的江湖(浆糊)病。我一向以为,为人生的艺术才是真艺术,其余那些,插科打诨而已。文学如此,美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德武的画笔始终瞄准人,瞄准上海的人,瞄准上海最大多数的普通人,而不屑于堕入钱眼,跟风画坛“神马”派。这是需要定力的。而定力,也许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充分条件,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这种定力必然来自他的人格操守,来自他的人文积累、理论润养和史识铺垫,懂得“海派”的历史渊薮和文化流变。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乏的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心血来潮了,趋附并任意修改自我,似乎无往不能却又恰恰不能。而最可珍惜的则是定力,精神世界的一种空间定向能力;与天赋、勤奋相伴相生、合而为一的生命定力,无论何时,都是值得信奉与皈依的艺术宗教,因为它总是离成功最近。


自有美术教育以来,速写一直被当作造型基础训练和为创作收集素材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一部世界美术史亦已证实,速写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其他美术表现手段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以历史上众多艺术大师留下的速写精品为例,如门采尔速写的体积感、米勒速写的乡土味、马蒂斯速写的流畅自如等等,其艺术魅力都毫不逊于他们所创作的其他作品。速写虽然称不上宏著巨构,也未经浓墨重彩的渲染和绞尽脑汁的雕饰,但正是它的直白和袒裸,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生态的真实与真切。是可以让人一眼瞧见肌理、一掌触及骨骼的现代派语言,而非叠床架屋、庭院深深的古典式繁冗。更便于观赏者毫无挂碍地抵达一个艺术家最本质的纵深,感受他们技艺的精湛和入木三分的透彻。当然,某些阙失,甚至丑陋,也可能因此而失去遮掩,暴露在睽睽众目之下。我个人之所以偏爱速写,这是一条重要理由。感觉上,与速写对视,有同艺术家促膝对话的穿越之妙,对面的那位眼眸澄澈眼泡肿胀。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理由,速写可以说是蠡测一个画家艺术天分的锥攮与管孔;管窥其天,锥指其地,高低上下,庶几一目了然。

还因此,一个画家如果敢于把他的速写公诸于众,其艺术自信肯定满满,其艺术功底大抵了得。

中国书坛有王羲之“东床袒腹”之美议,德武此举,亦颇具卸去一切矜持和装饰,素面朝天的袒腹之勇了吧?

德武的速写,在时间的中轴上,我以为正好构成纵横两个维度、物我两种镜像。

纵向。他的所有的即兴式创作,其实都如同密织的水网一样,关联着现实主义这条大河。作品虽在此时此地,源头却从历史的深处流淌而来,每一朵浪花都有来头,不断唤醒我们关于彼时彼地所赋予的创作语境。

横向。是德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陪伴其子进行围棋训练而逐次展开的生活横断面。从纷至沓来的路遇即景中采撷灵感,落实到其笔端,便是近30年来的上海世俗风情镜像。始于亲情的无意之为,最终被放大为社会化的生活伦理。甚至,如果不加文字说明,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他眼中的观照物,而看不见观照物背后的“我”——一个充满爱心的慈父,一位忙里偷闲的画家。物我之间的界线,以及位于界线两端的物我,失去了距离感,彻底融为一体。我们只能从他所提供给我们的物质镜像中,揣测那个退隐的“我”。

严格道来,所有取自客观的物质镜像,无一不是创作者的主观投射。画什么和不画什么,烙印着画家深刻的人格痕迹。表现在这部画集中,则是德武鲜明的挑战性人格。

我曾经想当然地以为,既然冠名为“上海风情”,画集中一定会出现诸如外滩、东方明珠这些地标式的上海符号吧?离开了它们,上海人的灵魂将何以安顿?然而,翻遍整部画集,我的预期却连连落空。所有那些声名显赫的上海地标,竟然无一入画。德武显然是在有意回避这些已经被人重复了无数遍的俗套,偏要向千篇一律的思维定式发起挑战。这种挑战默无声息,却肯定在他的内心深处隆隆轰鸣。德武是在把一个极大的难题留给了自己。离开了可视的地标,你将如何操作美术作品的地域性辨识?

画人,画无背景、无环境衬托的人,单个或三五成群乃至乌泱一片,寥寥数笔便将对象搞定,是德武这部画集极具挑战性的艺术特征之二。说实话,仅仅靠性别、年龄、肢体、动态,靠大写意的笔墨来传递感觉和感情,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因为感觉和感情都是抽象的东西,内在得很,要靠单纯的、非工笔的线条来传递,简直太困难了。横竖找不着抓手,不是一般人敢于尝试的。然而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规定情境作出严格限制,删尽一切枝节,使观赏者的目光集中于单一主题:人,而不受冗赘干扰。由于“审美判断是即兴的、直觉的、毫不犹豫和无意识的”,因而需要画家给予有意识的审美引导。单一和集中便是画家对公众审美预期的迎合,是刺激视觉记忆,强化观赏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传统美术理论有所谓“留白”说,用以阐释德武的艺术特征也是异曲同工。

至于地标式符号被有意回避而带来的上海城市身份模糊的难题,德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引入文字阐释。文字与图像相互补充、彼此诠注,是传统绘画经常采用的方法,用在此处也是相得益彰。同时,说明式的文字旁白,对解决人物镜像的情感表达也是大有裨益;有时还能收到点睛之效,一语既着,境界全出。

限于篇幅,此处略作枚举,试予说明。

画集中的一幅《非礼勿听》,让我过目难忘。画面是一位愣怔在公园条椅上的老者,稀疏的谢顶和大框的眼镜,暗示着这位的身份很有些来头。问题不在身份,而在于他选择的社交方式:公共空间的孤坐者。身后,与之年龄相仿的老头们四五热聚,攀谈正殷,惟独他将空茫的眼光投向看不见的远处。

这幅画的文字阐释是:“他是一个有身份的人,退休了,好像进了公共浴室,分不清裸体科长和裸体处长了,但他不习惯,显得矜持拘谨、孤芳自赏……”

再如《训鸟》,画面精准,但简洁到极致:一只向来高悬的鸟笼屈尊落地,主人正背对画面,高高地撅着屁股对它指指戳戳。画外音是:“看不到这位逗鸟人的脸面,因为他没脸面了”。为什么?因为在刚刚比试啼鸣的“文斗”中,这只画眉鸟仓皇落败,连累到鸟主脸面扫地。于是,“一回到家中”,这只傲骄的小宠物被扫落在地,只配“接受训斥了”……

读到如此释文,能不让人拍案叫绝,或者忍俊不禁?生活的意趣浓稠到欲化不能,其中厚积了多少人世间的大忧大乐。画集中类似的点睛之笔还有很多。


世界杯是万花筒(「艺术中国」——画家丁德武的专题速写(三))

▲速写《训鸟》



一幅好的速写便是一件独立的作品,泛泛而论,可以把它比作一首小诗,或者像一首音符单纯的旋律,萦回缭绕。但读德武的速写,感觉和这些文艺腔十足的比喻都不太搭边,它们似乎更接近幽默小品的格调。诙谐、洗练、略带夸张和变形、滋味丰腴,每一笔线条都拨奏着人物的内心独白,每一帧造型都轰响着世俗的唱念做打,不散的功架即使在你掩卷之后,仍然层层叠影在视网膜的深处,驱之不散。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造型语言?除了德武固有的个人风格使然外,私下忖度,不能不说是拜时代所赐,与社会极其巧合地形成了充满喜感的人文同构。《上海风情画集》所表现的,是一个从“计划”向“市场”骤转的历史阶段,人们忽觉转世醒来,绳索已去,戒律已除,手脚活络非凡,欲望躁动不安,各色潮流浅滋暗涌,娱乐精神空前膨胀……面对如此吊诡奇魅疑窦丛生的人文现实,你不幽它一默又当如何?

德武用他位处生活现场的“世相微观察”,还原了一个民生大时代。

德武是一名人民警察,应当归属尚武之列,他却偏偏以画笔驰誉警苑,备受包容和鼓励。正应了一位伟人的名言:“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多年来,他的画作和画展不仅在社会上屡屡崭露并获褒奖,还曾三次获得公安部颁发的金盾艺术一等奖,这比其他所有的擢授都更让他笃定,因为来自同一共同体的首肯有着家园般的体贴。

最后想说的是,德武的这些速写,即便定稿以后,仍然具有进一步延伸的无限可能性,值得我们期待。

(作者系原《上海档案》、《档案春秋》杂志主编,本文摘自2015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风情》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