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电影如果能提前两个月上映,可能会更好些。
因为能蹭上世界杯的热度。
如今熬过了国产电影保护月来到我们面前,抱着对足球运动的热爱,以及对当时输的大量银子的惋惜,院长还是去看了这部电影。
足球历史上众多巨星各领风骚,影片的传奇就是很早期的一个风骚球员——贝利。
全名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被誉为是现代足球历史最佳球员,生涯出场1366场比赛,进1283球,夺得了三次世界杯冠军。
相当的牛×。
影片讲述的正是1950年到1958年之间,他从一个小娃娃成为世界杯冠军的过程。
1950年的巴西世界杯,巴西输了,举国上下难受得不行。
院长起初甚至没法理解他们为啥这么难受,想了想才发现是我们已经习惯国足输球了。
那一年十岁的贝利还在给人擦皮鞋,流着眼泪说要赢世界杯,然而当时的巴西人民已经对本国的足球非常失望。
当时的巴西队踢的是“任加足球”,起源于一种传统巴西武术,算是种“功夫足球”。
然后这种功夫足球就被欧洲人吊起来打,毕竟欧洲足球职业化的发展更快,足球技战术也更先进科学。
因此纵然年轻贝利因为天赋和努力走上了职业球员的道路,甚至入选了国家队,但在踢法上,都被要求向欧式足球靠拢,不许走野路子玩花活。
影片的核心就在这一点上展开——人,总该要面对自己。
是什么人,就要做什么事。
那时的巴西球队强行学习欧洲踢法,无异于邯郸学步,最后赢得世界杯冠军还是靠解放天性,用出他们最喜欢的任加足球。
而片中贝利能对抗足球发展的大潮逆流而上,靠得是家人带给他的羁绊。
三个字:做自己。
片中贝利父亲的职业生涯半途夭折只能做清洁工维持生计,也没有因此扼杀孩子对足球的热爱。
母亲更是怕孩子受伤,却是她联系了球探,送贝利去了职业球队。
一个足球传奇的诞生,就是这样的过程。
正视自己,坚守本心,用自己的方式去赢,最后成为一代球王。
这部带有童话色彩的传记片,运用了大量的逆光、柔光镜头,增强了主人公们的意志作用,弱化了足球赛场的原貌。
贝利本人的客串,更是给影片增添了一丝回味,他回头看着扮演自己的小演员远去,眼里全是自己当年的回忆。
球迷看本片自然会热血沸腾,但不代表这部电影没问题。
片中无论巴西人欧洲人,都在说英文,就挺奇怪的。
而且解说席上居然还有中国,又是个不大不小的bug。
因为中国最早转播世界杯是在1978年,还是盗的国际公共信号。
坚守真我虽然没错,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历史的洪流中逆流而上。
如今欧洲足球的发展,有目共睹,巴西队里挑大梁的内马尔,也是早早就来到欧洲踢球。
结合史实,不能说巴西队是靠武术征服了世界,也不能说只要做自己就一定能赢。
就算送国足那帮人去少林寺训练个几年,也未必能出线。
马克思的思想传到中国,我们也没有生搬硬套,而是研究出了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归根结底,人还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贝利这种天选之子,就该在球场上大放光芒。
退役以后还能用一张乌鸦嘴上头条,看好谁谁就回家。
转眼间世界杯已经结束了近两个月,C罗甚至离开了皇马去了尤文图斯。
时间的流动不会因为任何人停止,站在历史长河中回头望去,也只能看到英雄们渐行渐远的背影。
而在我们谈及他们当年的高光时刻和高超球技,不妨也从他们身上吸取些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