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瑜(惠州两位传承人的故事: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藤、竹这些大自然馈赠的材料,在手艺人的双手之下像变戏法一样神奇。在惠阳,藤制家具、客家凉帽是目前为数不多仍坚持传统手工而制作出来的手工艺品。

  打破传统,推陈出新,不断推出满足现代品位与追求的时尚藤制品,20多年的坚守中,维墩藤器主理人黄祝浓秉持匠心传承的理念,让这些伴有手工温度的作品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母亲手里接棒前行的陈瑾瑜,如今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凉帽技艺传承人,经常进校园、到社区展示客家凉帽制作工艺……她还计划开客家凉帽DIY基地,让更多人关注、学习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把这一客家文化传承下去。

  近日,记者走近这两项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者、坚守者,感受她们在平凡事业中的坚守与破局。

黄祝浓:有一种比藤条还韧的坚守

  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藤制家具,将藤条紧密缠绕,或纯藤,或藤木结合,在交错相连中变出藤椅、藤床、藤桌、藤灯……藤制家具以其透气凉爽、解暑排汗的特点,尤受南方人喜爱。

  在“老惠阳”黄祝浓的眼里,藤制品不仅是一种记忆中的情怀,更是优点突出、符合健康生活定义的现代家居产品。她创办维墩藤器,亲手经营打造,使其成为惠阳本地有着24年历史的家具品牌。而她,历经商海沉浮,始终不改初心,成为惠阳传统手工艺中的坚守者。

陈瑾瑜(惠州两位传承人的故事: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藤编工艺传承人黄祝浓。

  从小对编织工艺有浓厚兴趣

  维墩藤器位于惠阳秋长主干道人民二路旁,里面是琳琅满目的藤制家具:从沙发到床,从梳妆台到茶几,从客餐厅卧室的大家具到阳台装饰小配件,从中式传统的酱色到地中海风格的多彩,从传统的厚重到北欧的简约,款式各异,无所不有。在藤编工艺传承人黄祝浓的带领下,维墩藤器已打造成集生产制造、设计研发、传承创新、销售管理于一体的知名藤编家居企业。

  黄祝浓坐在一把藤椅上,经过岁月打磨,扶手的藤面光滑亮泽。“这个沙发已有十几年了,不会变形,关键这是零甲醛的,环保健康。”一句话点出了藤制家具的优势。这也是长久以来很多人青睐藤编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藤编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有悠久历史。清代文学家屈大钧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藤器者,十家有二。”在清朝乾隆年间,以编织竹器、藤器为主的手工编织工艺,就是归善长兴约(今秋长)棚下岭黄屋村黄氏族人的重要谋生手段。黄祝浓的先祖黄腾清就是当时十里八乡有名的编织大师,他编织的竹器、藤器样式新颖、做工精致,产品一送到淡水老街的店铺里,几天时间就被销售一空。

  黄祝浓从小看着父亲用那灵巧的双手编织出种类繁多的竹编家具和藤编家具。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她对编织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1997年,为了弘扬祖传的手工编织工艺,黄祝浓辞去学校的公职,创办维墩藤器厂。

陈瑾瑜(惠州两位传承人的故事: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各种藤制家具。

  20多年带出一群资深编织工匠

  藤编所使用的藤料,黄祝浓通过无数尝试、对比,选用来自印尼热带雨林的蔓生植物,质好而坚韧。不同的藤在韧性、密度和重量上都有所差别,常用的有玛瑙藤、白藤、红藤等品种,可以编织出各种形态的家具。最大特色是自然透气、冬暖夏凉,防蛀虫,不会轻易变形和开裂等。藤制家具往往可以用几十年,也称之为一代藤制品可用三代人。

  在维墩藤器的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藤器的制作过程。藤,粗似原木,初识以为是木棍,而在藤编师傅的手中,演化出家具的各种形态。

  在制作之前,这些藤会经过打磨和蒸煮处理,使其光滑并且更能防虫防霉。一件做工精致的藤木家具,要经过七八十道工序,复杂的图案则需要用到十余种藤草穿插交织演绎。粗直的藤条,经过在烤火器上来回烘烤后,固定在两个铁质圆模中间,在师傅的暗劲发力下,笔直的藤条很快扭出优美的弧度,再将藤条的尾端削尖,框架固定,一个座椅底座便打好了;另一头,千百根纤细的藤篾在师傅粗厚的手指下交织翻飞,不同颜色的藤篾盘绕缠结,美丽的纹路逐渐显露出来。

  藤制家具是纯手工制品。要制作精美的藤器,依靠的是工匠娴熟的手艺。从1997年开厂至今,黄祝浓带出了一群资深编织工匠,年纪最大的已60岁。

  制骨架——编织——刮腻子——打磨——上油,这些环节全是手工操作。即使是娴熟的师傅,制作一把椅子也需15~20天。

  计划增开一条生产线迎接更大挑战

  回想创业之初,企业以代加工为主,由于编织工艺水平超群,订单应接不暇。到了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订单锐减,工厂难以为继。

  黄祝浓当时感到迷茫,一度产生解散工人关闭厂房的念头。但当她在车间,看到一根根藤条在编织艺人的手上飞舞,交织成一件件充满希望的藤器产品后,她下定决心:坚持!因为,每一根藤条的编织都是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每一件藤器作品的完成,都是对先辈传统手工编织工艺的传承和坚守。她带领员工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藤编工艺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维墩藤器紧跟市场需求,开发了一系列海洋风格的藤器产品。这些精美的产品多次在深圳文博会、广东省旅游博览会、惠货全国行的展会上精彩亮相。现在,公司通过直营、加盟等方式,开设了20多家维墩藤器家居店。

  近两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出口订单日益缩减,黄祝浓的加盟店也逐渐萎缩。坚守还是放弃,是这段时间黄祝浓日夜思考的问题。除了销量问题之外,更多顾虑是越来越少的“新鲜血液”加入这个手工行列。

  可放弃谈何容易?自己一手打造的工厂,有一批跟了20多年的手工艺人以及一些偏爱藤制品的老顾客们,黄祝浓不忍心放弃。接下来,她谋划开辟一条新的生产线,制作藤木参半的新产品,升级产品类型,更新产品样式,更加符合现代城市人对极简风的审美需求。

陈瑾瑜:20多道工序一针一线缝制凉帽

  “围屋方方呀凉帽圆,哥想妹呀心似煎……”一句客家山歌,唱出祖祖辈辈客家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两样传统——围屋与凉帽。

  淡水街道下土湖苏屋村有着惠州唯一的客家凉帽制作技艺传承基地,传承人陈瑾瑜仍坚持传统手艺制作,并常常带着材料、工具和手艺走出基地,到校园、到社区、到展会,展示客家凉帽制作工艺,让更多人认识这项广东省非遗技艺。

陈瑾瑜(惠州两位传承人的故事: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客家凉帽技艺传承人陈瑾瑜和母亲一道制作凉帽。

  女承母业成为行家里手

  客家人把凉帽称为“凉笠”,是客家女子出门、劳作时戴的遮阳帽,中间铺上一方毛巾或布巾,防晒又透气。

  有传说,惠州客家凉帽与北宋文豪苏东坡相关,又称“苏公笠”。相传,东坡谪居惠州期间,有一天见爱妾朝云顶着烈日打理花草,为了让她不受日晒风吹,在当时的竹笠中间开了一孔以适应发髻,人们见此纷纷仿效,于是日渐演变成凉帽。

  从清代记载客家凉帽制作工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淡水的客家凉帽制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享有盛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淡水镇政府开办淡水凉帽厂,制作的凉帽远销广东各地、香港和东南亚。

  说起淡水客家凉帽制作工艺,不能不提陈瑾瑜的母亲朱冠玉。作为土生土长的淡水客家人,朱冠玉自小戴着凉帽干活,当时客家凉帽对客家女人来说不仅仅是遮阳工具,还是客家女人的特色穿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淡水镇政府组织朱冠玉和年轻人到乡间寻访老艺人学习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筹建凉帽厂。

  就这样,朱冠玉与凉帽结下一辈子的缘分。她很快学会了凉帽制作工艺,甚至成为“全能手”。当年的淡水凉帽厂开在淡水红旗大街附近,最高峰时有100多位工人,生产的客家凉帽和竹制品经常参加广交会,产品销往广东各村镇,出口香港和东南亚。

  改革开放后,各类商品日渐丰富,凉帽生产逐渐式微,凉帽厂解散,老一辈的制作手艺人相继老去,凉帽制作手艺人越来越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朱冠玉在自己家里开了个凉帽作坊,一直坚持制作生产凉帽。

  作为长女,陈瑾瑜从小就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制作凉帽,母亲手把手相授,陈瑾瑜很快成了行家里手。2010年,陈瑾瑜接手母亲创办的凉帽作坊,成立了惠阳淡水信宇凉帽厂,成为淡水仅有的仍坚持客家凉帽生产制作的女手艺人。

陈瑾瑜(惠州两位传承人的故事: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纯手工制作的客家凉帽。

  不断创新制作技艺

  2013年,淡水客家凉帽制作工艺列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4年,陈瑾瑜被评为惠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陈瑾瑜的凉帽厂挂牌“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传承基地”。

  现在,74岁的朱冠玉虽“退居二线”,依旧是客家凉帽制作的老师傅。在陈瑾瑜眼中,母亲制作手法的娴熟、制作工艺的讲究、制作态度的严谨,是她永远学习的榜样。

  别看凉帽平平无奇,但制作技艺一点不简单。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破竹、织篾、扫桐油、压制、定型、切头、剪边、立头、夹框、再刷油、扎边、上边布、收角、装耳带等20多道繁杂的工序,一顶纯手工制作的凉帽需3天才能完成。

  在凉帽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各式精美的客家凉帽摆放得整整齐齐,传统的黑色帽檐被时尚的渐变染布取代,靓丽的彩穗点缀其中。陈瑾瑜拿起一顶黑色帽檐的凉帽介绍,这一顶最传统的客家凉帽,主要原料竹篾要薄到0.1毫米,用160根来编制;帽檐用布长2米,要摺出160个褶子,纯手工压褶很耗时间。也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凉帽价格并不便宜,上世纪七十年代一顶凉帽在百货商店的售价是2.7元,还要布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卖到4.5元/顶,几乎是高价品了。

  如今虽然有了特制的电动缝纫机,但很多工艺只能手工制作。陈瑾瑜仍喜欢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凉帽,甚至把丈夫带入行,成为半个“手艺人”。她将结合市场消费群体新需求,不断改进凉帽配色、渲染工艺,增加绘画、装饰等,让客家凉帽变得更生动有趣。

  计划打造凉帽DIY基地

  历经时代变迁,淡水客家凉帽早已从田间地头走上高级场所,从必备物品变身为装饰物品。

  这种变化,陈瑾瑜亲身感受。10年前,凉帽的销量一个月平均3000多顶,她和聘请的工人们几乎天天加班赶制;2019年她卖出8000多顶,熟练的工人只剩下一个;今年至今,才卖出3000多顶。“买凉帽用于日用劳作的已很少了,更多用于演出、展览等,所以凉帽将来走的肯定是工艺品路线。”

  陈瑾瑜是家中唯一继承母亲手艺的,她有些担心手艺到了下一代就失传了。为此,她利用一切展示客家凉帽的机会,例如参展、进校园,让年轻一代了解客家传统技艺的发展演变,更好地传承发扬这一客家文化。

  如今,她还打算把院子和一楼利用起来,开设客家凉帽DIY基地。通过这类研学体验,让家长带着孩子来现场看、现场学、现场做,在动手过程中了解传承客家凉帽制作工艺。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黄桃 李芳娟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