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美呆了~

文章来源:第二自然
ID: d2ziran
作者:第二自然媒体部
编辑:妮妮

你见过春夏之交在荒地肆意生长的花草吗?他们从根茎到枝叶都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你见过被誉为海洋精灵的水母吗?他们的每一次伞状开合都是一段空灵旋律;如果将他们装在玻璃里呢……会产生艺术的火花吗?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要解答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玻璃作为艺术品的多面性。

它可以是这样的,拥有强烈、鲜明的色彩及细微的线条装饰,流畅的造型和彷佛无可阻挡的、流动、生长的姿态。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也可以是这样的,沉静无言,在方寸之间以玻璃微观诱发人们的思想宏观。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生命一直是这颗星球上的最大奇迹,但此次介绍中,我们即将见证“尖锐冰冷”的玻璃所创造的另类生命体,在光影流动中感受玻璃艺术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来自丹麦的Steffen Dam就是一位极具特点的玻璃艺术家。作为一位“离经叛道”的工具制造商,艺术并不是Steffen Dam最初用来描绘世界的颜料。

Steffen 最初是一名正经上班族,然后没工作几年,他就感受到了工作的乏味,并想要尝试在新的领域实现自己的好奇心与创造力。1990年,Steffen与玻璃艺术家Micha Karlslund共同建立“Dam Karlslund GLAS”玻璃艺术工作室。

Steffen的早期作品倾向于利用平面的形式,呈现网格般的几何变化──依照一定的规律,组装一个个如载玻片的生物标本。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这样的小方格很轻易地让人联想起细胞,但Steffen本人对生物学并不精通,他表示“我们在创作中介于虚构和现实之间。”但细胞作为生物的一种象征,带给观看者的远不止有限的想象空间,这些躺在玻璃里的神秘生物更像是让观众触摸到了另一个未知宇宙的造物。

Steffen的另一组作品——海洋罐也广受好评。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在我的标本瓶中,没有任何东西实际存在于海洋中。它们看似真实,却并非来自这个世界,那些植物、花朵们也只存在于我的玻璃作品中,没有名字。”

当这样的标本瓶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时,Steffen创造了他最富盛名的作品——好奇心百宝柜。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那些被“困”在玻璃瓶里的小家伙们好像被定格在了某一时空,但停留并不等于静止,他们仍以一种奇妙的动态出现在我们的世界。Steffen认为:“玻璃世界中,玻璃自有他自己的时间意识。”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Steffen 的玻璃雕塑常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作品相提并论,例如Leopold 和 Rudolf Blaschka的灯雕花和海洋生物、Ernst Haeckel的博物学家画作、甚至是17世纪收藏家Ole Worm收集的Wunderkammer标本等。

而 Steffen 作品与他们的最大区别在于,他并非“复制”自然界,而是源于自然,创意自然。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他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他的百宝柜,以独特的创造力让 “不存在”的生物真实地出现在了标本瓶中。他的艺术创作跨越了学科界限,串联起艺术与生命科学之间的关联。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Steffen 一直在探究玻璃的独特色泽。他坚持使用焊枪和银箔等材料打造专属的玻璃色泽, 从不透明白到浓郁黄,他尝试以颜色成为联通现实与未知宇宙的媒介。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除了颜色之外,其他玻璃艺术家避之不及的灰尘和气泡,在他的“魔法”下全部都成了玻璃宇宙的点缀。Steffen利用这两者营造出了令人心生震撼的美感——在虚构与现实之间,将瓶外与瓶里隔成了两个世界,从而将玻璃的光影和空间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尽管这些如载玻片一样的玻璃标本看上去真实,但我们仍应该清楚,它不代表科学,只是一件艺术作品”,Steffen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创造一个概念,让观众可以通过抽象的思维,去畅想一个事物可以朝不同方向发展的模样。这块玻璃或任何隐喻的目的,都是利用一个主题来洞察另一个主题,从而向观众证明抽象思维是可能存在的。”

就像来自大海、只拥有短暂生命的水母在Steffen的标本瓶中实现了永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像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花朵在地球盛开。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

就像这幅名为“海上人”的作品,让观者透过航行图和他的躯体去发现他的灵魂。

McFadden曾这样评价:“Steffen注定有成为玻璃艺术家的使命,似乎就是为了向我们展示无形的、世界的奇迹——观察世界,我们能看到的不只是我们!而是透过简单纯粹的美,反观大自然存在的意义。”

全玻璃打造的(25岁辞职,“复原”17世纪标本,只为找寻玻璃的极致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