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如果一定要给贾府之败找一个责任人,那一定是贾母。


贾母是贾府首任国公贾源的儿媳妇、继任国公贾代善的妻子。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进了这门子,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能干且历经磨练,熬走了一代又一代,于是贾母成了这个大家族的一棵大树,支撑着贾府的继往开来。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通常情况下,像贾母这样的人,对家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至少不希望家族败在自己手里,否则无颜去见列祖列宗。然而,书中多次描述,贾母明明看到了贾府衰败的迹象,但她不但没有采取措施,反而用即时享乐来逃避。而且,贾母是信佛之人,神佛曾经给过她两次警示,一次是“清虚观打醮”时神佛通过拈戏警示贾府的末世已经到来,还有一次是贾母生日时,一个外路和尚送了个佛手当生日礼物,但贾母都没有重视起来。


这是不是说明贾母缺乏责任感?从她的经历以及对维护贾府的颜面来看,应该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她无视贾府的衰败而只顾享乐?本文尝试结合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的《时间心理学》,探寻贾母的心理


从珍惜时间到浪费时间,贾母的人生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你对时间的态度,对你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你自己可能很少觉察到。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往往被我们所忽略。这句话里的“金钱”,指的不是狭义的钱财,而是指价值。合理运用时间,就能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


对时间,我们通常抱有两种态度:珍惜时间和浪费时间。而且,人在不同的阶段,对时间的态度也会不同,这一点,在贾母身上体现得很明显。


做重孙媳妇时的贾母,比凤姐更能干,也像凤姐这样,一方面侍奉太婆婆和婆婆,一方面帮着打理家务,可谓日理万机。这个阶段,贾母必定非常珍惜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计算着该做什么,尤其要善于在日理万机之余,保障正常的作息,所以贾母才能活到七八十岁依然硬朗。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这也是贾母能成为老封君的主要原因,贾府能维持几十年的繁荣,她功不可没


到了晚年,贾母对时间的态度改变了。从重孙媳妇走到了太婆婆的阶段,当家理事的责任已经下放给了儿媳妇和孙媳妇,她只需要安享晚年。


这时候,贾母的人生,主要是在浪费时间。换一句更为现代的话来说,在贾母的晚年人生里,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


所以,贾母的日常,就是想着如何变着法子取乐,因此才会有“闲取乐偶攒金庆寿”的情节,“我想着,咱们也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多少尽着这钱去办,你道好玩不好玩?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然而,贾母这种浪费时间的人生态度,深深影响了儿孙们,使得他们都在该珍惜时间的人生阶段,过起了浪费时间的享乐生活。这便造成了贾府“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的现状


享乐过了度,贾母以为可浪费的时间还有很多,从而加速了贾府的衰亡。


对过去、现在与将来适度的认识预示着健康的生活,而极端偏激的看法则必定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在《时间心理学》里,津巴多把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划分为过去时间观、现在时间观和未来时间观,并指出,对于已经过去的时间、正在进行的时间,以及未来的时间,要有着正确的认识,并在珍惜与浪费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否则就会因极端偏激而导致不健康的人生态度。


贾母的过去时间观是健康的,通常活到这个年龄的人,总喜欢拉着年轻人回忆过去,贾母却很少唠叨自己曾经的辉煌,只是在无意之中提过那么一两次。这也是贾母倍受晚辈以及书外读者喜爱的原因,年轻人最怕老人没完没了地说那过去的事。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然而,贾母的现在时间观是偏激极端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乐无度;二是享乐的时候一定要有晚辈陪着


贾母的享乐无度是显而易见的,《红楼梦》好看的原因之一,就是体现了以贾母为主导的的贵族生活,涵盖了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吃上,“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而且每道菜都力求精致,一道家常茄子,“倒得十来只鸡来配它”,把浪费做到了极致。


在穿上,仅是赏给宝玉的雀金裘,就是世间罕见之物,满京城的缝纫匠都不认识。


出门去清虚观看戏,“车辆纷纷,人马簇簇”,主仆们挤满了街道。


贾母的收藏更是不计其数,用刘姥姥的话来说,“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人参藏了上百年失去了药性成为了朽参。贾母不是小气的人,人参藏了上百年没拿出来,不是她不肯给人,而是东西多了容易忘记。


这种享乐无度,需要丰厚的物质基础来支撑,导致家里早已靠典当来堵窟窿,王夫人还得想办法瞒着贾母,以满足贾母的享乐心理。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同时,贾母的享乐又总是拉着一大群人陪着她,而这些人的加入,一方面增加了支出,另一方面培养了后辈的享乐习惯,从而更不愿意去创造和付出。


这一切,都在加速着贾府的坐吃山空,离最后的衰亡越来越近。因此,神佛对贾母发出了两次警示。


第一次警示在清虚观,此时的贾府正因为元春封妃而达到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谁也想不到这是贾府末世的开端。然而,在神前拈戏时,神佛给出了《白蛇记》、《满床笏》和《南柯梦》三出戏。当贾珍说出第二出戏《满床笏》时,贾母不敢置信,反问:“这倒是第二本上?


贾母为何会有此一问?这正是贾母的现在时间观在影响她。她以为,贾府的繁华还能延续很长时间,还有更繁盛的时刻没有到来。所以,《满床笏》应该是第三本,至少官宦满堂,其繁华程度超过先祖的时候没有到来。


这就是导致她享乐无度的主要原因,总觉得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神佛的警示,贾母看明白了,所以在反问之后,马上回过神来,“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既然看明白了神佛的警示,为何不马上想办法改进呢?这又与贾母的现在时间观相关了。


习惯了享受,并且以为这辈子只需要享乐就够了,贾母已经找不到挽救颓势的办法。根据贾母的享乐心态,她应该是把贾府的“满床笏”寄托在重孙贾兰这一代身上。因为她知道,她活不到贾兰成家立业,在她的有生之年,只有宝玉这一代人能陪着她享乐。


现在,神佛告诉她,贾府不能等到贾兰成家立业了,衰亡就在眼前。对此,贾母无能为力,她找不到解决办法,儿子和孙子都是做不到想建功就能建功的。


于是,她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避免去考虑家族的未来,只希望能把自身的享乐进行到底。


于是,神佛给了她第二个警示,借外路和尚送寿礼,送给了贾母一个佛手。


佛手是什么?佛祖之手,是用来指点迷津的。神佛其实是在告诉贾母,只要她愿意,依然有办法避免贾府的衰亡,比如秦可卿曾经提出过的方式。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无奈贾母已经不愿意再受累了,只想把享乐进行到底,于是她明知贾府已经在走向衰败,依然不肯做出任何改变。


第七十五回,和贾府交情很深的甄府被抄家,贾母听说了,本应有兔死狐悲之感,然而她却马上结束话题,说:“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


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赏月?这正是贾母的现在时间观所导致的逃避心理:哪怕明天就败了,今天也要先享受了再说,活在当下才是王道。


不读书,没接受过文化教育,是造成贾母持现在时间观的主要原因。


受教育水平低的人更容易持现在导向态度。教育使人通过学习历史感知过去,通过测试和等级明确胜负,通过学习延迟满足获得更大收益。在缺乏教育机会的社会里,公民更易于把眼光局限于现在。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在贾府的男男女女中,贾母无疑是最睿智的人。然而,她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没有读过书,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这就导致她的见识仅仅来自耳濡目染,是生活经验带给她的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生活经验有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读书是弥补这一局限性的最好方式。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见识大为增加。


为什么贾母以为贾府的繁盛期还有很长?


因为她不读历史,不知道一个颠扑不破的历史规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先祖的惠泽到不了第五世贾兰身上,自然就等不到贾兰成家立业带来“满床笏”。


同时,她也没有通过教育了解延迟满足的重要性,使得最有希望振兴家族的孙子贾宝玉,过早地沉迷在享受中,最终成为了“于国于家无望”的纨绔,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所谓延迟满足,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有付出才有收获,而不是坐享其成。一个经历过付出才有收获的人,才能懂得珍惜,珍惜时间、珍惜物质、珍惜身边人。


贾宝玉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珍惜,他把最好的年华用于“在内帷厮混”;他为搏晴雯一笑,任其撕扇取乐;他把女孩儿当玩物,从未设身处地地为她们打算过。


这,都是贾母带给他的影响,贾宝玉和贾母一样,持的是现在时间导向,活在当下,不想未来,“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的。”


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这也是贾母的心态。所以,面对神佛的两次警示,她只是略微思忖了一下,接下来反而将享乐进行得更彻底,更是把外路和尚送来指点迷津的佛手当成珍贵摆件。


现在只等贾府态度(《红楼梦》| 明知贾府在走向衰亡,贾母却选择无视,这是什么心理)


结语:作为封建时代的闺阁女子,贾母已经算是人中之凤了,其能力远远胜过同时代的人。然而,再聪明能干的人也会有局限性。贾母的局限性就在于无法跳出高墙大院去从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远度来看待人和事,导致了她在现在时间观的影响下,无视神佛的警示,沉迷于享受,从而阻碍了贾府的良性发展,成为了贾府衰亡的罪人。


相关阅读:

《红楼梦》| 宝钗的孤独和贾母的庸俗

《红楼梦》| 贾母的百年朽参和宝钗的济散论

《红楼梦》| 从对贾府三类人群的不同教育,看贾母的教育观