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昨晚(2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个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中国健儿获得9金4银2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
面对疫情等压力,北京冬奥会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确保安全平稳运行,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出色的防疫和办赛答卷。
这份答卷,凝结着方方面面的艰辛努力。今天,小研带你一起总结冬奥赛场上的“上海元素”→
上海人的冬奥情缘
“很要强,从来没有叫苦叫累。”能够看到爱徒应清驰骋在冬奥赛场,徐汇青少体田径队的孙大强教练有些激动。
作为由上海培养参加冬奥会的雪车运动员,应清完成了北京冬奥的首秀,在女子单人雪车比赛中获得第九名。
除了应清,来自上海的刘蔚和甄恒也参加了本届冬奥会的雪车项目。
为了发展中国的冰雪运动、备战北京冬奥会,2015年,中国很多原本没有国家队的冰雪运动项目,进行了大规模的“跨界跨项选拔”,这其中就包括了雪车项目。
应清曾是一名田径运动员,主攻跨栏,师从孙海平,是刘翔的小师妹,田径训练为她参加雪车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刘蔚和甄恒也都来转型于田径。刘蔚来自上海二体校标枪队,而甄恒原来从事的则是十项全能——都是爆发力好、力量足的项目。
据了解,中国雪车国家队已连续多年在上海展开夏训,上海体育整合全市资源,提供最好的服务保障。依托城市科技研发的整体优势,为中国国家雪车队设计制造夏训专项器材——力量推车,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国雪车队提高训练效益。
“打个比方,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我就像是一名交通警察或者侦查员,而裁判就是法官。法官不可能凭空‘断案’,而他手头所拥有的一切证据就由我们这样的侦查员来负责提供。”来自上海的单板滑雪国内技术官员罗浩如此形容自己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的工作职责。
作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桥头堡,上海为北京冬奥会办赛服务保障工作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据统计,本次冬奥会赛场上,共有30多位来自上海的赛事技术官员。
来自上海的张芷源是北京冬奥会赛场上唯一的女制冰师
来自上海的“硬核科技”
短道速滑赛场,快速跟拍技术让观众看到运动员从奋力爆发到超越终点时激动人心的过程……
北京冬奥会赛场上的精彩画面给全世界无数观众留下了难忘印象。连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看来,北京冬奥会非常成功,并在很多领域都有了突破,尤其是转播和通信技术。而这背后离不开来自上海SMG旗下的转播技术团队。
在冬奥赛场上,最令人心潮澎湃的莫过于看到运动员尤其是我们中国运动健儿上台领奖。与运动健儿一起闪耀的还有他们胸前的“同心”奖牌。
在这枚“简约而不简单”的“同心”奖牌的背后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上海制造“为国造币”的匠心。制造过程中,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使用了3项自主专利,升级了14项技术标准,经过18道工序,通过20项专项质检,取得了25项第三方质量检测报告。
本届冬奥会的钢架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闫文港以4分01秒77的成绩获得一枚宝贵的铜牌。这也是中国在钢架雪车项目上获得的第一枚奖牌。
在中国钢架雪车队刷新历史的背后,也有一支上海的科技团队。
上海体育学院是中国钢架雪车队夏训常驻基地,为钢架雪车队建立了训练质量监控系统,包括机能状态、训练负荷、专项能力、训练方法、动作技术和心理状态的监测与调控。
上海的“冰雪未来”
上海下雪的天气并不多,也没有天然的冰场,借2022年冬奥会举办契机,上海冰雪运动取得快速发展。
上海发展冰雪运动是十年磨一剑,过去十年,上海不断推进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大型冰雪场地建设,这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冰场的聚集度越高,市场化效果也就越好。
上海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举办过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项锦标赛的城市,举办了九届短道速滑世界杯、三届中国杯花样滑冰大奖赛。
上海还积极培育自主冰雪赛事品牌,成功举办了三届“上海超级杯”,创设的短道速滑男女混合接力,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从普通冰雪爱好者到冰雪产业从业者,从孩子到家长,再到蓬勃发展的冬奥教育……他们都是上海这座城市“冰雪恋歌”的最好演奏者。
据市体育局的统计显示,2017年上海参加各类冰雪活动的人数为60多万人次,而到2021年,这项数据已经增长到了接近300万人次。累积举办青少年冰雪赛事5000多场次,每年有120万人次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占了冰雪运动开展的“半壁江山”。
中国人的滑雪,经济上已经准备好了,政策上已经准备好了,老百姓的喜爱度上也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不用在等待了。
“上海虽然没有大片的户外雪场甚至难以积雪,但上海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冰雪项目的人才。”在不少冰雪从业者看来,上海的冰雪发展之路具有“海派特色”——当冰雪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借助社会俱乐部培养年轻人,辅以科技助力,上海冰雪完全有能力成为中国冬奥军团中的一股生力军。
其实我们的这个室内旱雪场,最早建起来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俱乐部的会员,但没想到当它真正开业的时候,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上海一家滑雪俱乐部的创始人表示,从2015年前后开始组建滑雪俱乐部,如今,他的俱乐部已经在全国拥有4万多名会员,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居住在上海的滑雪爱好者。
另外,随着“北冰南展”的推进,出现了一批北方退役冰雪运动员来上海发展的热潮,前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选手,获得过冬奥会第四名的运动员马晓军就是其中一员。
马晓军还记得自己十几年前,刚刚开始在上海推广冰球时的场景:“大家对冰没有认知,完全不懂,人就是‘懵’的。”
还是要踏踏实实一点点干,急也没有用。上海冰球就像是我在养孩子一样,一点点等他长大,十几年了,终于从一个小宝宝长成了一个少年的感觉。
在马晓军的回忆中,上海冰上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和冰场的增加是相辅相成的,从最开始面积很小的商业滑冰场,到后来,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的冰场陆续出现。
“教练的数量在随着冰场的增加而增加,上海整体的教练能力也非常强。在基础培训这一块,每一家俱乐部都有很优秀的教练团队。”
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力量的共同助力,上海冰雪场地的版图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冰场14块、室内滑雪场所43处、冰壶场地3个、8条冰壶道,各类冰雪运动分布于13个区、4所高校;全市共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速度滑冰、冰壶、雪车、滑雪等7个冰雪运动项目。
此外,上海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冰雪之星”,预计于2022年建成,每年将吸引游客量超过320万人次。
上海的“冰雪恋歌”正在奏响
从0到1
上海在不断突破
未来的上海
将演绎更多的“冰雪故事”
资料:上海大调研
编辑:陈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