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代题记·贺敬之《回延安》
“知青”老画家孙新民:
情系“第二故乡”,义教反哺乡亲
特约记者 刘平成
“六十三年前,诗人贺敬之创作发表的长诗《回延安》,每每读来总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当年诗人重回延安的心情,也就是今天时隔44年的我,再回咱们小山村的真实心情写照啊!”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几经电话联系几次相约未果之后,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的68岁“知青”画家孙新民,历经舟车劳顿,北京—莒县—源河,终于赶到了自己曾经“上山下乡”的第二故乡——源河村,去村东岭给已故恩师王玉宽老先生扫墓,并满含深情,向陪同的村干部倾吐了这次源河行的心声。
——“四眼”回来了。
随着四月和煦的春风,消息迅速在莒县库山乡源河村传播开来。
“四眼”是谁?这是当年老乡们特意赠给戴眼镜的济南“知识青年”孙新民老师的专用昵称。
40多年前,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副黑框近视眼镜,系“小鲜肉”老师孙新民的标配。那些年,乡村戴近视眼镜的年轻人,如同那个贫穷年代乡村少年儿童中的小胖墩一样,少而又少实属鲜见,于是孙新民“四眼”的雅号“一炮打响”,尽人皆知。
孙新民,原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美协会员,获评“最具文化魅力艺术家”称号。
时间上溯到1968年那个寒冷的冬季,刚刚中学毕业、虚岁只有18岁的孙新民,随着席卷全国“上山下乡”运动的洪流到了莒县,辗转来到地处沂蒙山区的源河村“插队落户”,成为最早来该村的济南“知识青年”。
孙新民天资聪颖,文化水平高,下乡不久就被当地教育部门招收为小学教师,自1971年秋到源河小学担任体育和美术课的任课教师,直到1975年暑假后调离,在这个小山村度过了5个年头。
孙新民老师不简单。
“他能让乡下的娃们懂艺术有出息,就是俺乡下人的贵人,俺服他!”在村民们眼里,孙老师有一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笔,有一身化剑为犁的正能量,他就是现代文明和文化知识的“播火者”,从而倍受全村男女老少的喜爱。
40多年前的偏远乡村小学,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包括软硬件建设还是十分简陋落后,黑屋子(教室)、土台子(课桌)、泥孩子(小学生),条件限制,村村如此。
孙新民到校后,在校长的支持下,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教学革新活动,包括在各班级建立起少先队大、中、小少年先锋队组织,各班级建起属于自己的小小图书室,倡导开展小学生个人和家庭爱国卫生活动、定期举行野外登山、沙滩玩水、打篮球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尤其是他注重配合形势与政策,在校内外发起看图识字扫除文盲等文体活动,不仅校园里画满了孙新民老师自己画的领袖像、写上的领袖语录,还在源河村主街两侧墙上,绘制“以图说话”的文化墙,用大气漂亮的简笔画配以遒劲的文字,向村民普及文化知识。
上世纪中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一样,显得十分贫瘠而匮乏。孙新民真诚待人,帅气、才气、人气指数飙升爆棚,他的到来,瞬间打破了这里刻板沉闷的“小气候”。他所带来的不仅是大城市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带来了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落后守旧的小农意识的碰撞,活力迸发的思维与阳光理想的交融,给沉闷的乡村生活注入能量和信心,犹如酷暑的田野上,吹来的阵阵宜人清风。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四月的鲁东南乡村大地,花香鸟语,如诗如画。在离开“下乡插队”小山村、时隔近半个世纪后,孙新民甫踏上这片让他魂牵梦绕的热土,缓缓穿行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大街小巷里,重拾青葱岁月的难忘印记,看到闻讯赶过来的一张张或熟悉或模糊的面孔时,心中有几分伤感更倍觉荣幸。他仔细地抚摸着一道道坍塌了的老墙,紧紧拉住昔日房东大娘、大嫂和曾经的同伴及自己学生的双手,泪湿衣襟,难以自抑。
日照日报、黄海晨刊、日照新闻网、主流日照客户端、主流日照微信公众号、主流日照小程序等本社媒体发布内容中,注明来源为“日照日报”“黄海晨刊”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本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转载或引用,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为:“日照日报”或“黄海晨刊”。转载本社记者稿件需经本社授权。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