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在老特拉福德球场3:2击败了阿森纳,让自己回到了联赛积分榜的前7名,在索尔斯克亚下课后的三场比赛取得2胜1平,战绩算是可以,朗尼克正式上任之前,曼联用稳定军心的战绩给新帅带来一次信心。
曼联和阿森纳在某种程度上是较为相似的球队,防守缺乏层次感、后腰综合能力较弱导致防守渗透能力较弱,只不过曼联的渗透进攻踢的比阿森纳更高一筹,曼联的锋线把握能力高于奥巴梅扬。朗尼克要为曼联改变的东西还很多。
首发名单:曼联弗雷德 桑乔左路突击,阿森纳两翼齐飞
当万比萨卡、卢克肖没有入住酒店时,大概率已经想到了曼联会采用特莱斯 达洛特的进攻边翼卫组合,两名适合352体系的边翼卫出现在4后卫阵型时,边路就成为曼联极为容易被打爆的点。曼联是怎么应对的呢?让小麦克拖后形成伪三中卫组合,弗雷德一度担任左中场,和桑乔成为曼联的左路进攻小组,而拥有更好地速度、突破能力的拉什福德更多采用深度蹲防的方式,担任右边前卫,曼联一度形成不对称442阵型的局面。
阿森纳的阵型更加简单,看似451的阵型却让边后卫位置大幅度前提,厄德高随时支援球权侧的边路,阿森纳主打边路进攻,利用曼联边后卫的身后空间进行渗透突击。
抢开局:阿森纳高位压迫,曼联后腰空虚
某种程度上,曼联弗雷德 小麦克的后腰组合并不是后场出球的好人选,特别是采用了特莱斯 达洛特的双进攻边后卫组合的时候,他们的防守位置感并不足以让后场出球形成非常好的良性循环,阿森纳全场比赛进行了17次射门,其中5次来自于前场抢断。
阿森纳让奥巴梅扬、厄德高压曼联的中后卫,双后腰对位曼联的双后腰,两名边翼卫贴身曼联的边后卫,几乎形成1V1的人盯人防守方式,于是当开场的前几分钟,曼联的中后卫、边后卫直接脱节,就给予了阿森纳两次射门机会。如下图所示,当曼联拉开空间进行出球时,某种程度上填补空间的并不是曼联球员,而是阿森纳球员。
第九分钟的时候,曼联同样因为后场出球问题,导致球权被抢断,阿森纳发起了快速传切进攻,曼联后腰位置极为空虚,如下图所示,让阿森纳轻松起脚射门。
这是曼联一直存在的老问题,后腰的位置感导致中路非常容易被渗透突破,从而让中后卫直接暴露在对手的进攻球员身前。
曼联的进攻:强弱侧转移 渗透
本场比赛曼联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呢?很简单,掐准了阿森纳的死穴:害怕渗透、害怕强弱侧转移。如果曼联依然按照之前的边路强推的方式踢阿森纳,其实作用并不明显。阿森纳在阵地防守的表现并不弱,但是阿森纳的阵容协防能力和曼联一样容易顾此失彼,比如下图这一次的强弱侧转移球,就让阿森纳差点失去了位置。
桑乔并不是只能担任右边锋,担任左边锋时候的桑乔更加擅长面向中路的隐蔽性传中或者转移球,本场比赛桑乔2次创造进球,就是来自于左路和弗雷德的搭档。当特莱斯占据了边路,弗雷德不断前插带开防守球员时,桑乔拥有了处理球的时间,而不是只能一味地回传或者强突,弗雷德也能找到之前缺乏的转移球能力,从左路向右路进行强弱侧转移,成为曼联的主要进攻方向,再比如下图的进攻,以上图的进攻几乎如出一辙。
但是曼联的进球,恰恰来自于渗透进攻,桑乔 弗雷德的进攻组合压制了阿森纳的右路,当阿森纳的后腰、中后卫形成一条线时,阿森纳和曼联一样在防线身前的保护出现了巨大的空间,布鲁诺轻松推射破门。
阿森纳的进攻:右路进攻拉宽度,曼联防守问题依然在
特莱斯本场比赛防守表现糟糕,关键在于前压之后身后的空间频繁被利用,阿森纳扳平比分的进球就是来自于强推边路拉开阵容宽度之后传中,利用曼联后腰跟防不到位的情况,推射中路得手,比如下图,这只是曼联全场比赛的一个缩影。
全场比赛,阿森纳向曼联的禁区内传球了12次成功了5次,绝大部分来自于右路向中路的传球,少部分来自于禁区前沿的渗透传球,边后卫前压之后的空间、后腰的位置感一直是曼联本赛季最大的顽疾,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第77分钟阿森纳就差点再度扳平了比分,当阿森纳球员在曼联的左路轻松起脚传中时,身边没有任何一名防守球员存在,富安健洋可以轻松进入曼联的边路,而曼联球员没有人进行回防,通常情况下这是左路的桑乔或者换位的拉什福德应该跟进的地方。
当然,曼联遏制阿森纳的进攻也非常简单,只要阿森纳没有迅速转移球,曼联球员就能用身体对抗取得优势,下图是本场比赛的对抗情况分布图,很明显小麦克、达洛特、马奎尔的身体对抗,为曼联带来了一定的优势,曼联没有让阿森纳轻松获得球权。
结论:赢球固然是好事情,但是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
拿下阿森纳是一件好事情,毕竟目前来看阿森纳是争四的对手之一,我们看到了进攻端的进步,也要看到防守端的老问题。边前卫的回防、边后卫以及后腰球员的位置感,将会成为曼联下一步重点需要改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