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目光正汇集在卢日尼基体育场的中圈,等待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开球时,电视信号突然切到了一个小黑屋。在一排密密麻麻的显示器面前,几个人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着。
这是历史性的一个镜头。他们是本场比赛的视频助理裁判,简称VAR。
在法国与澳大利亚的比赛中,格列兹曼接队友直塞插入禁区,澳大利亚19号球员里斯顿速度处于劣势,无奈倒地铲球,格列兹曼摔倒。当值主裁塔兰尼古拉斯没有表示,比赛继续。待死球出现后,VAR迅速介入,尼古拉斯也冲到了场边的电视机观看回放。
世界杯VAR回看首秀
格列兹曼获赠VAR点球
几十秒后,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因VAR而被改判的点球出现了。
对于足球来说,VAR不算是全新事物。但在世界杯的这样一个舞台,饱受非议的VAR首次加入,是否会喧宾夺主,成为堪比大力神杯归属的一大悬念。
VAR如何运行
6月9日上午,意气风发的因凡蒂诺对外正式揭幕了国际广播中心。当天,众多媒体抵达这里,并预约了详细的探访。整个探访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共6批记者前后深入国际广播中心。往年,国际广播中心并不会受到公众如此大的关注。但这一次,视频助理裁判工作室将设置于此,为所有64场比赛的主裁判提供执法帮助。
这里设置了两个房间,共四套完整的设备。即便是那些有四场比赛的比赛日,也可以同时应付。每套系统堪称豪华,光电视屏幕就有14块。各种键盘、鼠标、按钮一应俱全。其中,一个巨大的绿色圆形按键像是魔法开关,一旦按下,就可以和远在俄罗斯各地的赛场的主裁判进行实时通话。
腾讯体育独家探访VAR裁判间
而视频助理裁判组的人员配置更是庞大,国际足联将为每场比赛指派四名视频裁判,他们负责观看画面分析犯规与否。其中,有一名裁判专门负责观看越位的判罚,他前面的电视,也会一直给出最适合观看越位与否的视角。另外,还有四名视频切换技术人员,为裁判寻找角度最好的回放片段。可以说,在硬件和人力配置上,已经不能更豪华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全世界的球迷在观看比赛时第一时间掌握VAR介入时的状况,国际足联专门为俄罗斯世界杯的视频裁判系统设置了与解说席、电视转播、文字媒体席和现场大屏幕的连接。
在视频裁判工作室,会有专人操控这套系统,简单几个按钮,就能让转播信号中出现相关信息,告诉外界视频助理裁判是否在介入,或者视频助理裁判正在检视的什么。同时,一旦视频助理裁判完成了一次确认,视频裁判工作间的画面就会被电视导播切入直播画面。
可以说,虽然视频助理裁判只能在一间小屋子里工作,但国际足联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把他们的工作摊在阳光下。
这间封闭的工作室就是要让判罚晒在阳光下
工作流程上,视频助理裁判组分为一名视频助理裁判长,以及三名视频助理裁判助理。视频助理裁判长会紧盯直播画面,当有争议的情况出现,视频助理裁判长则会立刻指派任意一名视频助理裁判助理检视。四名裁判一起工作,也是为了应付短时间连续出现争议判罚的情况。如果确认是明显误判,则会和主裁沟通。
对视频助理裁判来说,走进这间屋子工作,绝不是轻松的事。中国足协裁判总监刘虎就曾介绍视频助理裁判的工作状态,“裁判吹停了比赛,等待工作间里的回放结果,大家需要以最快速度找到最合适的镜头和角度,然后做出判断。如果当时带着心率表,每个人的心跳数都会超过180下。”
视频助理裁判的分工
现任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前光头裁判科里纳,就在世界杯前一天的规则讲解中公开表示,“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工作,裁判不可能西装革履来到视频裁判工作间,因为他们肯定会汗流浃背,所以他们会穿着裁判服来工作。”
当然,国际足联对视频助理裁判也是信心满满,此次VAR运行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国际裁判专家罗伯托罗塞蒂表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世界杯不是搞实验的地方,整套系统已经运行了两年,在很多赛事都经过了测试。运行得非常畅顺,一定会成功完成这一次世界杯的任务。”而科里纳则说,“是时候让VAR来证明自己了。”
曾饱受争议的VAR
自从2016年年初,负责维护、决定足球规则国际足球理事会决定允许足球比赛开始试验VAR技术后。国际足联联合会杯、德甲、意甲等大舞台开始陆续引入该项技术。但是,非议从来没有停止过。
去年的联合会杯,智利面对喀麦隆的小组赛,一场比赛中VAR两次介入,虽然判罚全部正确,但完全破坏了比赛的流畅度,以及球员和观众的情绪。那届比赛,每逢球场的大屏幕打出VAR正在工作的字样,观众都是一片嘘声。尽管在联合会杯结束后,国际足联宣布所有VAR判罚均正确,但无疑比赛的精彩打了一些折扣。
联合会杯VAR投入使用
被VAR吹掉的智利进球
2017至18赛季的德甲,视频助理裁判频频闹出大笑话。美因茨对阵击败弗赖堡,上半场结束前,美因茨传中球打在了弗赖堡队员的手上,裁判没有表示,比赛也进入了中场休息。随后争议的瞬间出现了,主裁判似乎改变了想法,他使用VAR进行求助,决定将这个球吹罚为点球。但此时双方已经离场准备休息,甚至已经有球员进入了更衣室。他们只能在裁判的要求下重新回到场内,当点球被罚进后,已经是官方时间的第52分钟。
北京时间2018年1月25日,意甲联赛桑普多利亚主场对垒罗马。此役上半时43分钟,主队前腰加斯通-拉米雷斯左翼传中,罗马后卫科拉罗夫门前凌空飞铲断球,门将阿利森将球没收,随后过了许久,主裁突然吹停比赛,在全场一片惊讶声中,主裁走到场边回看录像,确认科拉罗夫手球。时隔2分钟,主裁判才经录像裁判提醒改判给桑普一个点球,堪称意甲史无前例的“壮举”。
至于近在眼前的中超,VAR几乎可以是失败的。主裁判依赖、滥用VAR的情况,几乎每场比赛发生。刚过去约半个赛季,就有至少4场比赛因为VAR的介入,出现了超长补时,甚至要到第101分钟才能结束比赛的情况。
VAR,为足球比赛带来了太多以前想象不到的尴尬状况。
有时候,主裁判获得了让时间倒流的能力,能追溯到很遥远的犯规。有些主裁判,太过依赖技术而丢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同时,在慢动作、辅助线、360度镜头的帮助下,足球比赛的高对抗性也被扼杀。
主裁判扼杀比赛流畅性
今年4月的国际体育记者大会上,瑞士籍足球裁判马西莫布萨卡向全球记者介绍视频助理裁判,惹得全场参会的媒体群情激昂。在讨论到具体判罚的尺度上时,很多记者问他,如果进攻球员仅仅向前探出了30厘米的距离,算不算越位。
要知道,在硕大的足球场,加上球员又是不规则的物体,30厘米实在难以分辨。但马西莫布萨卡坚定地说,30公分足够被判定为越位。这引起了现场大部分记者的强烈不满。
中超广州恒大与山东鲁能的比赛中,高拉特接队友的禁区内横传抢点得分,无论是现场的媒体,还是双方的球员,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对这个进球没有太多异议。偏偏当值裁判经过VAR的提醒后,判罚进球无效。当时,连某些电视台的解说员,通过直播信号的多次回放,也无法确认越位的事实。
事后,需找到视频助理裁判所看的画面,通过密密麻麻的辅助线,才能够发现高拉特确实凸出了那么一点点。但就如马西莫布萨卡口里的30公分一样,如此判罚,过于严苛。以后,也许再也不会有因扎吉那样的球员。
国际足联拨乱反正
无论是国际足联,还是国际足球理事会,都曾明确表达对VAR的态度。科里纳曾说:“视频助理裁判的目标,绝对不是追求判罚达到100%的准确。而是避免重大误判。”而在国际足球历史会的官网上,明确了VAR使用的两大原则。其一,最小的干扰,最大的收益。其二,只要在主裁判的吹罚明确错误时,VAR才能够介入。
所以,至少在口头上或是纸面上,国际足联对VAR的态度非常简单明了,主裁判才是比赛的关键,VAR是一种辅助手段,帮助主裁规避那些明显的误判。
何为明显的误判,并没有客观的标准,我们可以尝试举一些例子。比如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比如南非世界杯兰帕德面对美国队射出的惊天重炮,比如韩国队在02年世界杯上的种种获利。这些肯定是我们希望VAR能帮助主裁判规避的错误。
但如上文所述,那些需要放大镜、辅助线才能看到的越位,是否应该被算作清晰的误判呢?
去年联合会杯被VAR揪出来的汗毛越位
很遗憾,从这两年的实践来看,VAR的介入,已经远远超过了所谓清晰的误判。虽然决策者们都声称不需要100%的准确,但实操者却都过于害怕哪怕1%的纰漏。
好在,几场世界杯比赛看下来,主裁判对使用VAR相当克制,让这项技术趋近于理想的样子。
首先,这一届世界杯,国际足联要求裁判在碰到难以看清的越位时,延缓举旗,待进攻完结后,再通过VAR进行决策。指导思想上,就希望保持足球的顺畅度。
在俄罗斯,主裁判恢复了铁面判官的形象,而非VAR的傀儡。C罗晃过纳乔摔倒,当值主裁坚决示意点球。冰岛球员在禁区内封堵时手球,主裁却果断地拒绝判罚点球。如果一帧帧拿慢镜头检视这些画面,判罚并非没有瑕疵。但主裁判没有依赖视频回放,而是主动推动比赛进程继续,维护了足球比赛的流畅性。
C罗倒地,裁判果断判罚点球
另外还有一个最简单的评判维度,这三个比赛日的八场比赛,都没有出现因VAR而引起的超长补时。足以说明视频助理裁判的存在感不高。
当然,这几场比赛,也没有出现过太过复杂的情况。若出现那种争议判罚出现后,比赛要进行三五分钟后才能出现死球的情况,主裁判应如何权衡,还需要经过实际情况的检验。
有人说,VAR的出现,消灭了足球的不确定性。那这样的争论实际上会一直进行下去,不会有完美的答案。总有人享受残缺之憾,执着地认为裁判的错误也是美丽的一部分。
这更像是世界观的不同,并没有孰是孰非。因为同样有人,再也不想看到球员遭受巨大误判后的懊恼与无助。既然国际足联已经决定承担足球失去部分偶然性的风险,那接下来要做的,则应该是最大化降低VAR对足球流畅度的伤害。
至少目前,本届世界杯的视频助理裁判,干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