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3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灯火璀璨的马拉卡纳体育场见证了新王的诞生。经过了24年的蛰伏,新一代日耳曼战车在此圆梦,而人到中年的勒夫,已经可以与赫尔贝格、舍恩和贝肯鲍尔这样的殿堂级名帅比肩,成为了辉煌的德国足球史册中,被永远铭记的一部分。
场内欢庆的人们洋溢着青春的笑颜,他们拥有现在,却已经开始展望未来。阵容结构合理,老中青三代结合,青训改革的成果更是作为足球世界的标杆被广为传颂。西班牙王朝的故事并不遥远,在斗牛士的余晖中,德意志的朝阳浸染了新的天地,很多球迷相信,这将是又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
勒夫的8年之路:守得云开见月明
成功的背后往往伴随着鲜活的故事,2006年之后,勒夫成为了意志战车新篇的书写者。众所周知,由于70后人才匮乏,德国队在世纪之交陷入困境,到2006年本土世界杯获得季军,才算真正恢复了他们作为足球强国的自信。当时勒夫是主教练克林斯曼的助手,在世界杯之后,他接过了帅印,而彼时这远远算不上什么美差。
那时当打之年的球星是1980-1985年出生的球员,但是德国队在这个年龄段人才也不是很充裕,大家熟知的“猪波拉” 组合(施魏因斯泰格、波尔蒂、拉姆)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搭配上克洛泽、巴拉克和莱曼三位老臣,组成了国家队的核心班底。
在88-92一批青年才俊冒头之前,可以算作是辉煌前的过渡时期,他们在阵容实力有限的情况,继承了过去硬朗的作风和不屈的意志,在技术能力明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在大赛中多数时候还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2008年欧洲杯球队收获了亚军,仅仅1球小负王朝伊始的西班牙队。
球队真正的蜕变还是从天才扎堆井喷开始,2007年世青赛和2009年各级欧青赛,德国青年军们震惊了世界。以诺伊尔、克罗斯、厄齐尔、穆勒、博阿滕和格策为代表的黄金一代,迅速崛起并且在国家队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代德国球员紧跟潮流,脚下的技术和传接球能力,较之以往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从2010年世界杯到2012年欧洲杯,勒夫基于球队的特点逐步提升了战术的丰富度,更加强调几人间小范围内的传切,以及在阵地战中的渗透配合,不再像几年前那样单调的冲击和传中,多数时候依靠强打击能力破局。
新人涌现,早年的勒夫又很善于学习,不断地打磨让球队开始走精细化道路,跟人们印象中的日耳曼战车有一定的出入。不过在西班牙王朝和老对手意大利的压制下,他们没能更进一步,但是球队发挥很稳定,始终能够保持在第一梯队。
如果说勒夫的球队距离重返巅峰仅有一步之遥,那么瓜迪奥拉空降拜仁,则起到了临门一脚的作用。从显性上来说,瓜迪奥拉对于拜仁的技术化改造,间接给德国队提供了支持,拉姆在后腰位置上的惊艳表现就是例证。隐形上来说,从瓜帅执掌巴萨之后,传控足球的大行其道,对主流足坛的固有秩序造成了冲击,无论是职业球队还是青训梯队,都会更加注重球员脚下技术的磨砺。所以2014年世界杯呈现在世界面前的德国队,可能是历史上人均脚下技术最细腻、传切能力最强、掌控力最好的日耳曼战车。
很多人诟病勒夫属于“拿来主义”,但是谁不是在学习中慢慢进步的呢?从2008年到2012年,我们已经能明显看到德国队攻防体系的丰满化,瓜式思路是很好的补充,对于渴望登峰造极的球队来说,能够从中汲取必要的营养。
就这样一路走来,勒夫在成为德国队主帅八周年的一天之后,终于实现了几代德国足球人的梦想,为球队捧回了失去24年之久的大力神杯。而正如开篇所阐述的,他们不仅享受着人生的巅峰,似乎还拥有无限光明的未来。
然而盛世中的危机从来不易察觉,舆论铺天盖地的歌颂,掩盖了此前已经暴露出的问题。更何况此前的不实宣传,已经夸大了某些层面的功绩,从五年后的今天回头望去,时间如流沙侵蚀着帝国的堡垒,终有一天,斜阳下只剩叹息。
胜利阴影下:四星战车的铁锈与滞动
在德国足球欢庆的那些日子里,很少有人会去复盘比赛,大众的注意力都在勃兰登堡门的狂欢之中,此前在比赛期间的一些批评,渐渐没有了声音。当人们冷静下来之后,却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首先关于球队的夺冠阵容,媒体们普遍认为球队各年龄段非常均衡,是传帮带的绝佳组合,但是老臣们真的把新人带起来了么?球队核心的老将主要是克洛泽、拉姆、小猪和默特萨克四个人,也是06年的核心班底,到了2014年,他们的位置依然没有人能够撼动。
新人当中主要是格策、德拉克斯勒、穆斯塔菲和金特尔,除去红星格策上场机会多一些,其他人要么早早受伤要么就完全是边缘角色,没能通过杯赛体现出自己的潜力。媒体们所谓的未来可期,只是一句客套话,因为这些人还年轻。
真正承上启下的是中生代,也就是86-90这批骨干球员,他们当中克罗斯、厄齐尔、诺伊尔和几个中卫表现都很好,比过去15年出现过的那些国脚整体更强,但是仔细分析这些中生代的人员构成,就显现出了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关键位置人才断档,最致命的就是克洛泽和拉姆后继无人。中锋位置一直是德国队的生命线,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而边后卫在快节奏足球当道的新时代,是球队攻防转换的核心发起点之一,能力不足的话直接影响到全局的发展。
2014年世界杯之后多位老臣退出国家队
而在这届杯赛当中,克洛泽后面的关键比赛基本上场场首发,拉姆开始打后腰,到了淘汰赛边卫告急,他只能回去救火。就这样撑到了最终夺冠,两人也算得偿所愿,可惜功臣身退之后,却看不见后来者的踪影。
还有一个隐患是勒夫的思路,走入了极端的邪道。提倡技术足球没有错,过硬的传控和渗透能力,也是顶级球队必备的素质。但人不能忘本,德国人作为盎克鲁撒克逊派足球的代表,肯定无法和拉丁派球队比细活,例如像无锋阵这种需要绝对技术能力支撑的体系,德国队是没法踢的,只不过在2014年,问题还没有得到外界的普遍重视,就此埋下了祸根。
一路崩盘:魂断喀山的卫冕冠军
2016年欧洲杯,上述提到的两个问题就暴露无疑,勒夫一开始坚持用无锋阵,却发现球队攻坚能力几乎为零。球员始终在外围地带倒脚,缺乏节奏的变化和破局的能力,最后无奈派上老将戈麦斯,反而收到了奇效,就这样算是糊弄完了一届杯赛,半决赛输给东道主,面子上也过得去,殊不知这是噩梦的前奏。
到了2018年世界杯,连没落的西班牙队都在思考怎么改良思路,勒夫还在坚持四年前的战术。这一次的教训是血淋淋的,球队的阵地进攻几乎瘫痪,狂刷无效的传球次数,换来的是场面的被动和球迷的昏昏欲睡。年轻的维尔纳空有速度,在需要攻城锤的时刻显得那么无力,球迷们开始想念克洛泽,此刻却已无力回天。
而拉姆留下的空白,基米希们显然无法填补。当墨西哥队原生态的快速反击席卷而来,德国队的边路走廊如同我们在凌晨走过的每一条路,空旷而令人窒息。
2018年世界杯韩国2-0德国
最终在6月末的喀山,金英权给了日耳曼人致命一击,仿佛52年前的朴斗一,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主义老牌强队送回了家。要知道,在二战以后,德国队从来没有小组赛结束就打道回府,而这一次,他们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带着没吃完的几吨粮食提前返程。
常理来说,德国有完备的青训体系,老将退役了自有新人;体系走偏,加以修正可以很快回到正轨,在硬实力足够的情况下,下限是可以保证的,那么问题的根源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青训体系的鼓吹与虚浮
在德国足球重回巅峰的当口,球迷们听到最多的就是“青训改革的成功”,德国人似乎成为了青训届的教父,在全世界布道传教,大肆宣传自己的理念。他们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政府牵头的重金投入,用全面撒网的方式不漏掉任何角落里的天才,在他们自身的话语体系中,正是这次改革才有了88-92黄金一代的出线。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事实,德国足球人才辈出,除了世纪之交的那6-7年,其他时间球队整体实力都是很强的,每个年代几乎都拥有一批杰出的球星。所以09年涌现出这批青年才俊,不能武断地定义为青训改革后的初代成果。
克罗斯是青训改革的个例
其次深入研究所谓的改革政策,以及这批“成果”们的出身,你就能发现其实只有托尼-克罗斯一人,符合德国足协鼓吹的(不漏掉一个天才)战略。他的父亲随着改革浪潮来到罗斯托克梯队执教,小TK由此从家乡来到了更大的平台,为以后崭露头角奠定了基础。但是与他一批的其他球员,实在难以找出他们与青训改革的交集,换言之,没有这次改革,以他们的情况依然可以被挖掘出来。
而且从2009年以后,德国足球的青训人才其实没那么出众,在世青赛中没进过决赛,最近连参加资格都拿不到了。U21和U19欧青赛各拿了一次冠军,这个成绩比西班牙差了很远,跟法国和英格兰相比也没有优势。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93后几乎见不到独当一面的球星了。像基米希、维尔纳、布兰特和萨内都已经成名多年,然而目前还是处于有待观察的状态,始终没能跻身世界一流球星的行列。而像哈弗茨这样的新生代也只是潜力新人,2014年时备受期待的那几位,目前几乎都泯然众人了。
青训整体的成果不佳,关键位置更是捉襟见肘。困扰德国队多年的中锋问题,目前依然没有答案,甚至于德甲中下游偶然冒出一个发挥不错的前锋,所有的聚光灯都对准了他。要知道,这是一个曾经拥有乌韦-席勒、盖德-穆勒、克林斯曼的球队。
边后卫的窘境也没有得到缓解,走马灯式的人来人往,你很难从赫克托或者普拉滕哈特这样的球员身上看到崛起的希望。至于其他位置,在黄金一代慢慢淡出之后,无以为继的状况立刻就会呈现在球迷们的眼前。
就在这危机四伏的两年,媒体们还在虚张声势,里约奥运会和联合会杯的优秀发挥,又成了评论家口中的“阵容厚度”,当多个核心位置被木桶效应无限削弱,就算个别位置十年无忧,又有何用呢?
这就是足球世界“青训领袖”的现状,也许在这个诞生了人类伟大导师的国度,宣传机器总是有他长盛不衰的理由吧。只可惜,足球比赛不是请客吃饭,最终还是要兵戎相见,一决高下。
勒夫冥顽不化的“老人思维”
除了人员青黄不接,勒夫作为主帅自然有着难以推卸的责任。当人在同一个位置上呆久了,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和经验思维的助长,容易变得非常极端和固执。从去年世界杯就能看出,勒夫僵化的战术体系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而直到目前,也没看到他有推倒重来的迹象。
另外作为球队的绝对“大佬”,他的威信无人可以撼动。当一个人有了权力是会变的,容易听不进去意见而且随意发号施令,最后跟周围骨干的关系弄得很僵,导致人心涣散,球队陷入动乱。
目前德国队就在勒夫的专权下陷入困局,早些日子他突然宣布不再征召穆勒、博阿滕和胡梅尔斯三名功勋老臣,而且没有给出实质性的理由。他们都还只有30岁,完全处于当打之年,勒夫却因为非战术因素集体驱逐,令人唏嘘不已。
从之前的欧国联和近来的欧预赛来看,目前的德国队已经沦为欧洲二流,已经不再是有能力争夺大赛冠军的球队。以目前的人员储备和勒夫的思路来看,德国球迷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作为德国历史上的功勋主帅之一,勒夫的成就毋庸置疑,但是面对光速堕落的现实,他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许体面地分手,让后人重头再来,是最好的结局。
五年之路,真实而残酷,人间正道,终究是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