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这一届世界杯中国广告赞助商在数量方面有大幅增长,尤其在最高两级赞助体系中,四家中国企业形成强大的中国世界杯赞助联盟,与美国(VISA、可口可乐、麦当劳、百威)并列为赞助商最大输出国。可以说不差钱的中国企业,果然在俄罗斯打响了世界杯营销的翻身仗。据悉,中国企业世界杯军团贡献的赞助金额,高达3亿美元。
文娱资本综合自AI财经社、济南时报、上海观察等
这届世界杯看得让人心疼,被瑞士逼平的五星巴西,被墨西哥1:0打趴窝的德国战车,还有先前与冰岛队打成平手的阿根廷。
而在球场之上,除了比赛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应该就是球场上无处不在的广告“中国队”了。
如果不是转播画面右上角有国别比分,看到广告围栏上醒目的万达、海信、蒙牛等,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某一场中超联赛。
据了解,本届世界杯国内的广告赞助商中,万达位列国际足联的一级赞助商里,享有国际足联旗下所有赛事的全部广告权与营销权,为了拿到国际足联全球合作伙伴权益,万达在 2016 年支付了 1.5 亿美元,在此后的四届世界杯(2018、2022、2026、2030),万达将成为国际足联的一级赞助商。
海信、英利、蒙牛、vivo则位于二级赞助商,占据了这一级别赞助商数量的60%。在4年之前的巴西世界杯的场边广告板上,只有英利能源这一家来自中国的赞助商。
为何这一届中国广告赞助商在数量方面有如此大幅增长,尤其在最高两级赞助体系中,四家中国企业形成强大的中国世界杯赞助联盟,与美国(VISA、可口可乐、麦当劳、百威)并列为赞助商最大输出国。
中国企业扎堆
角逐绿茵场上的“黄金”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背后涌动着无法估量的商机。“在绿茵场上滚动的不是足球,而是黄金。”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曾如此表述。相比奥运会,世界杯的广告效应更强,商业价值更高。相关权威审计报告显示,足球是体育产业最大的单一项目,全球年产值超过5000 亿美元,占体育产值比重超过40%,是“世界第17 大经济体”。
因此世界杯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国际足联的吸金能力,远在国际奥委会之上。而为确保自身利益,国际足联设立严格的赞助商准入体系和标准。
过去50年,世界杯赞助商一直由可口可乐、索尼等大型国际企业把控。国际足联为避免打碎自己的金饭碗,一直拒绝增加赞助商席位,来自中国的企业此前很难有机会占据赞助商位置。
不过,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国际足联深陷贪腐丑闻等原因,一些欧美大牌企业赞助商开始“远离”FIFA,不再与其续约。对于急于想要接近体育产业上游资源的中国企业来说,欧美赞助商的离开反倒成为机会。
此次世界杯根据《纽约时报》预测,俄罗斯世界杯将为国际足联带来61亿美元的收入,这将成为近四届世界杯中最赚钱的一届。这其中,离不开中国企业的重金参与。
目前,国际足联对于世界杯赞助商的开发有三级赞助体系,由高到低分别为全球合作伙伴、世界杯赞助商、区域赞助商。因每个层级享受权益不同导致赞助费用有所差异。
因国际足联爆发严重贿选丑闻,2014年巴西世界杯后,索尼、阿联酋航空相继退出了合作伙伴行列。
介于此,2016年3月,王健林掌舵的万达集团跻身国际足联最高赞助商行列,成为其全球合作伙伴,与阿迪达斯、可口可乐、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现代起亚、卡塔尔航空、VISA并肩。这份赞助合同签到了2030年,涵盖四届世界杯权益,彭博社称每一届周期赞助费用为1.5亿美元。
“我们在国际足联最困难的时候向他们伸出了手,而两三年前,中国甚至亚洲的大部分企业甚至没有机会与国际足联合作,西方公司的退出给了我们机会。”王健林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
彼时,正值中国资本出海收购体育资产的热潮。万达首当其冲,并购了瑞士盈方集团、美国世界铁人公司,收购西甲马竞俱乐部20%股权。眼下,卖掉马竞股权后的王健林,正在运作万达体育资产在香港上市。
3.7亿元人民币赞助2016年法国欧洲杯,让海信尝到了体育营销的甜头。海信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318.32亿元,同比增长5.44%。从地区上看,海信国内市场收入出现下降,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市场,其海外收入达97.08亿元,同比增长23.18%。为此,海信定下了2018年海外市场销售额超过国内市场的目标。
由于世界杯官方赞助体系的排他性,正是因为索尼的退出,才给了海信和vivo机会。2017年4月,海信斥资近1亿美元成为俄罗斯世界杯第二层级赞助商,拿到了电视品类赞助权益。
与此同时,vivo则取得世界杯手机品类赞助权益,合作周期为2017年至2022年,还涵盖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此前vivo曾冠名了印度板球联赛,意图拓展印度手机市场。
此外,蒙牛、百威、麦当劳三家企业也属于该级别赞助商。
可以说不差钱的中国企业,果然在俄罗斯打响世界杯营销的翻身仗。据悉,中国企业世界杯军团贡献的赞助金额,高达3亿美元。
高投入能否高回报?抢占C位要花心思
投入重金的首要目的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据统计,品牌知名度每提高1%,就要花费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过亿元的赞助费,需要考虑“性价比”。
世界杯已经开幕,从现在的反馈来看,一级赞助商万达的动静反而最小,其他赞助商结合自身定位,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营销。比如蒙牛和VIVO借助娱乐明星代言,雅迪赞助线下足球比赛等。在所有的企业中,海信的营销牌打得最有针对性。
最直接的例子是球迷公园。本届世界杯设立11座球迷公园,免费向球迷开放。揭幕战俄罗斯对阵沙特,记者在莫斯科麻雀山球迷公园和数十万球迷一起观看,场面极其震撼,正中央的超大高清电视以及各个展位上的小屏幕,均清晰显示海信品牌的Logo。
针对世界杯,海信推出两款“看球神器”,对于参赛球员的资料实时搜索,方便球迷观赛的时候进行深入了解。继赞助2016年欧洲杯后,本届俄罗斯世界杯打开海外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是海信的重要出发点,从反馈效果来看,海信在各赞助企业中已经抢占C位。
对于世界杯经济大战上的“中国队”而言,要想盈利关键还得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足球,何时重新回到世界杯的舞台上,根本在于苦练内功,做好青训,相比之下,金钱真不是最重要的。
体育营销是一门急不来的慢生意
对初涉世界杯的中国企业来说,投身国际体育赛事近30年的韩国现代起亚同样来自亚洲,或是一个可借鉴的模板。
为摆脱赛事后品牌形象迅速淡出消费者视线的危机,现代汽车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东道主优势取得独家赞助权后,又包揽国际足联世界杯的汽车赞助权益。在《财富》杂志的品牌排行榜中,现代起亚的品牌价值从体育跨界营销前的不到10亿美元,迅速攀升至2009年的47亿美元,获益良多。
世界杯营销市场的火热,源于国务院46号文带动中国体育市场的日益开放,让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营销需求强烈,此时国际体育资源方的主动迎合,以及海信赞助欧洲杯等大获成功案例的教育,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体育是一门需要深耕的慢生意,周期长,见效慢,但一旦形成强势IP便能获得十足的议价能力。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强势崛起,一方面证明了中国企业的实力逐渐强大,也再次验证世界杯这样的国际顶级赛事吸金能力极强,同时更表明,中国体育还缺乏足够优质的顶级国际赛事供给,中国企业只能出海寻找更优质的国际体育营销标的。
和一些美国企业连续30多年赞助世界杯和奥运会不同,中国企业才刚起步,对于世界杯的热情还能持续多久,目前不得而知。不管如何,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敢于走出国门,敢于向实力强劲的美国企业亮剑,这本身证明了中国企业踢最高水平足球赛事的勇气,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