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唯一一次世界杯冠军(等待55年、几代球星更迭,英格兰冲击大赛第2冠)

英格兰唯一一次世界杯冠军(等待55年、几代球星更迭,英格兰冲击大赛第2冠)

英格兰击败丹麦,闯进欧洲杯决赛。

1966年世界杯,在博比·查尔顿、博比·摩尔、赫斯特等球星率领下,本土作战的英格兰一路过关斩将,在温布利球场捧起了雷米特杯。

之后55年,“三狮军团”经历了几代球星更迭,20次征战世界大赛始终无缘决赛,唯有今年夏天才凭借凯恩、斯特林等球星的出色发挥,闯入2020欧洲杯决赛。他们将在7月12日与意大利队争夺德劳内杯,地点依旧是温布利球场,在现场数万球迷的见证下,英格兰人有机会真正让足球回家。

英格兰唯一一次世界杯冠军(等待55年、几代球星更迭,英格兰冲击大赛第2冠)

“快乐男孩”斯特林表现出色。

钩沉

雷米特杯仍熠熠生辉

对于普通球迷来说,1966年世界杯是太过遥远的回忆,但英格兰球迷至今难忘。身为东道主,“三狮军团”在家门口捧起了雷米特杯,那是英格兰队史唯一的世界杯冠军,也是仅有的世界大赛冠军。

功勋主帅拉姆塞当时首创了442阵型,队长博比·摩尔坐镇后防线,博比·查尔顿是球队的进攻核心,从乌拉圭、墨西哥、法国所在的小组出线,接连淘汰阿根廷、葡萄牙,凭借赫斯特的帽子戏法,在决赛中击败联邦德国,成功在本土捧杯。博比·查尔顿获得世界杯金球奖,成为英格兰队史最伟大的球星之一。

英格兰唯一一次世界杯冠军(等待55年、几代球星更迭,英格兰冲击大赛第2冠)

英格兰离欧洲杯首冠只差一胜。

孤星

金靴莱因克尔缺帮手

以新科世界杯冠军的身份参加1968年欧洲杯,博比·查尔顿又率队获得季军。但好景不长,随着一众名宿退役,上世纪70年代,英格兰队迎来队史最低谷,连续缺席1972年欧洲杯、1974年世界杯、1976年欧洲杯、1978年世界杯等4届大赛。

直至莱因克尔成为“三狮军团”头号球星,英格兰才重回正轨。1986年世界杯,莱因克尔打进6球成为金靴,可惜球队遭遇了马拉多纳率领的阿根廷,8进4的比赛,马拉多纳接连上演“上帝之手”和连过5人破门,让英格兰止步8强。

莱因克尔后来又参加了1990年世界杯,打进4球,两届世界杯、12场比赛攻入10球,成为队史世界杯射手王,他也参加了1988年、1992年欧洲杯,英格兰均没能小组出线。在莱因克尔的巅峰时期,身边没有太多帮手的他略显孤独,拿到1990年世界杯殿军已属不易。

英格兰唯一一次世界杯冠军(等待55年、几代球星更迭,英格兰冲击大赛第2冠)

备注:1972年、1976年、1984年、2008年未晋级欧洲杯正赛。

星耀

“曼联92班”挑起大梁

以贝克汉姆、斯科尔斯、内维尔兄弟为代表,代表曼联青年队获得1992年青年足总杯冠军的一代球员被称为“曼联92班”,他们联手缔造了曼联在英超赛场的辉煌。随着莱因克尔的告别,“曼联92班”逐渐在英格兰挑起大梁。

1996年欧洲杯,内维尔兄弟早一步登上世界大赛舞台,与阿兰·希勒、保罗·因斯、加斯科因、麦克马纳曼、索斯盖特等名将,帮助英格兰闯入4强。1998年世界杯,贝克汉姆、斯科尔斯等“曼联92班”成员以及欧文等新星集体亮相,英格兰开启众星云集的时代。

英格兰唯一一次世界杯冠军(等待55年、几代球星更迭,英格兰冲击大赛第2冠)

备注:1974年、1978年、1994年未晋级世界杯正赛。

遗恨

“黄金一代”难造辉煌

在贝克汉姆、欧文、斯科尔斯等仍处于巅峰期时,得益于英超联赛水平不断提高、影响力日益扩大,英格兰本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球星。杰拉德、兰帕德、费迪南德、特里、鲁尼等球星相继入选英格兰,“三狮军团”的“黄金一代”开始崛起。

不过,自2004年欧洲杯开始,“黄金一代”领衔的英格兰始终无法取得突破,2004年、2006年、2012年均止步8强,2008年甚至无缘正赛;2010年世界杯止步16强,2014年世界杯小组未出线。空有大批的顶尖球星,换了多任主帅,最后只是一场空。

英格兰唯一一次世界杯冠军(等待55年、几代球星更迭,英格兰冲击大赛第2冠)

平民化的英格兰爆发出强大战斗力。

现状

平民英格兰创造历史

2014年世界杯,杰拉德、兰帕德打了最后一届世界大赛,鲁尼也在2016年欧洲杯后慢慢淡出,“黄金一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亨德森、凯恩、斯特林、沃克、斯通斯为代表,“三狮军团”开始更新换代。

顶尖球星屈指可数,阵容以年轻球员为主,主帅换成本土名宿索斯盖特,英格兰反倒越打越顺。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球队意外闯入4强,最终获得殿军。本届欧洲杯更是历史性地闯入决赛,也是55年来再次闯入世界大赛决赛。

与法国、比利时等大牌云集的强队相比,这支英格兰略显平民,知名度较高的只有凯恩、斯特林、亨德森等少数几人。但就是这样一批球员,接下来有机会完成众多前辈无法企及的成就,帮助“三狮军团”首夺欧洲杯冠军。

新京报记者 徐邦印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