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血(《中药学》血竭(麒麟血))

血竭,中药名。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麒麟血(《中药学》血竭(麒麟血))

中文学名

血竭

拉丁学名

Daemonorops draco Bl.

别称

麒麟血、骐竭

植物界

棕榈科

入药部位

植物的果实渗出的树脂。

性味

甘、咸,平。

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相关配伍

1、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2、妇人血崩:鲫鱼一个(长五寸者)去肠,入血竭、乳香在内,绵包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叶氏《摘玄方》)

3、产后血冲,心胸满喘,命在须臾:用血竭、没药各一钱,研细,童便和酒调服。(《医林集要》)

用法用量

研末,1~2g,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药用。

禁忌

孕妇慎用。月经期不宜服用。

炮制

采集加工

秋季采收果实,置蒸笼内煮,使树脂渗出,凝固而成。打成细粉末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

生理特性

麒麟竭,多年生常绿藤本,长达10~20m。茎被叶鞘并遍生尖刺。羽状复叶在枝梢互生,在下部有时近对生;小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约20~30cm,宽约3cm,先端锐尖,基部狭,脉3出平行;叶柄及叶轴具锐刺。肉穗花序,开淡黄色的冠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排成2轮;雄花雄蕊6,花药长锥形;雌花有不育雄蕊6,雌蕊1,瓶状,子房略呈卵状,密被鳞片,花柱短,柱头3深裂。果实核果状,卵状球形,径约2~3cm,赤褐色,具黄色鳞片,果实内含深赤色的液状树脂,常由鳞片下渗出,干后如血块样。

生长环境

生于低湿潮热地区,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

药材性状

本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气微,味淡。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

2、《本经逢原》: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肝经血分也。但性最急却能引脓,不宜多服。其助阳药中同乳香、没药用之者,取以调和血气而无留滞壅毒之患。

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