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1




1939年8月30日,日军参谋次长中岛铁藏专门赶到了中国长春。


他到长春的目的只有一个:说服日本关东军总司令植田谦吉,尽快结束一场战斗。


但关东军司令部态度坚决:打都打成这样了,必须要集中兵力继续干下去!日本参谋本部知道后大为震惊,再次要求必须在9月4日前停止一切进攻。关东军司令部依旧不肯,要求至少在进行一次小规模战斗,收回阵亡将士尸体。


关东军司令部表态:如果总部不答应,就集体辞职。


日本参谋本部给出回复:别等你们自己辞职了,自关东军总司令以下,全部撤职!


让日本关东军如此“执念”的一场战斗,究竟是什么战斗?


那场战斗,被称为“诺门坎战役”。日本人的对手,不是中国,是苏联。


2


这场发生在当时中国满蒙边境的日苏之战,被称为“日本陆军的首次惨败”。


按长久以来的说法,日军在这场战役中被歼灭5万人,而苏联军队只损失了6000人。


但随着90年代后俄罗斯的解密资料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当初这场以为是“一边倒”的战役,原来并不是这样的。


从战略上来说,日本确实是输了,不仅退出满蒙所有争议地区,而且从此打消了“北进”战略,倒向了“南进”。


但从战役角度,日本远没有原来说得那么惨!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从伤亡数字看,日军其实就投入一个23师团的主力及一些增援部队,战后统计伤亡,一共2万人左右,23师团确实近乎被全歼,但并不是传说中的5万人。


而苏联方面战后解密的统计,伤亡并不是6000人,而是25000人!


为了这场战役,苏联由二战顶级名帅朱可夫指挥,投入的是一个装甲集团军。结果对阵日军一个师团,苏联500架作战飞机损失了207架,外加损失了近400辆坦克。


以炮弹数为例,整个“诺门坎战役”,20000多名日军一共承受了苏联军队31000吨炮弹的轰击。31000吨是什么概念呢?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也就向150万德军倾斜了8万吨炮弹。饶是如此,日军第23师团依旧成功突围了。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那么,这个日军的第23师团,究竟是支什么部队?


在“诺门坎战役”之前,日军的这个第23师团可能连日军的“二流师团”都算不上。整个师团成立才1年,15000人,还不是满员编制(日本一个师团满员编制27000人人左右)。火力也相当薄弱。在“诺门坎战役”之前一个月,第23师团的士兵刚刚开始进行野外战术训练。


你看,就是这样的“半个师团”,苏联人投入重兵,按伤亡比依旧没占到什么大便宜,甚至是有点吃亏的。


3


那么,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突出大日本帝国皇军英勇善战?


当然不是。


从这场“诺门坎战役”出发,从日军第23师团入手,我想说的,是另一件事。


日军的这个第23师团,当时被称为“警戒师团”,顾名思义,其实只要你巡逻一下满蒙边境就行了,没让你干别的。结果他们私自和苏联人干了一仗,居然还打得苏联人非常疼。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让二流师团警戒,那么当时日本陆军的精锐师团都到哪里去了呢?


很简单,都在中国战场。


日本陆军最精锐的17个一类甲等师团,除了近卫师团外,全都参加了侵华战争。


在诺门坎吃亏后,日本原打算把驻扎在中国青岛的第五师团,驻扎在河南的第14师团,以及第二、第四、第七师团都调过来,与苏军决一死战。但最终,被日军大本营制止了。


因为日本当时的主战场,在中国。


那么,这些日军中顶级的一流师团,在中国战场上面对的对手,又是怎样的?


4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苏联吧。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有完备的空军、海军和装甲部队。尽管经历了“大清洗”(这也是诺门坎战役苏军不太给力的一个原因),但苏联的武装力量稳居世界前列。


同样是1937年,中日全面开战前夕,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国家的对比。


钢产量,日本每年8.7万吨,而中国是……700吨。


石油产量,日本每年169万吨,而中国是……1.3万吨。


海军人数,日本有12.7万人,拥有各种舰船285艘,而中国是……2.5万人,拥有各种舰船68艘——好吧,我们说大陆战争,海军派不上什么用。


那么来看看空军。日本当时拥有2700架作战飞机,每年飞机产量可以上万架。而中国……一共拥有600多架飞机,其中一半是作战飞机,自己没有飞机生产能力——换句话说,这600架打完,就没了。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从1941年开始,中国在空军早就被打光的情况下,依靠美国“飞虎队”与日本空军周旋。


最后看看起决定性作用的陆军吧。日军当时拥有常备军38万人,而中国军队拥有170万人。总算占了回上风。但真是这样吗?


日本人规定,17岁至45岁,必须服兵役。所以别看它战前一共只有38万常备军,但它有超强的战争动员能力,事实也正是如此,战端一开,日军人数迅速扩充到100万人,最后达到450万人。


最关键的,还是兵员素质。


日本陆军早就建立了完备的培养体系:陆军预备学校——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所有的官兵几乎都如同生产线一般一批批被生产出来,可以说,只要投入战场的日本军队,必然是受过严格训练的。


而中国呢?且不说混乱的各种培训体系,《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在抗战时期担任国军的排长。他发现,当时国军基层的连、排长,普遍连花名册都点不了,因为他们不识字。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黄埔军校算是当时中国最有名的陆军军校。


再看训练。当时开战前,全中国一共就5亿发子弹,可以供20个师用3个月。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7斤半大米,或者是35个鸡蛋。所以平时军队训练,都舍不得实弹射击,打一发,七斤半大米就没了。而空枪射击的后果,就是一上战场,根本就打不中敌人。


最要命的是,中国那时候从军人到百姓,都没有明显的“国家意识”,军阀割据,南京只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而已。


5


第一次让中国人认识到两国差距的,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


你说蒋介石当时没有打的决心?“淞沪会战”是蒋介石决定先打的。为了消除各地军阀的戒心,他一上来就派出了自己最嫡系的87师和88师,全德械装备,全德国人训练。接下来,老蒋陆续投入了所有最精锐的中央军,最后连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和宋子文的王牌税警团都投了进去(别看叫税警团,全德式装备,兵力相当于一个军)。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蒋介石上手就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德械师


看到蒋介石这样拼血本,从华南到华中,甚至远到四川,各地的军阀全都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队,源源不断增援上海。当时所有的中国铁路,全都优先让给了军列,各地老百姓们都夹道欢送上战场杀日本鬼子的子弟兵。火车不停站,老百姓就把各种罐头,酒,零食往车窗里扔。士兵们在车窗里边向老百姓挥手边哭着发誓:一定要把鬼子赶出去!


当时有人评价,“中国几百年没看到过这样全国各地团结一心的场面了!”


全中国最好的军队都集结在上海,但结果呢?


当时地方部队的一个师抵达淞沪战场,上阵地最多三天,最快半天,就全报销了。中央军装备好,素质高,上阵地可以顶到5到7天,然后也被彻底打残。

在一些阵地上,日军一轮炮火准备,一整个连的中国军队就全被炸死在阵地上了,一枪都没发。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国军投入兵力超过70万,死伤30万,日军投入兵力30万,死伤4万。


国军溃败。


是不想打?是不抵抗?是贪生怕死?都不是!


这可是凝聚全国人力、物力和士气的一场大会战啊!


是真的打不过啊!


6


回到本文开头的“诺门坎战役”。


为什么要兜那么大一个圈子,通过“诺门坎战役”来说中日战争?


因为长久以来,“诺门坎战役”一直给世人一种这样的感觉:中国军队往往几个师都干不过日军的一个师团,而苏联军队仿佛轻轻一挥手,就全歼日本一个师团。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还原“诺门坎战役”的真相,不是为了证明日军有多么骁勇善战,而是要向世人证明:


当年的中国战场,我们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


那时候大(为什么那时候中国打不过日本?)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全世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战场,抵抗着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0%;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依旧是抗击日本的主战场,拖住了50%以上的日本陆军。据日方统计,日军在战争中共死伤195万人。其中在中国战场死伤133万人,占伤亡总数的70%。


1945年8月30日,71年前的今天,也是中国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初步开始统计抗日战争的损失。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共伤亡2100万人,其中军队伤亡380多万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伤亡总数的五分之二。


以当时中国孱弱的国力,能屹立不倒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馒头说】


小时候,总听到这么一句话:


“小日本胆子太大了!当时还敢来打我们!中国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们!”


而事实上,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就有人指出现实: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对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的不平等战争。


当时的中国人,真的是退无可退了。出于鼓舞士气和保家卫国的目的,强调战斗精神高于一切,完全可以理解,也完全必要。


但现在我们的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为了衬托我们自己的英勇高大,依旧把日本侵略者描绘得呆头呆脑,一枪可以撂倒两个,一抬手还能手撕一个,就有些可笑了。


这不仅仅是对客观历史的漠视,更是对上百万死去的军人先烈的不尊重——如果说日本人那么好打,那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又是为了什么?


承认落后,正视敌人,认清自己,居安思危。(馒头说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