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
决赛前,加拿大计算机神仙又算出了比赛结果就是邓亚萍夺冠,和1989年都觉得是个笑话相比,这次大部分人都信了。
而对这个预测最不希望的无疑就是李粉姬了,上届她过五关斩六将,连奥运会冠军陈静都栽在她拍下、却被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乔红拦了下来,这次好不容易赢了乔红她不想再拿一个亚军。
比赛开始之后李粉姬和没睡醒似的,进攻失误频频,防守更是离谱,一个都防不住,邓“啪”的一板,“啪”的一板就是一分一分又一分,1:13落后之后李才醒过来,开始反击,打出不少精彩的球。
但是前面分差实在过于悬殊,13:21告负。第二局两个人都进入了状态,邓又喊又叫,和头母狮子似的,如果给她眼睛一个镜头的话估计是红的,李虽然不言不语但是也一跳一蹦的鼓舞自己,比分一直没有拉开,但是李也没有领先过,18:21再负。
到了第三局邓已经和打疯了似的,怎么打怎么有,李的反手根本弹不上,甚至说根本没有弹拨的机会,邓“啪啪啪”跟机关枪一样的把球一个个的拍向李,21:14拿下第三局,3:0完胜而第一次登顶。朴英顺之后朝鲜队最优秀的乒乓球选手李粉姬,只能无奈地接受两连亚的结局。
41届世锦赛之后,参加了41届世锦赛的削球手李隽,丁亚萍,直板反胶快攻手胡小新、以及没参加41届世锦赛的井浚泓等人相继离队,这一年大群68年那一拨的选手们,大部分到了海外打球。再加上先前已经在海外打球的施捷,何千红等人,海外兵团已成雏形。国内乒坛邓,乔,陈,高,刘5大主力巍峨不动,68拨运动员争奇斗艳的局面渐渐消失。
在这里多罗嗦一句,世界冠军胡小新离队的最直接原因,应该是1990年亚洲锦标赛团体半决赛,对阵韩国队胡小新先后负于玄静和与洪次玉。
再加上乔红不敌玄静和,中国队2:3负于对手,丢掉两分的胡小新尽管在后面和乔红拿到了女双冠军,但是那次的最大功臣是刘伟。刘伟单打打掉了玄静和,双打和井浚泓连续打掉了李粉姬俞顺福以及玄静和洪次玉,胡小新被冷落也是必然的了。
40届的女团冠军主力坚持了一届世锦赛,以一枚世锦赛女双铜牌结束了自己的国手生涯,退役之后的胡小新并没有出国打球,默默的远嫁广东中山,过着相夫教子的平淡日子,后来还曾经复出代表广东打了八运会。
联想到1988年亚洲锦标赛团体连丢两分的戴丽丽,1990年亚洲锦标赛团体丢两分的胡小新,2005年亚洲锦标赛丢两分的牛剑峰,都是这样结束自己国手生涯或者失去国家队中的主力地位的,让人唏嘘不已,历史真的是如此惊人的类似。
随着胡小新的离队,两年前还威震国内乒坛的湖北三剑客剩了乔红自己,独木难撑的湖北队也渐渐远离了国内强队的位置。
时至今日,除了1997年全运会上闪了那么一下的直板快攻手程蔚、以及在大阪世锦赛上和白杨合作拿下混双铜牌的詹健之外,湖北队再也没有培养出让人记得住的队员。
而随着湖北的衰落,拥有樊建欣,高军,郑源的河北队,刘伟,乔云萍组成的山东队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强的两支队伍。
邓亚萍虽然强势,但是团体比赛河南队是没有人能拿下第三分的,1991年全国锦标赛决赛就是典型,邓击败刘伟乔云萍,但是河南没有人能再拿一分,只能2:3输掉。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荷兰队头号主力李姣,当时就跟在刘伟乔云萍后面拿到了自己的唯一一个全国冠军。
1991年年底有世界杯团体赛,高军因为41届的“失利”而失去了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刘伟,结果中国队虽然捧回了冠军。但是除了邓亚萍之外都输了球,乔红在对匈牙利的比赛中14:21和17:21完败巴托菲,刘伟在对韩国队的决赛中同样的比分不敌玄静和,只有邓亚萍中流砥柱般的顶住了各路神仙的挑战。
这说明邓强势的同时也说明中国女队当时对邓的依赖,这种依赖性为后面丢掉42届单打冠军埋下了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瑞典公开赛上,以发球和相持见长的瑞典人玛丽-斯文森大爆冷门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战胜过邓亚萍的欧洲人。
1992年最重要的比赛就是巴塞罗那奥运会。经历了汉城奥运会的惨败之后中国代表团都出言谨慎,赛前普遍说能拿8枚金牌就满足了,最后出征前才磨磨蹭蹭的拿出来一个目标——“全面超过汉城奥运会”。
的确,那届奥运会之前各路对手的状态近乎疯狂,以游泳为例,美国奥运会选拔赛上狂破世界记录,逼得1991年世锦赛拿到4枚金牌的中国游泳队,竟然声称没有夺金实力。
在这种“哀兵”心态下,舆论界普遍认为中国代表团有两枚金牌是稳的,一枚是高敏的女子跳板跳水,另外一枚就是邓亚萍的乒乓球女子单打。乒乓球的压力可想而知。
乒乓球队的情况确实不怎么乐观,男单上也就马文革一名拿得出手的选手,而且基本上和欧洲选手没得打,能拿块牌就不错了。
男双当时王涛吕林刚组合1年,最多和对手是半斤八两,女单上玄,李,俞,洪,陈,齐虎视眈眈,而且当时邓虽然是世界头号,但是那两年还没有达到后来让对手提起来就觉得心惊胆战的地步,那两年输过齐宝华,陈丹累,李粉姬,俞顺福,斯文森,有几场球赢的也是磕磕绊绊。
女双虽然在41届包揽前四,但是那次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南北朝鲜的固定组合被打乱,巴塞罗那南北朝鲜都恢复了原来的组合,难度增加了许多。
乒乓球队最终的出征名单是:
男单:马文革 王涛 吕林
男双:王涛/吕林 马文革/于沈潼
女单:邓亚萍 乔红 陈子荷
女双:邓亚萍/乔红 陈子荷/高军
女双比赛是乒乓球比赛的打头炮,而恰恰又是女线难度最大的。
按照实力,巴塞罗那奥运会能夺得金牌就是这四对:玄静和/洪次玉、邓亚萍/乔红、高军/陈子荷、李粉姬/俞顺福。
其中李粉姬/俞顺福对上述三对胜绩不多,除了1989年瑞典公开赛战胜过邓亚萍/乔红外未有多大建树。高军/陈子荷是41届女双冠军,但对玄/洪,她俩就从来没赢过。唯一能与玄静和/洪次玉一争高低的就只有乔红/邓亚萍。
她们在奥运会之前共交锋了四次,前三次乔/邓全部落败,唯一一次胜利是在1991年底的瑞典公开赛上,乔/邓取胜,但胜之不易,是在决胜局17:20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
从综合实力看,有“金双打”之称的玄静和/洪次玉是夺标最大热门。与梁英子的经验和韧劲相比,洪次玉还欠缺些火候,但她两面攻的优势是梁英子所没有的。
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洪次玉颇像当年的李寿子,北京亚运会上她与玄静和的双打大放异彩,两次击败乔红/邓亚萍,夺得女双冠军。
在同年底的第一届世界杯双打比赛中,她们再次击败高军/邓亚萍获得冠军。从那时起,她们除了在第10届亚洲锦标赛上输给了刘伟/井浚泓外,几乎打遍天下无对手,韩国队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磨出了一对最佳组合。
41届世锦赛冠军陈子荷/高军被列为女双第一号种子分在上半区,同区的还有朝鲜悍将俞顺福/李粉姬和香港仔宝齐宝华/陈丹蕾。邓亚萍/乔红和金双打玄静和/洪次玉分别作为二,三号种子分在了下半区,她们之间进行的半决赛实际上是一场提前进行的决赛。
能够把目标和精力放在了金双打身上,邓/乔小组赛便差点被罗马尼亚的巴蒂斯库/乔苏爆冷,右手横板两面正胶打法的巴蒂斯库绝对是欧洲乒坛的另类,即使在世界乒坛,这种打法也是少之又少,除了后面中国队白杨和香港队桑娅婵外,没见过这种两面正胶的横板近台速度型打法。
巴蒂斯库在41届世锦赛上和希腊的格林卡合作获得混双铜牌,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时候正是状态正佳的黄金时期。而另外一名大将乔苏是典型的欧洲弧圈打法,身高力大,擅长中远台对拉,在后面的单打比赛中和玄静和苦斗5局才告负,足见其实力。
这一快一慢、一凶一稳地组合给邓/乔制造了许多麻烦,第一局先输之后第二局一直僵持到18平,这个时候如果罗马尼亚组合再拿3分的话那么回国的飞机上第一个走下飞机的运动员绝对轮不到邓亚萍(小组赛3局两胜),好在邓乔顶住压力拿了下来。
1/4决赛上半区的陈/高遇见香港怪板齐/陈,以怪制怪后陈/高3:1拿下进入4强,李/俞组合则是4盘击败了韩国的一削一攻的拐子组合。下半区邓乔战胜了巴托菲组合,洪/玄把另外一对朝鲜组合送回了家。四对最强的组合不出所料地进入了四强。
上半区的半决赛其实没什么悬念,俞顺福一直对陈子荷的长胶极不适应,朝鲜队处处被动挨打,3:1,陈高进入决赛。
下半区邓乔由于是下风球,所以赛前没有被太看好,韩国乒协甚至认为玄/洪必进决赛,根本没有到现场观战,从以往交锋的情况来看,乔红接玄静和的球、邓亚萍接洪次玉的球比较有利,但第一局是乔接洪,邓接玄,不是最好的情况,而且韩国队尤其是洪次玉特别紧张,回球非常软,往日的重板一个都没有,这么一来邓乔反倒不适应了,17:21先负。
高手对决如果是有意地改变战术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是有意而确实是自己发虚所造成的变化在被对方识破之后是很难再有胜机的。
从第二局开始还是软的一塌糊涂的洪次玉的回球给了邓乔攻击的靶子,不是直接拍死就是让玄静和很难受给出高球还是被拍死,两个21:17和一个21:12,邓乔战胜了自己的苦主玄静和与洪次玉同陈高会师决赛。
决赛陈高是胜机不多的,陈子荷的长胶怪板对同样打长胶的邓亚萍是没有什么威胁的,虽然比赛中乔红吃尽了陈子荷怪板的苦头,经常拉球下网,但是两个正手位都有漏洞的直板在攻击力上明显不如邓乔组合,3:1,邓乔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女单比赛预赛阶段没有任何冷门,中国的邓亚萍,乔红,陈子荷,韩国的玄静和,洪次玉,洪顺花,朝鲜的李粉姬,俞顺福,匈牙利巴托菲,罗马尼亚巴蒂斯库,乔苏,日本星野美香,香港齐宝华,陈丹蕾如数晋级16强。
而到了淘汰赛第一阶段也就是1/8决赛,3位中国选手都抽到了让她们头疼的对手。
邓亚萍对巴托菲
乔红对洪顺花
陈子荷对星野美香说
都是难打的球。邓和巴是老对手,虽然没输过但是前面也说了邓打这样的对手一向很难,乔在1991年的瑞典公开赛上被洪顺花削倒,洪正手反胶反手长胶两面死削,乔很容易被对方缠住;陈子荷遇见的又是在41届把她送回家的星野美香,3个人运气都不好。
但是3个人打得非常好,邓3:0就把巴送回了家,乔3:1撕破了洪的牛皮糖似的防守,陈更是21:11,21:12和21:7横扫星野美香,连同玄静和,李粉姬,俞顺福,齐宝华和乔苏晋级8强。
已经打出状态并且有一枚金牌在手的邓亚萍,气势上和技术上都压制住了俞顺福,虽然比分也一度咬住,但是还是21:16,21:19和21:17连拿3局淘汰对手第一个杀入四强。
拖着一条伤腿的乔红没有给齐宝华任何爆冷的机会,虽然齐宝华拼命想调动乔红,但是乔两面稳健的弧圈稳稳地逼住了齐,有机会就是一板,齐0:3败北。
陈子荷的怪胶对俞顺福有用,但李粉姬不吃她那一套,攻击力远不如人的陈尽管拼尽全力也以1:3败下阵来;最后一名欧洲选手乔苏在与玄静和的较量中发挥了很高水平,首局就21:14拿下,之后玄静和暴风骤雨般的展开攻击,两个悬殊的21:8把局分超出。
但是乔苏神奇般的22:20把比赛带入了决胜盘,决胜盘无论从速度还是精力上乔苏都跟不上玄静和的点了,以12:21告负,最强的前四号种子包揽前四名。
半决赛已经连续闯过难打的巴和俞两关的邓,对她从来没输过的玄更是信心十足,玄静和第一盘还没找到什么感觉就6:21惨败,第二盘玄展开反击,比分咬的很紧,邓关键球处理的好以21:19再拿一局。
第三局玄在气势上已经下去,一路落后最后17:21再负一局,邓不失一局地杀进决赛,乔再次和李对决半决赛,李21:15拿下之后忽然失去了感觉,以11:21,15:21和8:21连负三局成就了中国包揽冠亚军的辉煌。
决赛大家都应该看过了,邓前两局拼命地调动乔,脚上有伤的乔根本无力应对,6:21和8:21连失两局(8一下,邓真狠啊,一点都不给老战友面子,人家是脚上有伤唉),乔第三局找到了感觉,21:15扳回。
其实乔完全有机会把比赛带进决胜盘甚至取胜的,第四盘乔一直领先,可惜了最后那几个球,现在还记得赛点那个球乔本来已经把邓逼到后台去了,但是一个半高的机会球乔没防备一板没杀死结果被邓补上来一板反击得手。
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当时萨老头说是要去给邓颁奖,结果出发得有些晚,再一个也没想到邓前面打乔那么惨,那么快,反正第二局结束的时候萨还在路上,当时组织者担心第三局也像前面那样快就一度准备暂停一下比赛,结果乔后面很争气,拖着带伤的脚打出了自己的水平。
至于邓的小动作以及“狠”等,我想我们站在她的位置去想的话也许有些事情看得就开一些了,她对胜利的渴望是无人能及的,没了这点,她就不是邓亚萍了。
至于对错,也许和当年让球风波的恩恩怨怨数十年之后终告化解一样,需要时间的慢慢浸泡和当事人对人生的慢慢感悟吧。
正如高军后来说的:"当时打球的时候确实挺烦小邓的,心里就想她怎么那么狠啊?但是后来自己也就慢慢理解她了,谁处在她那个位置都很不容易的"。
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单,女双领奖台上站上去的8名女将全部都是世界冠军,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也是那个群星灿烂时代的一个纪念符。从巴塞罗那之后,李粉姬,俞顺福,玄静和与洪次玉这四位女将相继慢慢淡出赛场,在她们之后,国外女选手里面再无人达到世界冠军的高度。
为什么我怀念那个群星灿烂的时代?不光是激烈的竞争让我体会到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在欣赏那些激烈的竞争之中也许很多人生的哲理都能慢慢地感悟。
前面已经说了,命运这东西无从预测,历史无法改变,每一次的胜利的喜悦或者失败的苦楚都只能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抓住人生的关键机会,所谓强者创造机会,弱者等待机会,智者把握机会罢。
后来的乒乓球运动,我少了很多这种关注的激情,固然和我年龄的增加以及兴趣的多方面发展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从看球中得到的那种乐趣,毕竟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冠军的拿到与否对我没有什么影响,这是后话了。
1992年年底的世界杯双打赛,邓亚萍/乔红,陈子荷/高军,玄静和/洪次玉和齐宝华/陈丹蕾汇集到了美国的城拉斯维加斯争夺冠军,朝鲜组合没来。
上面四对不出意外地进入四强,半决赛一向跟玄/洪没得打的陈/高再次0:3完败对手,而邓/乔则跌跌撞撞的苦战5局,挽救对方2个赛点之后才艰难淘汰齐宝华/陈丹蕾,可以说从这场球开始,齐宝华和陈丹蕾组成的香港女队开始成为一段时间内中国女队的主要对手了,尤其在1993年玄,洪,李,俞相继淡出之后。
另外:这场球也印证了球路相克这一说法,齐宝华和陈丹蕾,无论从单打还是双打都和陈子荷以及高军基本没得打,但是遇见更强的邓、乔,两个人反而都打的很好,无论单打还是双打都有胜绩,像当年的李佳薇对郭跃,王楠,其实输球也不能完全说是王楠郭跃差,李确实从球路上是克她们这一类型的,这后面慢慢说。
决赛两对最强的双打再次对决,这也是四个人最后一次在世界比赛中对决,此后洪次玉就淡出了乒坛,连42届世锦赛都没有参加。邓/乔在巴塞罗那取得了胜利之后信心上对玄/洪已经上了一个台阶,而对方恰恰相反,巴塞罗那的失利严重打击了对手的信心,12:21先失一局后邓乔21:13,21:13和21:18连拿3局获得世界杯双打冠军。
那届的男双比赛奥运会冠军王涛吕林没有进入决赛,金泽洙和刘南奎卫冕成功,短命的世界杯双打赛一共就举办了3届,韩国人拿走了4个冠军中的3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