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胜负的不确定性,成为了它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为“球风潮”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俄罗斯世界杯落下帷幕,法国以4:2击败克罗地亚,捧得冠军“大力神杯”。
这一个月,我这个不懂球的,也在朋友圈里看了好几场直播,有直播球赛的,有直播数钱的,还有直播上天台的……
至于为什么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法国获得冠军,而C罗和梅西仅止步十六强,夺冠热门西班牙倒在了点球大战上?为什么没有超级前锋的克罗地亚队可以仅依靠中场组织配合获得亚军?
以上这些,有球输赢重要吗?这场世界杯,球风潮蔓延了整个社交圈。
据可靠数据称,关心球的人比真正关心足球比赛的人,多出了不止15倍。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球
球,真的能赢吗?
能,能赢的有3%,其中大部分都是庄家。
2012年欧洲杯开赛那会,高晓松在《晓说》里,就讲了一期“球”二三事,虽然他自称“阴谋论”,但看球看多了的人,也能明白,里面讲的大多都是实话。
北大中国公益事业研究所调查显示:中国每年由于球而流到境外的资超过了6000亿元。
有圈内人士说:“现象,加剧了足球的悲剧性, 它使得足球从竞赛悲剧走到了观众悲剧的层面。”
有一些上岸了的人自嘲说:“我知道球不靠谱了,也会继续寻找别的路子发财致富,得简单轻松的,最好还可以一夜暴富的那种。因为好吃懒做就是流在我身体里永恒滚烫的汩汩热血。”
可怜,又可恨,大抵就是这个样子。
一场世界杯,何必看得这么血雨腥风呢?与其输了几个钱懊悔不已,还不如来探讨一下:人们为何会沉浸在世界杯球的氛围里无法自拔?
相比于跑步或者国际象棋这种确定性较强的体育竞赛,世界杯的确定性不太强,结果又是由运气和技能相共同决定的。
首先,我们来解构下世界杯的不确定性。
世界杯,由于都是单场出胜负的,不确定性就会很强,同时又因为四年才举办一次,冠军的含金量很高,理所当然成为了全球最热火的体育比赛。
足球,是一个十一人组成的运动,单一球星对于结果的影响很小。
世界杯并没有出现类似于欧冠那种被几只球队统治的局面,更没有出现西甲,英超几只球队轮流坐庄的时代。世界杯中,上一次的冠军在这一次可能小组赛就被淘汰。弱队也能淘汰强队。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成为了世界杯最大的魅力。
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为“球风潮”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愉悦回路的形成,让我们上瘾
“据说天台都挤不下了,我要不要也买个球呢?办公室都在谈论谁赢了多少,谁又输了多少,为了加入讨论我也买一个,不然显得太落伍了。”从众心理成了触发点。
球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惊险过程会刺激大脑神经元分泌多巴胺,使人产生快乐和兴奋的感觉。
而人们大多会追求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愉悦感,就像我们都喜欢做一些冒险的事情一样,哪怕有的人看上去很安逸,但其实,他也会有对于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感的需求。
人们对球这件事感觉良好,并能从中获得快感。听上去,球能够适当地转移我们的焦虑,缓解压力,“小怡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但怕的是想“再来一次”。
“再来一次”的反应刺激,使我们的感受性逐渐降低,大脑的愉悦回路变得迟钝麻木,不断寻求强度更大的刺激感。
比如,我这次了几百块感觉不错,而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的依然是几百块,那么,兴奋感和愉悦感就会大大降低,结果很可能会押注更多的钱。
本是想通过球获得重复的愉悦感,但最终事与愿违,由于反复的动作不断降低原本的快感。
这本质是我们大脑中的愉悦回路在作祟。
大卫林登在《愉悦回路》一书中讲述了上瘾发生机制,即人为什么会上瘾?
在分析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书中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人的感官,也并非是外在的环境,而是在我们大脑的内侧——前脑的愉悦回路。
不确定性的行为能够激活大脑内侧前脑束的愉悦回路,导致这个目标区域释放出多巴胺,而多巴胺的分泌就会让你感到很快乐。
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受到这种愉悦回路的驱使,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拼命的追求快乐,以及控制快乐。一旦你获取了这种快乐,你就会想长久的保持下去,这就是上瘾。
了解愉悦回路,让上瘾变得可控
上瘾的过程是可以操控的,如果我们想让人上瘾,那就要激活大脑内侧的愉悦回路。
而心理学家通过实验也表明:通过获取信息、吃东西、玩游戏等方法都可以激活我们脑中的愉悦回路。
比如吃东西,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问他“你饿吗”,他回答“我不饿”,“那你为什么还在吃呢”,回答是“我太累了,太辛苦了”。
其实,“吃”这个动作是能够促使多巴胺分泌的,随后会给人带来一种愉悦感。你可以理解为,我们吃东西不是简单地为了填饱肚子,同时也是为了填饱精神。
又比如玩游戏,像一些领土扩张类的游戏,很能吸引男孩子的兴趣,是因为玩游戏的过程会产生一种征服和占领的快感,这种快感会让人上瘾。
回想一下,你最近有对什么上瘾了吗?它调动了你怎么的情绪,使得你对它欲罢不能?
所有的沉溺都是陷入了幻象,而破除幻象的最好办法无过于解释真实。
如今的我没有游戏瘾。但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整个周末我可以待在电脑前从早玩到晚。如果当时和我说游戏成瘾问题,和我分析游戏的利弊危害,我多半是听不进去的。
如果能回到当时,面对年轻时候的自己,我可能会这样对她说:
无论你有多喜欢一件事情,你首先应该知道它的本质是什么。
游戏的本质不是娱乐,也不是欢愉,游戏的本质就是制造上瘾。游戏的支持者说它启发智力,训练反应;而反对者会说它浪费光阴,萎靡精神。这都是盲人摸象一般的陈述,了解了事物两种极端的可能,并不意味着就真正了解了事物本身。
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游戏被创造出来,它们之间彼此竞争,抢夺彼此的用户,希望被人们接受,维持尽可能长的生命周期。所以,你大可以把游戏视作是一种生命体,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引人,留住人的时间。
制造上瘾就是游戏的本质,游戏通过上瘾而得以存在。
当你决定要玩游戏的时候,你就是选择了上瘾。欢愉、刺激、紧张都是表象,上瘾才是本质。
即便你了解这些再透彻,在未来也依然可能会上瘾,依然可能会沉溺。不同的是,你会清醒得快一些,较早地找到理性和愉悦之间的平衡点。
“世界杯球”不外如是,那些年薪上千万的精算师,擅长分析各种不确定因素,计算输赢概率,最后确定盘口,而球队,只需要配合盘口踢球就行了。
“我就是不信邪、不放手,以为会赢得一切,最后死得很难看。”这是一个徒的自白。而如果你早已看透其本质,也早已戒上岸了。
世界杯结束了,你身边的朋友们有参与球大战吗?输了?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