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饰品(万山朱砂为什么越来越“红”)

编者按:

手机里保存的照片,都是难忘的瞬间。

那些瞬间,见证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履职足迹、为民情怀,改变着你我的生活,让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5年时间,履职初心不变。2022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让我们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机相册里的照片,看一看他们的履职答卷,听一听他们的履职故事。

【人物名片】华茜,全国人大代表,贵州黔特优品社交电商联合创始人,共青团铜仁市委的副书记(兼)。

华茜的手机相册里,几乎都是朱砂工艺品的照片与视频。

“平时工作忙,我很少拍照。”2月23日,华茜打开手机思索许久,精心挑出了3张工作照。

朱砂,曾是铜仁市闻名于世的矿产,如今已是铜仁转型发展的名片。

从2015年返乡创业至今,如何向外界推介家乡包括朱砂工艺品在内的200多种特产,就如同朱砂痣一般,成为华茜心尖上的事。

朱砂饰品(万山朱砂为什么越来越“红”)

【镜头一】探索:直播带货让大众“认识”朱砂

照片上,华茜穿着苗族服饰,拿着一件工艺品,专注地介绍着。她面前是一个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各种整齐的商品。离她最近的,是盛放着朱砂石小饰品的格子木盒。远一点的,还有用编绳与朱砂石做成的大小挂饰、手串。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地点是华茜的直播间。4年来,华茜与团队每天都会直播,朱砂在这里“活”起来。

从前,朱砂是高傲的石头,自唐代起就列为朝廷贡品。铜仁市万山区盛产朱砂,曾创下日处理千吨矿石的历史,被誉为“朱砂王国”。

让高傲的朱砂走入寻常百姓家,华茜是功臣之一。

随着资源的不可再生,2002年,矿区实行政策性关闭,万山区的发展只有走绿色转型之路。之后的多年,万山努力撕掉“中国汞都”的标签,其中最漂亮的手笔之一,就是朱砂古镇的建立。

2016年5月,朱砂古镇开门迎客,成为中国首个矿山怀旧小镇。从这时候起,万山朱砂制品逐渐走进大众视野。2015年返乡创业华茜,就一直探索,致力将这个产业发展壮大。

为了让网友更了解朱砂,华茜做了不少功课。直播时她习惯将镜头反转,取一块朱砂石,打开小手电筒照射,科普鉴别知识:“朱砂饰品一般分为原石和压制两种。原石才会有伴生石,大家看,我照一下,就会透出光来。”

华茜的用心,换来了网友的真心。与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直播不同,华茜与团队有一个不大但稳定的粉丝群,但每次直播都至少有1000多人观看。

在直播间,华茜和网友逐渐成为朋友,“网友买走朱砂工艺品,会寄来他们当地的苹果、小米、核桃等特产。”

朱砂饰品(万山朱砂为什么越来越“红”)

【镜头二】发展:推动朱砂工艺品行业建立省级标准

一家朱砂石工艺品店铺里,华茜站在柜台前,神情专注地看着手中文件。旁边的人伸手指向文件一处,在跟她交流着什么。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看似漫不经心,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年1月,《朱砂工艺品贵州省地方标准》出台。

“当时,我们在讨论朱砂工艺品的标准。”华茜说,她直播间里售卖的朱砂石工艺品,都采用朱砂原石制成。他们尝试将朱砂原石设计成家居摆件、戒指手串等文玩饰品,再交由当地供货厂加工,“每颗石头,我们都倾注了心血。”

然而并非所有生产商都采用朱砂原石生产工艺品。

打理线上店铺之余,华茜常走访售卖朱砂工艺品的店铺。同行们常聊及,除万山区外,省内外其他地区生产的很多所谓朱砂工艺品,朱砂含量低,有的甚至用其他材料代替。

华茜解释,尽管万山区已于2016年制定出我国首个朱砂工艺品团体标准《B52/0102001-2016朱砂工艺品通用技术条件》,但此标准仅限于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工业协会内部会员机构遵循。

“如果矿物替代品选择有误,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2019年全国两会,华茜提交了《建议国家制定朱砂工艺产品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建议。

事物都是从无序走向有序。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联合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工业协会,组成了16人的标准起草团队,用目测观察、放大镜观察、偏光显微镜下的观察等10多种手段,对朱砂工艺品的各项特征进行凝练汇总。

为保证不同来源样品的全面覆盖,标准起草团队还多次赴铜仁万山区朱砂工业园区及省内外朱砂工艺品加工销售市场进行取样。

2020年1月,《朱砂工艺品贵州省地方标准》出台。“我将继续呼吁朱砂工艺品行业建立覆盖面更大的标准。”华茜说。

朱砂饰品(万山朱砂为什么越来越“红”)

【镜头三】规划:结合贵州民族服饰做可持续设计

华茜与三个人围坐一桌,各自手上都拿着一枚蓝布小荷包。桌子中间,摆放着做好的手工荷包样件,及一碗朱砂粉末。

这是一张无意间拍下的照片,大家都没有看镜头。照片拍摄于2022年年初。华茜说,团队正在讨论朱砂的发展之路,除工艺品外,还打算在民族服饰上做点文章。

履职路上另一份收获,就是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那天,华茜向团队里的伙伴讲述了“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的故事。

石丽平代表早年曾从事锰矿矿石生意,为传承“苗绣”,她从“矿老板”变成“绣娘”。华茜被石丽平的情怀所感动,称她为“偶像”,石丽平也喜欢这位有想法的年轻人,亲切地叫她“小家伙”。

听着华茜说话,大家手上的活儿也没停下。他们舀一小勺朱砂粉放入土布小包,再仔细地用针线密封好。

“土布就来自贵州省松桃自治县的苗族寨子。”华茜说,万山有制作朱砂包祈福平安的传统。老人们将朱砂磨成粉末,装入荷包做成挂饰,给孩子戴在身上祈福。于是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华茜向石丽平发出了“合作”的邀约。

2020年下半年,石丽平寄来一批苗家土布制作的小荷包,华茜则负责将磨好的朱砂粉末放入其中制成香囊。

“目前,土布朱砂包销量有5000多个。”华茜说,土布朱砂包做工精致,兼具安神功能,在直播间销量虽不算好,却是很吸人眼球的小物件。

“朱砂资源有限,想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只在饰品上做文章。”华茜说,她正尝试着结合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设计出丰富多样的衍生品,比如跟苗族服饰相结合,将朱砂做成纽扣或者小配珠,“希望能邀约到更多的同行者,携手将贵州的特色好物推广出去。”

【履职报告】5年来,华茜先后提交了20多份建议,涉及产业、教育、养老、生活等多个方面。

本网记者:李思瑾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彭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