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城西南隅有座著名监狱,因著名戏剧《玉堂春》中女主角原型苏三曾在此受审、监禁,而又称“苏三监狱”。苏三的动人故事,给这座监狱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苏三监狱
2021年8月4日,我们来到洪洞县参观了这座明代监狱,还有距监狱不远处的关帝庙,二者相距离约500米,据说当年苏三曾在这里求得一签,最终如愿以偿,被后人传为佳话,故关帝庙俗称苏三还愿处。关帝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堂春》故事初见于明人冯梦龙编撰的白话小说《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后被改编成多种戏剧,以京剧最为著名,特别是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颤,过往的君子听我言:那一位去把南京转,替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者苏三把命断,来者变犬马我当报还……”曲调优美,传唱极广。
苏三,北直隶大同府人士,原名周玉洁。因当地连年荒旱,无以为生,其父周彦享将其卖给北京本司院乐户(妓院)苏淮(又名“一秤金”),从此改姓苏,取花名“玉堂春”。因在乐户众姐妹中排行第三,故叫苏三。后与礼部尚书三公子王景隆(戏剧中的王金龙)相识,明誓终身。沉湎于情爱中的王景隆花光了随身携带的银两,被妓院老鸨赶了出去。苏三不肯再接客,老鸨便将她以一千金的价格卖给了马贩子沈洪(即沈延林)。苏三被迫跟随沈洪回到洪洞县朝阳村的沈家。沈妻皮氏嫉恨苏三,在面中放毒,不想却误杀了沈洪。沈妻栽赃苏三并买通县官将苏三定成死罪,囚于洪洞死牢中。
王景隆发奋科场,高中后出任山西巡按。闻听苏三落难,暗中访查出真相,将蒙冤的苏三起解太原,经过“三堂会审”,平了这一冤案。
洪洞的监狱是洪洞县衙的一部分,由知县杨茂主持,建于明洪武二年(1370),占地600多平方米,是国内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明代县衙监狱。清康熙三十四年(1696)因地震而坍塌,后依明制重建。“文革”期间监狱被拆毁,1984年完全按照原来的规模和风格进行修复。
明代监狱
监狱由过厅、普牢、死牢组成。过厅是经办犯人出入狱的地方;普牢,一条狭窄的通道将12间牢房一分为二,每排6间,墙体厚一尺三寸,每间仅4平方米。通道上面的屋檐口覆盖着铁丝网,网上缀有许多响铃,门窗狭小,阴森可怖,可称为名副其实的天罗地网;普牢后面是死牢,门头额有虎头牌,死牢没有窗户,阴暗,潮湿,终年不见一丝阳光,故又称“黑牢”。内有瓦房与窟洞房,是关押重犯和死囚的牢房,苏三曾被关押在窟洞房内,后人俗称“苏三囚牢”,窑洞结构为双层窗棂,墙体厚三尺三寸。监狱院内有水井一眼,人称“苏三井”,水井旁有洗衣石槽。监狱围墙高厚坚实,墙壁厚有五尺一寸,高达一丈八,墙体内灌流沙,以防犯人打洞外逃,十分坚固,俗称丈八墙。
死牢,人称:苏三囚牢
水井、洗衣槽、丈八墙
虎头牢是苏三监狱最有特点的部分。虎头牢牢门上绘有古代传说中的凶猛动物“狴犴”头像,青面獠牙,狰狞可怖。因其酷似虎头而名,但这种怪兽却并非老虎而是龙。明人杨慎《升庵集》载:“龙生九子,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平生好讼,故立于狱门。”民间把虎头牢视为“羊入虎口有去无还”。
虎头牢门不过二尺余,墙壁却有四尺多,十分坚固。不仅如此,还有两重牢门,牢门间是一条长长的通道。奇特的是,两道牢门的门扇所开方向不同,一道朝右开,一道朝左开,据说这是明代监狱标准的死囚牢门。
虎头牢房
监狱中还建有狱神庙,古时犯人进出监狱都要朝拜狱神。苏三起解前,就在这里跪拜后方赴太原复审。
狱神庙
现苏三监狱院外新建了陈列室,陈列苏三有关冤案的丰富实物资料。据考,苏三一案中被毒死的沈洪,确有其人,家住洪洞县城东门外朝阳村,今城东村。姓申名鸿,字延令,因家道中落跑到口外贩马,赚了钱去逛京城的怡春院。骗赎苏三回到洪洞,引发此案。人们同情苏三,至今仍有人把城东村叫做“苏三家村”。
洪洞县城的文庙街有座关帝庙,据说是苏三当年的还愿处。庙创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64平方米。沿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有前殿、献殿、露台、戏台、春秋楼等建筑,两侧有东西廊房和钟、鼓楼。春秋楼又名三真阁,十字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基座为十字券拱式过街通道,上中下三层为木构建筑,墙内有8根通柱。楼内三层塑一木雕关公坐像,通高1.5米。
春秋楼(又称关爷楼)
戏台(又称演义台),戏台后春秋楼,左右为钟鼓楼
献殿,左右为东西廊房
苏三最后的结局,据《警世通言》说,结案后,王景隆及参审的官员对相关人员按刑律作了处理。然后,“密地差人将其(苏三)送至北京王银匠处暂居”。一年任满,王景隆复命还京,至王银匠居住的顶银胡同接苏三成亲。顶银胡同原在北京东城南小街内,现因城区改建已不存。当年复审苏三的公堂,一直存在于太原的府东街,大堂前立有“玉堂春受审大堂”碑碣。20多年前失火,现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