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醉骂潘巧云(同是嫂嫂诬告叔叔,武大信任武松,杨雄赶走石秀,大郎和杨雄都错)

水浒中潘金莲和潘巧云是重点描写的女性,她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结局,甚至许多细节也是完全相同,潘金莲诬告过武松,潘巧云也诬告过石秀,而武大郎和杨雄作出的反应完全不同,大郎相信他兄弟不是那样的人,而杨雄却把石秀赶走。这到底为什么?

杨雄醉骂潘巧云(同是嫂嫂诬告叔叔,武大信任武松,杨雄赶走石秀,大郎和杨雄都错)

武松和潘金莲

潘金莲第一次见到武松时,就有些动心,这是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武松和大郎放在一起,原先有些认命的小潘瞬间有点不淡定了,让武松搬过来住,平时眉目传情,武松早就看出了问题。小潘表白攻势越来越猛,武松断然拒绝,让潘金莲由爱生恨,进而在武大郎面前诬告武松,可大郎坚信俺兄弟不是那样的人。武松临出差前嘱咐大郎的话,大郎言听计从。兄弟情分丝毫没有变。

杨雄醉骂潘巧云(同是嫂嫂诬告叔叔,武大信任武松,杨雄赶走石秀,大郎和杨雄都错)

潘金莲请武松喝酒

几乎同样的情节在石秀和杨雄那儿又出现了一次。石秀是杨雄的结义兄弟,杨雄是押狱,而石秀是个流浪汉。杨雄给石秀一个谋生的活,让石秀和杨雄的岳父潘公一起合伙打理杀猪卖肉的铺子。石秀发现了潘巧云和裴如海的事情后,告诉了杨雄,并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捉奸计划,杨雄喝醉后大骂潘巧云,潘巧云听出了杨雄似乎知道了她的事,猜出是石秀说的。第二天潘巧云就先诬告石秀。杨雄听后,大怒,决定把杀猪的铺子关门,把柜台全拆了。石秀一看就知道了,自己很知趣地离开了杨雄家。

杨雄醉骂潘巧云(同是嫂嫂诬告叔叔,武大信任武松,杨雄赶走石秀,大郎和杨雄都错)

潘巧云和石秀

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一对比,我们发现武大郎能看出武松不是那样的人,而杨雄却偏听偏信,错怪石秀。难道杨雄的观察力不如武大郎吗?并不是这样?我想有三个原因。

一、武大郎和武松是亲兄弟,大郎对武松了解更深,而石秀只是杨雄结义的兄弟,刚认识不长时间。

二、大郎不想把事情闹大,生怕街坊邻居知道,说什么的也有,他替兄弟考虑,武松是有身份的人,面子上不好看。杨雄并不想追究此事,不想查出真相,假如按石秀提出的办法,很容易活捉裴如海。那他杨雄面子上没法承受,他只想默默忍受这段屈辱,期待妻子潘巧云能“金盆洗手”,重新过上平淡的小日子。

杨雄醉骂潘巧云(同是嫂嫂诬告叔叔,武大信任武松,杨雄赶走石秀,大郎和杨雄都错)

潘巧云和裴如海

三、武大以前面对别人欺负时,采取的态度是忍让躲避,这是他的风格,虽然他知道武松不可能调戏潘金莲,但二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是肯定的。武大还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既不听信潘金莲的诬告,又不追究事实真相,希望这事就这样结束。杨雄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宁可错怪了石秀,也不能让一个安全隐患放在家中。假如他真相信了潘巧云的话,那他对待石秀就不是简单地赶走,而是要责骂石秀,朋友妻,不可欺,你石秀怎么这样啊?

杨雄醉骂潘巧云(同是嫂嫂诬告叔叔,武大信任武松,杨雄赶走石秀,大郎和杨雄都错)

潘金莲和武大郎

无论是武大郎信任兄弟,还是杨雄赶走兄弟,做法都是错的。正因为这个错误,导致后面出现了无法挽回的悲剧,两个家庭都被毁灭,武大小潘双双毙命,潘巧云裴如海命丧黄泉。假如武大郎和杨雄不是这样回避问题和猜忌,积极调查真相,以制定科学决策,或许结局不是这样。正确的做法是:武大郎听潘金莲诬告后,不动声色,暗中考虑办法,找机会和武松聊一聊(因为武松不好意思说出真相,嫂嫂想追我),最好是兄弟二人喝点酒,把事情说开说透,此时武松提醒大郎晚出早归,如有特殊情况,暂时忍耐,我回来再解决。大郎就知道武松这两句话的真正原因(原著中武松当着潘金莲的面说这句话,潘金莲明白武松的意思,而大郎则是一头雾水,所以大郎执行武松的话,只是机械执行,不会举一反三,比如明知潘金莲去了王婆家,红着脸回来,不加阻拦,反而让潘金莲带上钱给王婆;武松第二句最关键,有事要忍,可武大没忍住,因为他没有思想准备)。正因为武大不愿把事情闹大,回避问题,结果出现了不可挽回的局面,当然武松也有责任,没把事情说清楚,大郎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晚出早归,为什么要忍。

杨雄醉骂潘巧云(同是嫂嫂诬告叔叔,武大信任武松,杨雄赶走石秀,大郎和杨雄都错)

杨雄和石秀

杨雄的正确做法是配合石秀活捉裴如海,但不要声张,把和尚扣下来,通知报恩寺方丈,要求老方丈逼裴如海自行了断,让方丈领回火化。让方丈对外声称裴如海得急病身亡。这样既报了仇,自己不当杀人犯。面子上也不受损失,同时也敲打潘巧云不要太过分。

今日一悟:信任兄弟本来是对的,但回避问题就不对了,解决不了问题,小事能变大事;为了面子,回避矛盾,赶走义弟,面子也没了,家庭没了,工作没了。真正的思路是正视问题,积极调查真相,做好沟通,把事情处理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