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
1921 年,史迪威在中国的留影
1935年,史迪威第三次被派到中国,这一次他的职务高升了,成为美国驻北平的上校武官。在这里,他成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少数正在北平的美国人之一。史迪威的敏感使他立即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并命他的副官包瑞德少校前往当地了解情况。包瑞德少校看到了日军的尸体,并因此认为这一事件恐将十分严重。此人便是后来驻延安美军观察组的组长,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都建立过深厚的友谊。事变第三天,史迪威亲自前往卢沟桥,在到达距离宛平城只有500码的距离时,双方突然同时开火,他的司机立即调转车头,“车子两轮离地,飞也似地逃开了”。
在此后的淞沪、武汉等各次会战中,史迪威都努力收集情报,如实报告情况,并极力支持美国干涉这一战争。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日本方面认为史迪威是中国方面的人,对他冷淡而防范,国民政府方面只希望外国人通过自己发布的消息了解战况,而不喜欢他们去前线看真实的情况。但史迪威总是有办法,比如他会数飞过的日本飞机,经过的日本卡车数量,从而确定其调动情况。据此,他判断日本正在努力进行其独占亚洲的计划,并认为美国有责任进行干预,这一意见在美军帕奈号炮舰被炸后达到顶峰。不过他的意见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华盛顿反而责怪他的情报不够充分,缺乏价值。
1935 年,史迪威第三次被派到中国,成为美国驻北平的上校武官
史迪威因此十分不满,他咒骂华盛顿的官僚,当他们派他到兰州调查情况时,他讽刺地回应对方可能根本不知道兰州在哪里。他瞧不起蒋介石和他的将军们,但对中国的普通战士饱含信任和亲近。或许出于对于国民政府的失望,他对当时积极抗战的共产党军队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并积极与史沫特莱等左翼人士接近。这实际上提前决定了他和蒋介石合作的死刑,但无论史迪威还是华盛顿,都没有人意识到。不过,罗斯福总统并不是不重视史迪威的意见,但是以美国当时的实力和崇尚孤立的社会状况,当时也没有干涉的能力。
和上司不合,对中国的命运充满同情却又无可奈何,史迪威对于自己在东方的使命渐渐心灰意冷。1939年,史迪威因为种种原因被调回美国国内,其中一个他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是美国陆军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美国参战在所难免,军队急需有能力的军官。在马歇尔的支持下,史迪威连续升职,并进入陆军直接带兵和主持训练工作。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时候,这位将军正在加利福尼亚,并被委以筹备北非反攻的重任。史迪威可能在潜意识里,会认为他的东方生涯已经告一段落。不料,罗斯福和马歇尔还是选中了他前往重庆——衡量之后,在整个美国陆军中,似乎没有他人比他更适合。
然而,适合,就一定能成功吗?史迪威最终被选中重返中国,并开始了在史册中真正写下名字的时刻—— 这种记录至今仍常让人感到其间的种种矛盾。然而,历史毕竟作出了选择,这或许便是史迪威,和一切和他相近的军人不可避免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