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世界杯作文(龙之队,我和你吻别在除夕之夜)

202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冷一些。国足第二轮战罢日本,七场仅积五分,出线机会已经归零。

梦圆世界杯,四年等一回。目标卡塔尔,考虑到实力明显不济,只能寄希望于归化球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随着好几名归化球员的加盟,中国之队多少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向来注重同根同源的国人,对归化球员难以认同,球没开打,质疑声早已不断。花了真金白银请来的外援,不敢放手去用,本土球员又形同梦游一般,剩下三场比赛,出线权争夺基本歇菜。

眼瞅着国足从亚洲一流混成“三流”,的确让人不甘,但事实如此,也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三流”一说,还真不是茶余饭后的调侃,足球“十四五”规划可不是戏言,规划目标定位“力争亚洲一流”,确切地说是力争“二流”,因为“一流”之上还有“领先”一档,“一流”实为“二流”,力争“二流”不就坐实了“三流”。

国足落魄至此,病根究竟在哪?主教练水平太低?球员基本功太差?球队没有斗志?青训太不给力?

1、换帅仅仅是一种姿态吗?

当里皮不辞而别,李铁接过教鞭。不管能力,还是阅历,都不足以担纲国足主帅,选人用人更是固执到了极点,毫无道理地把重金请来的入籍球员摁在替补席上,与其说是愚蠢,不如说是无知加上傲慢。第一轮对阵阿曼一役,洛国富和阿兰首发,场面明显改观。下半场开始不久,李铁无视上半场来之不易的局面,莫名其妙地做出了人员调整,随着洛国富万般无奈地离场,攻守平衡迅速被打破,阿曼抓住角球机会打入扳平一球,一场只能取胜的比赛以平局收场。

李铁坐上帅位,能力不济也就罢了,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动辄甩锅的做派。赛后言论,一副舍我其谁的傲慢,面对问题,总是轻描淡写,遇到责任,更是一味推卸。回应各方质疑,竟然强调:“教练组一直在利用科技手段对球员们各项身体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相信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个球队的情况,也没有人比我更想赢下比赛。不管是哪位球员,只要他达到比赛要求,能够帮助到球队,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派他上场!”第六轮赛后长达32分钟的发布会,让不知情的人以为是赢了球,“外界对我们的换人使用上有一些看法,对于中国足球,包括国家队的球员,我敢说没有一个人比我更了解他们。”大言不惭至此,实在是令人无语。指挥失当,用人失察,早已应当主动请辞。稍有常识的人都看得明白,这一拨本土球员,包括武磊、蒿俊闵在内,都拿不住球。球都拿不住,何谈战术,球都控不了,怎么有流畅的传切配合。整支球队中,除了几个归化球员,就没有能拿球和突破的,连边线球都发不出,进攻机会又怎么会从天上掉下来。球迷们都盼着归化球员首发,不是说有什么高见,就整明白一点,归化球员能够拿得住球。

为失败担责,中途换帅,或者自己主动请辞,是足球运动应有之义。一来总得有人为失败买单,不是说换了主帅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作为三军主帅,把球队带到沟里,肯定难辞其咎;二来因为战绩太差而换帅,本身就是对抗和竞争的体现,赖着不走,甚至劣币驱逐良币,怎么体现更高、更快!李霄鹏接过教鞭,能否迎来转机?以球队的整体状态,不值得去期待,也不必奢望奇迹的出现。

2、想说爱你不容易

与足球结缘,记得是参加高考那年,正逢82年世界杯亚洲预选赛,从81年开始到82年元月的附加赛。从苏永舜到曾雪麟,从高丰文到徐根宝,再到戚务生、朱广沪、高洪波,一众本土教练,你方唱罢我登场。本土教练不好使,就请外教,来自德乙的施拉普纳隆重登场,从第一个外籍教头施拉普纳,到国际足联高级教练员讲师霍顿,从点石成金的神奇教练米卢,从到西甲金牌教头卡马乔,中间还有球员时代留下了世界杯经典射门的阿里汉,最后还请来了世界顶级名帅里皮。除了米卢率队打进日韩缺席的02世界杯,外来和尚们也没能念好这本经。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从81年被沙特算计,到后来的黑色三分钟,恐韩症还没有治愈,又染上了恐伊症。从最后被算计痛失出线权,到后来有几回连小组都没出线,中国之队每况愈下,铁杆球迷一路陪伴一路煎熬!能够在一次接一次的失望中保留希望,靠的是心中还有远方,习惯于承受失败之痛,是中国球迷在屡战屡败中铸就的品格。

七轮赛罢,惨不忍睹的场面固然让人伤心,但斗志全无的表现更是让人失望,哀莫大于心死。第一轮对阵日本,上半场22%的控球率,整个半场一脚射门都没有,让球迷连喊“加油”的力气都没有了,更让人失望的是,就这22%很多都是后场倒脚。对阵本组最弱的越南,虽说赢了球,但场面之难看,让人直接觉得赢球纯属运气。

回想这些年的比赛,国足战队向,特别是本土球员,至少有三大问题:第一、基本功太差。确切地说,是对抗中停球和控球的基本功太差,差不多是一抢就丢,武球王屡屡浪费单刀机会,根源就是拿球和控球能力不行,没有能力从容应对,只能选择匆忙处理。球拿不住、控不了,还奢谈什么战术配合。第二、不敢担责。因为怕担责任,该传的时候不传,留着自己玩一下,到了不能传的时候,赶紧塞出去,明摆着就是“甩锅”,接球的人要么抢不到,要么拿住球也很难受,稍纵即逝的机会就这样被玩没了,又怎么能创造出机会。因为怕担责,宁可选择平庸,不敢大胆创意,创意毕竟意味着风险,宁愿窝在后场倒脚,也不愿意冒险前突。怕担责,不愿担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文化和氛围,不能宽容失败的文化催生了急功近利的氛围。

3、青训一抓就灵吗?

每每遭遇失利,不少球迷,甚至业内人士就会拿青训说事,似乎只要重视青训,就成足球强国了。青训,包括以校园足球为主的少年足球,无疑是足球运动的根基,这些年着力推动的校园足球正是为了夯实这一根基。

国足沦落到亚洲“三流”,与青训得不到足够重视有关,但青训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不对症下药,而是舍近求远地去空谈青训,何尝又不是避实就虚、逃避现实。姑且不说这个时候谈青训,远水救不了近火,更重要的是,不找准病根,即使青训弄得热火朝天,也等于重走一回老路,重复昨天的故事。其实,真正要解决的,不是青训的力度和规模,而是要回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青训。从目前来看,从小就专门踢球的青少年数量,虽然比不了一些足球大国,但至少比西亚那些小国多吧。亚洲杯冠军卡塔尔,总人口不到三百万,其中卡塔尔籍人口只占15%,又能有多少人口从小接受专门的训练呢?青训的确是短板,但不仅仅是重视程度的问题,也不光是青训的投入和规模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改良青训赖以生存的足球文化和足球土壤。

追随国足四十年,失望,纠结,伤心,再失望,再纠结,又失望,虽然早已经习惯了煎熬,但心里依然祈祷着胜利,虽然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但多少个长夜注定无眠。既然爱上了足球,伤心总是难免的,既然是铁杆,希望总是要有的。除夕之夜,守岁而无眠,想到接下来的三场比赛,不再抱任何希望,也不再想说:“成也罢败也罢,因为明天还要出发。”辞旧的炮竹声开始响起了,耳边回响起那句熟悉的歌声“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